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瞿袆  王娟 《建筑与文化》2023,(7):210-212
福建南安蔡氏红砖厝是闽南红砖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基于从伦理角度出发,对建筑进行研究的方法,文章将主要从闽南人伦理观中的尊卑上下、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等核心观展开对蔡氏红砖厝代表性民厝的空间排布伦理与建筑装饰伦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闽南建筑伦理观是如何影响闽南红砖厝的建筑营造。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17,(5)
闽南红砖文化的研究中,关于"闽南红砖"及"闽南红砖厝"的讨论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关于二者之起源,更是众说纷纭。基于文献研究和田野考察,结合考古发掘报告等,通过梳理闽南一地制砖技术的发展、用砖历史等,对"闽南红砖"及"闽南红砖厝"的起源及几个时间节点予以辨析。认为闽南红砖起源于本土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外来文化影响,并证明"闽南红砖厝"的出现年代早于现有研究中所认为的明末清初,从而展示闽南红砖文化更为真实可信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闽南红砖厝在中国传统民居中以色彩艳丽、造型张扬闻名,在闽系民居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因其全身红砖包裹,常被误解为砖砌建筑。文章从原材料角度出发,对闽南红砖厝墙体的外部特征与内部构造进行解剖与分析,以"内生外熟""出砖入石"等特色营造为例,探寻闽南红砖厝复合墙体匠心奥秘。  相似文献   

4.
侯艳芳  侯婷婷  李婷婷 《砖瓦》2022,(2):31-32,35
闽南古厝是闽南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有着极其浓烈的地域特色.在闽南古厝的传承中,"红砖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红砖厝的建筑风格不仅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红砖文化"不只是闽南古厝建筑特色发展与成就的概括,它也代表了闽南人坚韧豁达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  相似文献   

5.
闽南红砖大厝的文化特色民居是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它反映各个地区的风俗、气候、文化等特点,也显示出各自的独特内涵。福建有四大民居,即土楼、土堡、灰砖和红砖民居,其中闽西土楼最有特色,而以闽南红砖大厝最为靓丽。闽南开发当在三国时期。随着明清时期厦门港、漳州月港等的盛兴,闽南人跨海出洋谋生的越来越多,而后华侨回乡大量建造住宅。因此闽南红砖大厝从总体布局到细部装饰都明显可见西方及南洋文化影响的痕迹,有别于闽东民居的江城文化、闽北民居的书院文化、闽中民居的山林文化、闽西客家民居的移垦文化,具有海洋文化内涵和亚热…  相似文献   

6.
官式大厝是泉州众多传统民居类型的原型,是福建“红砖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在传统民居研究中深受学界的关注。由于闽南方言与汉语普通话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得许多学者在深入研究这种地域性极强的民居类型时困难重重。本文以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具有同源的特点为依据,对泉州官式大厝中的“厝”的读音释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泉州官式大厝的渊源及其各个室内空间的名称、读音、释义与属性义音准确地展示出来,纠正长期以来学界与民间对官式大厝的误读与曲解。  相似文献   

7.
陈述 《住宅科技》2012,(11):42-49
红砖大厝是闽南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立足角美地区红砖大厝的多个调研案例,分析其选址布局、规模形制、功能、群体组织及公共空间等,突显红砖大厝的特征和独特价值,并探讨了红砖大厝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赖世贤  刘毅军 《华中建筑》2008,26(12):215-219
深井与厝埕是闽南官式大厝中的两个重要空间组成,该文从二者的词源、物质形态和生活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力图探索其各自存在意义及地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4)
在闽南古建筑中,红砖厝负有盛名。燕尾脊作为闽南传统建筑中最精致、最重要的细节之一,饱含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民俗风情。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的内容与精神,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对燕尾脊这一闽南红砖厝元素进行传承,将有助于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元素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人物访谈     
<正>1、你目前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福建闽南,如何看待福建闽南的创作环境?从好的一面讲,福建闽南一带地域文化特征明显,有山、有海、传统民居有红砖厝、石头厝、土楼等,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创作背景。从差的一面讲,这里人文环境保守,创新的自由度不高,在地设计师好的作品不多。  相似文献   

11.
近代闽南红砖建筑继承了闽南传统建筑的地方特色和营造技艺,又在装饰装修上融合了域外艺术处理方法,是近代闽南红砖特色建筑发展的产物。本文以厦门莲塘别墅文物保护工程设计为例,分析病害成因,进行价值评估,提出"修其形、维其神"的保护理念和文物修缮设计方案,探索闽南红砖特色建筑修缮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闽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福建传统民居受闽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文章归纳了福建各区建筑文化现象为:闽南民居——海洋文化;莆仙民居——科举文化;闽东民居——江城文化;闽北民居——书院文化;闽中民居——山林文化;客家民居——移垦文化。同时对福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郗宝华 《山西建筑》2010,36(9):99-100
以西安市奎园大厦工程为例,结合建筑场地的岩土层结构与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了奎园大厦主楼持力层选择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根据计算结果得出采用天然地基能够满足基础设计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马俊 《山西建筑》2012,(32):166-168
介绍了自然通风的产生原理,阐述了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的关系,具体从建筑布局、建筑外墙、建筑内部空间等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设意见,对今后的建筑设计如何利用自然通风起到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鹏 《山西建筑》2007,33(34):66-67
介绍了呼和浩特公主府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建筑特征,分析了府与清代建筑制度的关系,从总体布局、空间等级关系、四合院空间组织方式、皇权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公主府的群体建筑特征进行了着重阐述,并基于公主府建筑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红砖体现了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也是广泛应用于地面铺装的建筑材料,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随着现代材料和工艺的引入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偏差,闽南传统建筑的地面铺装极易被破坏或替换,进而导致历史信息的缺失和工艺做法的消逝,甚至影响了人居环境的品质。文章通过梳理闽南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传统村落的典型案例,结合传统做法,从材料、形式、工艺三个方面归纳传统建筑室内砖地面铺装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期为今后的传统建筑修缮设计、施工和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赖世贤  陈志宏 《华中建筑》2012,(10):147-150
该文首先阐述"对场作"定义,通过对闽南地区几个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对场作"建筑的调查研究,详细描述这几个建筑采用对场营造方式的部位与建造手法,并给予对比分析及归类。文章同时进一步论述"对场作"这种营造方式之特点,并从地域文化、社会经济、匠师技艺等方面探讨其历史源起和盛行原因,评价"对场作"营建方式的优点与不足,以期管窥闽南地区多彩而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闽南传统建筑工艺提供最原初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朱书强 《山西建筑》2014,(16):220-222
以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扬州和昌·运河东郡公馆项目实例,从建筑设计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绿色理念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建筑绿色生态节能等方面的设计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玉秀楼的调研、测绘,结合历史资料,对其建筑概况、形成原因以及建筑特色作了细致的剖析和梳理,为当今全球语境下的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