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王江 《石油物探》1995,34(2):110-115
以前三维地震资料时深转换中应用的分层统一速度成图法,在构造简单,地层厚度横向变化不大的地方,此方法计算的构造图精度较高,但在构造复杂,地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大的地方,则此法的成图误差较大,为此,本文采用了分层变速成图法作时深转换,推导了计算公式,从地表开始,用分层段计算每个地层厚度的办法来确定任一反射界面的深度,弥补了以往方法的不足,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精度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介绍了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延川南三维地震勘探工区煤层厚度的方法。先将钻井处的煤层厚度与归一化后地震属性进行相关,以此为根据对地震属性进行优选。利用已知钻井的煤层厚度和相应的属性分别求出相应的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然后比较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效果,最后将效果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非井点的地震属性上。延川南地区2号煤层厚度的预测结果表明:地震属性可以用于煤层厚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地质地震解释、油藏描述的过程中,对于厚度较大、沉积稳定、横向变化较小的储层,用传统的方法往往就能成功地得到较准确的地层厚度分布情况。但在储层厚度变化大、小断层发育的区域,尤其是在寻找河流相、湖相砂体分析岩层厚度分布进,传统算法效果不好。本文提出采用协城金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利用目标区内丰富的钻井数据和地震数据及其相关特征,预测或计算储层厚度真正的区域分布情况,得到了良好的渍藏数据分布图件。  相似文献   

7.
潭口地区三堆资料采集采用了块状拼接式不规则观测方武,灵活地避开了水网、稻田,村镇等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江汉复杂地表地区三堆资井采集方法的一次突破。本文针对这种观测方法采集的资料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流程.介绍了重要环节,尤其是有别于常规三维资料处理的技术要点,最后简要分析了处理效果。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米雪  柳世光 《特种油气藏》1999,6(4):11-13,24
方法 针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黄金带、于楼、热河台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处理的问题及难点,采取全区振幅能量的调整;叠前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速度分析;去多次波;谱台北;消除偏移画弧,完成复杂构造的一步法偏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对区原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方法研究。目的 弄清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发育区复杂构造带的形态,寻找油气藏结果用该处理技术对黄、于、热火山岩发育区380km^2的三维连片资料进行处理,其结果较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要求地震勘探在储层预测及油藏描述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核心问题是大幅度提高勘探精度。为了适应中原油田石油勘探开发中提出的新要求及所用的地震采集新手段,必须采用崭新的地震处理手段和处理流程,才能获得较好的处理结果。因此,首要问题是建立一套适合于东濮地区地质特点,并与新的采集技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震资料的区块拼接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不同时期施工、周边相接的三维地震资料区块拼接在一起,是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所要研究的课题,其中除了处理流程和使用参数保持一致外,还要对纵向,横向,任意方向的拼接予以分别考虑,采用不同的方法才会获得满意的拼接效果。  相似文献   

11.
滩浅海地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滩浅海地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具有陆地勘探和海上勘探两重性,地震资料在能量、频率和相位上存在较大差异。以LK工区为例,分析了滩浅海地区野外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难点,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在勘探采集阶段,通过声纳二次定位、点震源激发、合理变观等措施保证了原始资料采集的质量;在资料处理阶段,应用SLS初至波二次定位和子波匹配等技术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川东南官渡地区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悬崖峭壁林立,沟壑纵横,为典型的山地地形。野外地震资料采集难,如激发接收条件横向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干扰严重等。为此,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首先进行了面向地质目标的精细设计,包括对采集参数的综合分析和论证、观测系统设计等,确定了适合该区高精度勘探的采集参数,所采用的宽方位斜交观测系统使反射面元和方位角分布更加均匀,因此可以消除由地面障碍物和地下阴影造成的影响,以及获取地下裂缝信息;通过高密度表层结构调查,以及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合理的表层结构模型,提供了精确的静校正数据;对于接收点和激发点的布设,采用了大比例尺地形图和高精度卫星图片结合的方法,对于不能布设炮点的地区则采用变观的方法解决丢炮问题。在官渡地区,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获得了信噪比高、高频成分和层间信息丰富、构造形态清晰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13.
塔巴庙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颖  张仪宁  金晓雷 《石油物探》2004,43(1):83-85,93
塔巴庙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的重点勘探地区。针埘该区二三维地震资料中静校正量变化大,规则干扰波强,浅部和深部要兼顾的特点,除了采用一般的动、静校正,压制噪声和精确速度分析的手段外,重点试验了多域迭代折射静校正方法作为本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必须环节。此外.在从理论上和实际资料中认识浅部不同介质分界面上形成的瑞利型面波——斯通利波特点的基础上,消除了此类规则干扰.使浅层反射波得到明显增强,降低了全剖面的噪音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使塔巴庙地区一维地震资料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海上气田的勘探开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的工作,其生产活动局限在平台上,井控程度低,难以形成合理的井网,影响了气田储量评价的精度。为此,应用高品质、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来准确获取海上气田储量计算的主要参数:1地震相干体技术识别断层,确定储量计算单元;2三维地震资料确定流体界面及含气面积;3三维地震信息确定有效厚度;4三维地震信息预测有效孔隙度。采用上述方法,使得缺少井资料的海上油气田储量计算参数得以确定,其储量计算结果也更加可靠。该方法在海上文昌油田和东方气田低渗透、低电阻率油气层中得到成功应用,推动了这些油气田的早日开发,使其成为可利用资源。这在低品位储量越来越多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兴城工区进行了精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应用研究。在构造解释中,应用了剖面和相干体切片等对比解释的精细断层解释技术及全三维人机交互构造解释技术;在岩性解释中,通过回归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法对地震属性和岩石的物理特性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进行了分析,选取相关性高的属性,以沉积微相为指导,应用LPM软件实现储层的定量预测;根据圈闭条件和储层物性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油藏类型和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详细了解了该区的地质情况,最终解释圈闭幅度精确到5m.在井约束下预测的砂岩厚度精确到2m。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古生界山西组、太原组煤层较脆、钻时较快的特点,为保证现场煤层卡取心层位和准确划分煤层厚度,结合综合录井仪的钻时录井间距可以根据地质需要人为缩小的功能,使用“微间距录井法”对煤层进行精细卡层。结合现场实例对上述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以数据对比的方式阐述了该方法的优越性。该方法在现场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在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论三维数据的全三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三维数据处理技术的现状,提出全三维处理技术的概念,并把安归纳成十四个方面或者称为十四项技术。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其中有些技术是必备的,有些技术属于储备性质的。本文以这些技术分别从当前现状、技术关键和技术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简和平的评价。笔者认为,广泛推广这些技术,对提高三维数据处理的质量,定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重庆涪陵地区实施的焦石坝三维地震勘探,采用宽方位、高覆盖的束状正交三维观测系统,三维叠加剖面质量显著提高,有力支持了勘探部署。对该观测系统实施后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焦页4井附近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存在地震方位各向异性;同时,该观测系统基本满足方位各向异性研究的要求,可以利用宽方位、高覆盖的三维数据进行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叠前地震资料提取地层相对吸收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兵红  吴国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4):610-618,681,682,515
本文在衰减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的基础上,依据Gu等推导的峰值频率两侧对称频率处的振幅值与地层吸收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变换计算表征地层吸收属性的相对吸收系数;根据吸收系数与品质因子Q值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对吸收系数与炮检距之间的关系式;采用多道拟合的方法消除炮检距影响,得到了更为可靠的零炮检距地层相对吸收系数表达式;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利用衰减介质单程波动方程非零炮检距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叠前CMP道集,并由此提取地层相对吸收系数。文中利用小、中、大角度角道集地震资料提取的地层相对吸收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叠前地震资料相对吸收系数剖面,消除了叠后地震资料相对吸收系数剖面中上覆盖层和含水层处出现的相对吸收系数高值,与单角度域地层相对吸收系数剖面相比,进一步压制了上覆盖层的强反射引起的虚假强衰减,得到了更可靠的油气指示信息,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均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曹中明 《石化技术》2020,(2):31-31,17
在我国不可再生能源之中,煤炭资源属于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煤炭资源需求量方面逐渐上升,能源短缺以及能源供需矛盾等十分严重。要想促进煤炭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就需要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