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辩证哲学观正视外语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旨在唤起外语教育工作者的紧迫感与使用感。力图以科学的教育观与人才观来指导外语教学,以期在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处理及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有所突破,进而提高外语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于今天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育政策近年来成为我国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已走过20年历程,大致可分为自发阶段(1993-2004)、自觉阶段(2005-2007)和热点阶段(2008-2012);以“核心区”与“相关区”期刊队伍、主要学者队伍及主要学术中心为基点的学术圈已基本形成;研究主题、方法与视角均已呈现多元局面.但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存在学术圈比较稚嫩、不同主题研究力度差异很大、定量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视角不够开阔等问题.学界须做出更大努力以推进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黑格尔对“本质”的定义为出发点,从高等教育的“实存”与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两个方面,说明了从文化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比从政治、经济、以及人的发展等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更能揭示和表达高等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申国昌  白静倩 《现代大学教育》2023,(2):67-76+112-113
民国大学校长作为较早接受现代化教育的知识精英群体,作为高等教育变革的力量之源和走向世界教育的前导,他们的教育交往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民国大学校长教育交往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包含规范与批判两个对立的向度,这两个向度辩证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民国大学校长的教育交往有着历史性的贡献:在对话与争鸣中回应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理论诉求,推动了高等教育思想变革;在交流与合作中重建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规范结构,实现了高等教育制度革新;在交往与互动中贯彻中国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育人本旨,完成了高等教育场域中人的现代化建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教学模式研究是教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普通中小学,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微乎其微,对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探幽发微,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几种主要教学模式试作述析。一、教学模式的实质及其特点在对中国传统高等...  相似文献   

7.
梁燕玲 《现代大学教育》2006,18(5):23-29,108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坚持真正的学术研究,根本在于培养真正的研究者。为此,确立学术信念,完善学术制度,关键在于激发学术兴趣;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力量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结构演进;在这个多元文化空间,学术信念无疑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8.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显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骨骼框架,隐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灵魂血肉,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这一教育终极目的。隐性课程是一种“软课程”,是一种非理性教育,它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以氛围、风格、环境等方式体现出来。人文底蕴越深厚的大学,其隐性课程的表现样式就越多样化。大学精神主要是靠隐性课程来存储和散发的,它是大学的形象和标志,是大学的精气神。隐性课程的习得必须要亲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大学达到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相思湖作家群”正面临一大困境:中文作家的培养和发展正普遍被外语所困缚。其根源是不合理的外语教育制度。“相思湖作家群”要腾飞,中国千千万万个“作家群”要腾飞,必须改革现行外语教育制度,让中国作家的培养和发展摆脱外语束缚。  相似文献   

10.
11.
一、STS课程教育的概念缘起及时代背景 STS课程教育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它至今尚无确切统一的表述。澳大利亚W·霍尔博士认为,STS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科学的发现、发明或技术上的变革作出社会性的解释,教育内容应包括某门学科在技术上的应用,主要讲授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目的是为学生们参加工作做准备。美国依阿华大学科学教育中心R·E·亚格尔教授强调,要通过STS进行科学教育(S-STS),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课程考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与普通学科式教育的教育的比较,提出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对传统的考试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并在对前期办高职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课程考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要充分认识到开设思想教育课是高校真正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我们不妨将“德育”分为三个子系统,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基础理论课;思想教育课是专业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可视为类似生产实习的专业实习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教育课的地位和作用象其他专业理论课一样不容忽视。按国家教委原来的规定,思想教育课设置五门课程,但执行起来较难。各高校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不一,对开设哪几门,各开课多少学时为宜等意见分歧较大。有些课程的内容欠严谨,有些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相互交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是在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是一项有特点和规律的系统工程,二战后,各国都更加注重发展和挖潜本国的高等教育,以发挥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特点作用,中国同欧洲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可比性和互补性。笔者有幸在波兰华沙大学公派留学,通过对东西方高等教育一些层面及视角上的比照,有了一些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中的教育主权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国的教育主权和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潜在的挑战。历史和比较研究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审慎的质疑态度而非盲目乐观的态度,要警惕外国在与中国开展高等教育交流的背后存在着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文化用心,防止国家主权的旁落、让渡、转移,要采取平视对话和差异互动的文化交流模式,坚持文化自觉和学术自立,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开设思想教育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实践,思想教育课程已经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并取得一定成效。当前的任务是抓住新的契机,促进其健康发展。现以我校思想教育课为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高教类型,要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新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同时要强化地方政府统筹,加大改革力度,构建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督导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建设是个大课题,特别要引起高等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界认真的探索.高等教育要建设和谐文化,首先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多种文化的关系,倡导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视和谐文化建设为己任,把和谐文化建设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和谐文化建设含义丰富,高等教育应该为社会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表述中 ,都没有明确使用“人格”一词 ,即都没有把人格培养明确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也许人们认为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已经隐含了人格培养的意义 ,其实 ,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解掩盖了其中的差别。一、人格与人格培养“人格”一词日常用语的含义 ,是指一个人起码的尊严。在学术用语中 ,“人格”一词虽有很多释义 ,但最为大家普通接受的含义 ,是指一个人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的稳定的统一体。换句话说 ,它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全部。虽然是指一个人的整体 ,但实际上主要还是指一个人整体思想和行为中最具有…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素质是一个可变的、动态的状态系统。隐性课程与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操行素质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高等院校中素质教育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将由隐性课程来完成。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站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高度上来认识隐性课程,建设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