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煤焦再燃过程中催化剂对NO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龙潭褐煤、富拉尔基褐煤和大同烟煤等制成的三种煤焦为再燃燃料 ,研究了它们在再燃区内对NO的还原过程 ,分析了煤灰中金属氧化物对NO还原的影响。为了研究碱金属氧化物对NO还原的催化作用 ,本文特别研究了烟煤焦经过浸泡催化剂处理后对NO的再燃过程及对NO还原率的影响。实验是在NO初始浓度为 10 0 0× 10 -6,反应温度分别为 90 0℃和 110 0℃条件下完成的。实验结果表明 ,煤灰中金属氧化物在再燃区中对NO还原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原来对NO还原效果很差的烟煤焦 ,添加廉价催化剂后对NO的异相还原有很大的影响 ,在合适的反应温度和化学当量比(SR)条件下 ,煤焦中的催化剂能降低NO还原反应的活化能 ,加快NO还原反应进行的速度 ,从而提高NO的还原率。  相似文献   

2.
卢平  徐生荣  祝秀明 《动力工程》2008,28(1):122-127
利用高温携带流反应装置,研究了煤种(包括褐煤、烟煤和贫煤)、再燃区内反应温度、煤粉粒径、一次燃烧区空气过量系数SR1和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SR2对煤焦异相还原NO作用的影响,探讨了煤焦异相还原NO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R2和煤粉粒径的减小以及再燃区反应温度的提高,煤粉NO还原效率增加;在相同的SR2下,随着煤中挥发分含量的提高,煤粉粒径的增加和再燃区反应温度的降低,煤焦异相还原NO贡献上升;对于相同再燃燃料份额:SR1=1.0和SR1=1.2时煤焦异相还原NO的贡献均大于SR1=1.1时的异相还原NO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文中针对基于TiO2的V—W催化剂,利用氨气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分析在某一温度下气体组分(NO、NH3和O2的分压力)对V2O5-WO3/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通过因次表达式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反应经历了Eley—Rideal(ER)机理,即来自气相的(或物理吸附的)NO和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的NH3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孔陶瓷载体担载V2O5-WO3-SiO2/TiO2催化剂研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气体中的氧化氮,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考察了温度、NH3投入量、接触时间对SCR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孔陶瓷载体可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均匀;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能在适宜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接触时间、n(NH3/NO)分别是350℃,0.8~1.0s,1.25:1,此时NO转化率可达90%以上。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分析,求出了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CuO/γ-Al2O3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催化剂颗粒,在固定床上测试催化脱硝活性.CuO/γ-Al2O3在250~400℃范围内脱硝效率达到90%以上.硫化作用后催化剂的最佳温度窗口向高温方向移动.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CuO/γ-Al2O3对NH3的氧化性能,经硫化后催化剂NH3的氧化性能下降,降低了催化剂在低温区脱硝活性.NH3和NO的脱附实验显示NH3和NO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明显的吸附现象.经硫化经后催化剂增加了对NH3的吸附量,降低了对NO的吸附量.暂态实验证明NH3以吸附态参与反应,而NO以气态或者弱吸附态参与反应.NO的吸附在实际SCR反应过程中影响有限.动力学计算显示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拥有较低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使用SCR技术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排气特征,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NH3作还原剂对一纳米级V-W/Ti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温度、空速、NH3/NO摩尔比的情况下对DeNOx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最大,在低温下,由于催化剂活性不高,NOx的脱除效率很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活性升高,NOx脱除率随之急剧升高,在300℃~450℃范围内达到较高的NOx脱除效率;随着NH3/NO摩尔比的增加,还原效率并未明显增加,但NH3的氧化和泄漏越来越严重;另外,空速对低温下还原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细煤焦再燃还原NO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阎维平  赵莉  宋蔷  姚强 《动力工程》2007,27(6):964-968
以3种细度的混煤煤焦作为再燃燃料,用N2、O2、CO2和NO配制模拟烟气,在1200℃、1300℃和1400℃立管式携带炉中进行了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对其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细化煤焦再燃还原NO的反应速率受扩散-反应动力学的联合控制.因此,提高再燃区温度水平、使用反应活性高的煤焦或提高再燃煤焦的细度,均能明显提高再燃还原NO的化学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V2O5-WO3/TiO2催化剂,考察了各运行工况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性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粒径小于40目、空速小于30000h-1时,可以消除SCR脱硝反应的内外扩散的影响。V2O5-WO3/TiO2催化剂的催化还原反应是一级催化反应,反应活化能为能为24232 J/mol,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和NH3/NO比大于1的情况下,NO的反应级数为1.0493,O2的反应级数为1.1366,从而可以得到V2O5-WO3/TiO2催化剂催化反应速率方程式。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水蒸气对丙烯在金属铁作用下还原NO的影响。研究了陶瓷管流动反应器在300~1 100℃时不同条件下水蒸气对脱硝效率的影响,采用XRD对反应后铁样品表面的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_2氛围条件下,水蒸气使NO的还原效率有所降低。在模拟烟气条件下,水蒸气使NO的还原效率增加,如ξ1=0.9,在1 000℃时,烟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0%的水蒸气时,NO的还原效率为93.0%,而无水蒸气时NO的还原效率为85.5%。在湿烟气条件SO_2对丙烯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在N_2氛围,有水蒸气时,丙烷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高于丙烯。但在模拟烟气条件下,有水蒸气时,丙烯在富燃料条件下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高于丙烷,在富氧条件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超细煤粉再燃降低N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莉  阎维平  刘忠  高正阳 《动力工程》2005,25(6):887-890
超细煤粉再燃技术是控制燃煤电站NO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以3种煤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用N2、O2、CO2、NO配制模拟烟气,在立式管携带炉中,研究了温度对再燃降低N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再燃区温度的增加,再燃还原NO的效果增大;对于挥发份含量较高的超细煤粉,再燃还原NO的效果受温度的影响更大;对于同一煤种,再燃还原NO的效果受温度的影响随再燃料比增加而增大。采用化学动力学理论对这种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图2表1参6  相似文献   

11.
含Pd双金属分子筛催化剂控制稀燃汽油机NOx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对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控制,对Pd-In-ZSM5、Cu-Pd-ZSM5催化剂在实际稀燃排气条件下进行了研究,对Pd-In-ZSM5催化剂,由于Pd、In两种金属的作用,出现了两个NOx转化效率的峰值,最高转化效率达到35.7%.Cu-Pd-ZSM5催化剂可以实现CO对NOx的还原反应,使稀燃NOx的转化效率最高达到60%,并且具有较宽的活性温度窗口;当量空燃比时,NOx的转化效率超过70%,含Pd的双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实现HC和CO对NOx的协同还原反应,有效拓宽较高NOx转化效率的活性温度窗口。  相似文献   

12.
以6105型压燃式二甲醚发动机为对象,研究了喷射系统的喷射压力、喷孔直径和供油提前角对二甲醚发动机外特性NOx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外特性的整个转速范围内,NOx排放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NOx排放随喷射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高速时则反之;在发动机低速工况下,喷孔直径较小的喷油器NOx排放低,高速时大孔径的喷油器NOx排放低;喷油器针阀开启压力较高时,通过推迟供油提前角来控制NOx排放的效果较好,喷油器针阀开启压力较低时该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燃气轮机在更高参数下的低污染排放限制和宽工况范围稳定运行的需求,对燃烧室燃烧提出了新的要求。柔和燃烧作为一种新型燃烧技术,具有燃烧稳定和污染物排放低的优势。高速射流引射掺混是实现柔和燃烧所需条件的一种可行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燃料掺混方式对柔和燃烧器污染物排放和稳定工作范围的影响。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设计了可实现燃料不同掺混方式的天然气柔和燃烧器。在常压条件下,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当量比、不同燃料/空气掺混方式下天然气柔和燃烧器的污染物排放,并研究了不同掺混方式对燃烧贫燃极限的影响,通过OH~*自发荧光、OH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和数值模拟对反应区和流场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当量比下,全预混模式下的NO_x排放最低,全预混模式下稳定燃烧的贫熄火当量比为0.57;扩散模式下NO_x排放相对高,但贫熄火当量比可低至0.15,燃烧稳定范围更宽;混合模式下污染物排放水平介于预混和扩散模式之间;非预混模式下较好的贫燃火焰稳定性得益于燃烧室头部扩散燃料周围形成的低速稳定反应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中速船用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套上开设调压孔,以实现降低NOx排放的靴型喷油规律。以某中速大功率船用柴油机为原型,对比三种喷油规律,采用AVL BOOST软件对柴油机的推进特性的E3循环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耗增加和功率下降都不超过3%的条件下,单独采用调压孔式柱塞喷油Boot2系统可使加权NOx排放值下降17%;采用调压孔式柱塞Boot2喷油系统及可变喷油正时技术可使加权NOx排放值下降35%。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台架试验,分析对比柴油机各参数随预喷正时的变化,研究多次喷射预喷正时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预喷正时决定缸内燃烧的放热始点和放热率,影响缸内的燃烧温度、爆发压力、NOx排放和碳烟的生成,预喷正时为20°时,爆发压力最大;预喷正时为35°时,热效率最高,油耗率和烟度最低;预喷正时为45°时,NOx排放最小。综合分析选择预喷正时40°作为折中优化方案,降低发动机油耗和NOx、碳烟排放,同时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生物柴油的排放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燃烧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测量和分析,探讨了生物柴油降低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机理。分析了不同配比的生物柴油燃烧污染物随发动机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生物柴油的最佳配比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可以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尤其是颗粒污染物;随着生物燃料中油酸甲脂含量的增加,柴油机的各种排气污染物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按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燃油喷射压力和预喷射对排放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喷射压力和较小的喷油提前角可以降低排放;预喷射可大幅降低NOx的排放,配合预喷射参数的优化,可较好地实现排放和燃油消耗率的折中优化.基于结果的分析,可获得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erforms a study on a combined system of DME steam reforming (SR) and lean NOx trap (L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NOx catalyst in DME engines. A new concept, a combined system of SR and LNT catalysts, utilizes H2 and CO generated from the DME SR catalyst as a reductant for the LNT catalyst. The Cu-based SR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further, the LNT catalyst was used a commercial catalyst. The parameters considered in this experiment included the particle size, dispersion, and amount of Cu loaded on the SR catalyst, the cell density of the substrate of the SR catalyst, and the amount of Zn as a promoter. The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highest NOx conversion was obtained in the LNT catalys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DME was 1% and the lean/rich time was 55/8 s; however, we decided to supply 0.7% of DME and use 55/5 s of lean/rich time in the combined system of SR and LNT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DME slip and fuel penalties. The system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regarding NOx conversion in the combined system of SR and LNT that used the Cu29Zn1/r-Al2O3 catalyst with 1% of Zn as a promoter, a cell density of 600 cpsi, and a volumetric ratio of 1.3 (SR/LNT). Finally, the NOx conversion was improved by about 20% compared to the LNT catalyst used alone.  相似文献   

19.
袁义春 《内燃机》2009,(4):37-40
摩托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包括CO,HC,NOx型化合物。通过各种尾气排放控制措施来控制尾气中CO,HC和NOx,实现摩托车发动机低排放性能和达到“EURO—Ⅲ”排放标准的目的。介绍了精调化油器、电控化油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摩托车尾气排放控制方法和三元催化剂使用,并讨论了这些控制方法的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20.
喷油提前角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强  李旭聪  姚春德 《柴油机》2012,34(3):14-17, 21
以一台四缸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为试验发动机,在喷油提前角为3℃A、1℃A和-1℃A条件下,对发动机的外特性、经济特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喷油提前角的推迟,对发动机动力性影响不大;但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发动机运行在中高转速时;喷油提前角对排放也有较大影响,随着喷油提前角的推迟,CO和HC排放增加,NOx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喷油提前角3℃A下的八工况点比排放得到大幅改善。因此,通过调整喷油提前角可使该非道路用柴油机达到拟国3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