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子 2005年中期,HP、DELL和IBM等工作站厂商纷纷推出基于Intel奔腾D处理器或AMD Opteron275/265处理器的产品,"双核心"处理器吸引了很多关注密集型计算的用户.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行业中的多数技术人员都认为Pentium 4处理器采用的NetBurst架构是非常优秀和成功的。Intel官方曾表示,如果有需要,Pentium 4处理器的频率可以轻松突破5GHz。相比之下,AMD采用K8核心的处理器在频率上根本无法与Intel匹敌。K8核心的结构根本就不利于提升处理器的频率,因此AMD只能在处理器的执行效率上下功夫。与同频率Pentium 4相比,K8处理器的执行效率和性能更高,而产品的温度和能耗更低。起初,Intel还在讥笑AMD的做法,并且继续提高处理器的频率,但在随后的日子里,Intel自己也尝到了苦果低频Pentium 4处理器在与K8的竞争中全面落后,高频Pentium 4处理器的温度和能耗难以控制,此时的Intel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小团子 《微型计算机》2005,(17):106-107
AMD最近可谓风头占尽,双核之争、起诉Intel都显露出AMD那颗“不安分”的雄心。不料,在低端64位处理器战场上却被Intel占了先机,于是AMD迅速将64位Sempron处理器强势推出。肩负着重任的64位Sempron处理器有何特性,DIYer们能接受它吗前景如何?本文将为你解开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4.
张越 《个人电脑》2001,7(12):48-49
当AMD公司推出K7处理器时,人们都在惊呼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经过近2年的发展,AMD公司从以往众多Intel公司的跟随者之一,逐步成为了领导X86处理器发展的一个主要力量。虽然在公司的规模上AMD还无法与巨人般的Intel相比,但是从处理器设计、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上,AMD已经使Intel公司感到了来自对手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性能高:无论是普通用户使用或者是产品测试,AMD Athlon处理器的系统都有非常出众的性能,在同Intel的频率竞争中.AMD常常能够以低频率的Athlon XP击败Intel向世人炫耀的高频率Pentium4.实在让人佩服。价格低:低廉的价格也是AMD处理器受到人们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Pentlum4处理器的价格比Athlon XP处理器要贵上一大截.Athlon XP处理器的性价比之高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6.
包晓 《电脑自做》2006,(9):95-104
AM2:湮灭在超频的大潮中 AMD发布AM2处理器.与其说是正常的升级.倒不如说是赶上主流的末班车。不可否认的是,Intel仍然是业界标准的制订者.所以在Intel已经推广了DDR2两年.并逐渐将DDR2带入主流之后,AMD也不得不赶上DDR2的快车,于是AMD的AM2处理器应运而生。那么AM2的处理器.特别是双核的AM2处理器的超频性能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本次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一场双核处理器的超频对决:Intel的Core DUO处理器大战AMD X2 3800+。  相似文献   

7.
云飞 《电脑自做》2005,(12):18-20
AMD最近两年来可谓顺风顺水:在台式PC市场.高性能的Athon64处理器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但在诸多的媒体测试中性能与Intel等效频率的CPU相比占了上风,更抢先一步发布了双核心处理器X2。虽然市面上难得一见.但是性能遥遥领先.更为重要的是,更大的整机OEM市场拿下了hp和联想这两个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整机大厂客户,而且顺水推舟的把处理器的价格也定的并不比Intel低.甚至还要比Pentium4贵一些!在移动处理器市场,AMD新发布的炫龙处理器打破了Intel一家独霸天下的市场格局。在炫龙的价格策略上AMD沿用了以往的低价,其实AMD自己也清楚,现在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还不是和迅驰叫板的时候,但是起码现在有了成熟的产品:在服务器市场,AMD的Opteron处理器得到了hp和Sun的青睐,高额的利润让鲁毅智和这次来北京开会的AMD股东们乐开了花,而Intel感到的则是割肉的阵痛。  相似文献   

8.
硬件新闻     
《微型计算机》2005,(13):75-78
Intel发布5x1系列64位P4处理器,希捷发布首款垂直记录技术硬盘,ATI正式发布Mobility Radeon X800 XT,AMD 64位闪龙处理器即将上市,全美达出售Crusoe处理器技术,AMD透露未来处理器大致规划,Intel平价i945GZ芯片组明年初出货。  相似文献   

9.
田野 《大众硬件》2005,(5):94-95
通过前面几期的连载,相信读者已经对Intel和AMD的处理器有了一个全方面的认识。由于Intel和AMD处理器的阵容非常庞大.因此在过去几期的连载中都围绕这两大巨人。然而在处理器领域还有一些非主流的处理器厂商,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这些非主流处理器的命名方式。  相似文献   

10.
AMD64的成功让Intel忐忑不安,为了维持自己在处理器市场的传统优势,Intel不得不“仿效”AMD开发出自己的扩展X86-64指令集——EM64T,而首先将此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当然是Intel的Xeon处理器……  相似文献   

11.
CMLab 《电脑》2004,(3):30-36
CPU的两大巨头Intel与AMD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过去,Intel凭借着其处理器在频率及兼容性方面的优势.将AMD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在去年9月,AMD推出了桌面市场上首款64位的K8处理器后.一举扭转了所处的劣势.业界对K8处理器的赞扬之声更是不绝于耳.而K8处理器也在多项CPU的测试报告中领先于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Intel和AMD的处理器大战愈演愈烈,它们各自旗下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先后突破1GHz大关。AMD率领Athlon、Duron可谓是扬眉吐气、乘胜追击,但Intel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失策,先是Intel 820出师未果,接着是HTH风波。之后Intel的首款高度整合处理器-Timna因为设计功能不够,而最终放弃,随后又发生了PIII 1.13GHz处理器因为运行不稳定,而惨遭回收的局面。到了年底,  相似文献   

13.
AMD处理器的好坏与否并不用过多争论,但与桌面市场的激烈竞争相比,AMD的表现在笔记本市场相对要冷淡得多,至少在中国是如此,实际上,市场运作起到一个极为关键的作用,Intel为讯驰花了1亿多美元“包装”才有了今天的热销,然而AMD却无法采用雷同的方式去宣传Athlon XP-M甚至是Athlon 64-M处理器。相比发热量及耗电量两个重要的笔记本处理器衡量指标,AMD有着与Intel相似人技术——低制程工  相似文献   

14.
3月12日,世界最大的两家电脑芯片制造商Intel和AMD同时宣布,在全球同步推出新款移动式处理器芯片。Intel力推“迅驰”,而AMD更重整体,二此举都是有备而来,AMD从研发到推广更是对Intel步步紧逼。在台式机处理器市场已经鏖战多年的芯片双雄,又把战场转移到了移动式处理器市场。AMD全球起用了全新的Athlon XP-M的VI系统,更突出了移动战略的重要性,AMD在中国移动式处理器市场的进入姿态带动了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NVIDIA首发推出了支持Intel处理器的芯片组,这就是传闻已久的rFcrce4 SLI Intel Edition。既然属于同一个大系列,它自然与NVIDIA针对AMD处理器推出的nForce4 SLI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它们绝不只是支持的处理器不同而已哦!  相似文献   

16.
2006年,Intel成功推出了Core 2 Duo处理器,取得市场的一致认可,并减缓了AMD抢占处理器市场份额的步伐,今年,Intel又将如何在处理器市场“排兵布阵”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Excalibur 《微型计算机》2007,(6S):112-116
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为了搭配即将上市的Intel Penryn处理器和AMD Star系列处理器,Intel、AMD和NVIDIA等厂商都会陆续推出新一代芯片组,从而拉开2007-2008年芯片组大战的序幕。在残酷的竞争中,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睁大眼睛看看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随着AMD即将停产E3核心Athlon64 3000,在处理器中端市场,将缺少一款和Intel P4506/516抗衡的重量级产品。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发生,AMD决定把原本用于服务器领域的OPteron处理器下嫁桌面市场,首批上市的Opteron处理器是低端的Opteron 144和146处理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今年下半年有效打压AMD的新AM2处理器。Intel计划在6月推出桌面型处理器Conroe(注:玩家称其为扣肉)和8月发表笔记本版本处理器Memm,Intel的处理器系列将全面进化到Core 2时代了。  相似文献   

20.
Prometheus  刘晋 《电脑自做》2006,(8):132-134
AMD自从发布了K8系列处理器之后,一直占据着CPU性能宝座的头把交椅。去年,AMD又早于Intel发布了超级强大的Athlon 64 X2 4800+双核产品,当时真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是,今年上半年,Intel依靠神秘的Core 2 Duo处理器夺回了性能的桂冠。[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