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栀子黄废液中的栀子苷为原料,采用酶促反应制得栀子蓝色素,并利用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层析柱填料对其进行精制纯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酶促反应工艺条件为:浓度为40%的栀子苷溶液100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h,β-葡萄糖苷酶3mL,甘氨酸10g。层析法精制纯化的工艺条件为:层析柱径长比是1:20,上样量/填料比为1:40,蒸馏水作为洗脱剂,洗脱速度为0.1mL/s。精制得到的栀子蓝色素粉末的色价(E11c%m)为238,OD值为0.24,达到了国际市场标准。   相似文献   

2.
高色价栀子蓝色素的制备及其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栀子黄废液中的栀子苷为原料,采用酶促反应制得栀子蓝色素,并利用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层析柱填料对其进行精制纯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酶促反应工艺条件为:浓度为40%的栀子苷溶液100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h,β-葡萄糖苷酶3mL,甘氨酸10g.层析法精制纯化的工艺务件为:层析柱径长比是1:20,上样量/填料比为1:40,蒸馏水作为洗脱剂,洗脱速度为0.1mL/s.精制得到的栀子蓝色素粉末的色价(E1cm 1%)为238,OD值为0.24,达到了国际市场标准.  相似文献   

3.
两步法生产栀子蓝色素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以栀子黄提取后的废液为原料,通过将β-葡萄糖苷酶发酵和酶促反应分开的两步法制得栀子蓝色素。分别考察了温度、时间和氨基酸的添加比例对栀子蓝生成量的影响。最后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麸皮培养基固态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浸提的β-葡萄糖苷酶液在60℃时水解栀子苷,在获得的栀子苷元溶液中添加1%的组氨酸,混和液再在80℃温度下水浴5h可以获得最大量的栀子蓝色素溶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以验证其对调节餐后血糖的有益作用。方法:通过富集乌饭树树叶中环烯醚萜苷化合物与外源游离氨基化合物反应制备蓝黑色素,探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法和荧光发射光谱法分析其抑制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结果: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随色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IC50值为0.373 mg/mL。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蓝黑色素属于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的混合抑制类型,荧光光谱结果分析表明色素可导致α-葡萄糖苷酶分子结构解折叠而使其失活。结论: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表现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辅助调节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5.
优化栀子蓝色素分步制备的工艺。以栀子黄生产废液提取物——京尼平苷为底物原料,以黑曲霉发酵制备的β-葡萄糖苷酶为转色酶,研究京尼平苷水解制备京尼平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其工艺条件。以显色生成亮丽栀子蓝色素为目标,筛选显色氨基酸,制备色泽明亮的栀子蓝色素。结果表明,在添加8%粗β-葡萄糖苷酶量,反应温度55℃,p H 4.2,水解时间7 h条件下,京尼平产量最高;甲硫氨酸、甘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均与京尼平反应生成蓝色素,其中甲硫氨酸显色反应生成物色泽亮丽,是由栀子蓝色素制备的适宜氨基酸;n_(甲硫氨酸)∶n_(京尼平苷)=6∶1、p H 7.0、显色温度80℃、时间10 h时,获得色泽明亮的栀子蓝色素,其色价为20.6。  相似文献   

6.
崔波  金征宇 《食品科学》2005,26(12):128-131
以麦芽糖和β-环状糊精作为底物,利用酸性普鲁蓝芽孢杆菌普鲁蓝酶的逆向合成作用合成麦芽糖基β-环状糊精。产物经纸色谱、HPLC和IR进行鉴定并用纸色谱对其分离纯化。对可能影响麦芽糖基β-环状糊精合成的pH、反应温度、加酶量、麦芽糖与β-CD的摩尔比、底物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各因素分别作了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0℃,pH值4.5,麦芽糖和β-环状糊精摩尔比为12:1,底物浓度80%~85%,加酶量200U/g β-CD,反应时间60h。  相似文献   

7.
以蔗糖为底物双酶法合成直链糊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蔗糖磷酸化酶和葡聚糖磷酸化酶合成直链糊精,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蔗糖为底物,在添加磷酸盐的条件下,蔗糖磷酸化酶催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葡萄糖-1-磷酸,选用液质联用仪鉴定葡萄糖-1-磷酸的产生;加入麦芽四糖作引物,葡聚糖磷酸化酶催化合成直链糊精,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析终产物直链糊精的聚合度分布。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酶浓度、反应时间、pH及温度对两步反应的影响。蔗糖磷酸化酶催化生成中间产物葡萄糖-1-磷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4.0 U/mL、反应时间4 h、pH 6.5、温度40℃;葡聚糖磷酸化酶催化合成直链糊精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5.0 U/mL、反应时间4 h、pH 4.5、温度40℃。  相似文献   

8.
以毕赤酵母密码子为基准,对短小芽孢杆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设计合成全基因序列,构建表达载体转入毕赤酵母中。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已成功转入酵母菌中并分泌表达,诱导培养72h发酵液的酶活力可达25.39U/mL。重组酶最适反应温度45℃,最适pH 9.0,重组酶的K_m值1.26mmol/L,V_(max)为32.15μmol/(min·mg)。重组β-葡萄糖苷酶对大豆苷水解活性相对活力是pNPG的248%,转糖苷活性催化50%底物葡萄糖合成龙胆二糖,达34.25g/L。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两步酶法催化制备1-十八烷氧基-2-DHA-3-油酸烷氧基甘油二酯工艺。首先利用脂肪酶Lipozyme 435催化1-十八烷氧基甘油和DHA乙酯合成1-十八烷氧基-2,3-二DHA烷氧基甘油二酯(DEAG1),然后利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油酸乙酯和DEAG1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1-十八烷氧基-2-DHA-3-油酸烷氧基甘油二酯。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和加酶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48 h、DHA乙酯与1-十八烷氧基甘油摩尔比2∶1、加酶量为底物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50℃条件下,合成的DEAG1含量最高,为75.41%;在反应时间12 h、油酸乙酯与DEAG1摩尔比3∶1、加酶量为底物总质量的7%、反应温度60℃条件下,Sn-3位油酸结合率为30.23%,烷氧基甘油二酯总含量为80.49%。  相似文献   

10.
以对硝基苯基β-D- 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对蜂蜜中β- 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蜂蜜中β- 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为以柠檬酸- 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为提取液,pH5.0,温度60℃,底物浓度30mmol/L。酶促反应在2.5h 和37℃时酶促反应曲线线性关系最好。研究还发现,β- 葡萄糖苷酶可能是蜜蜂在采集加工过程中加入进去的,同时,该酶活性还可能与蜂蜜的新鲜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食品工业科技》2006,(01):183-185
研究了反应时间、乳糖浓度、温度、加酶量、pH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量、乳糖浓度、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6.0、温度55℃、乳糖浓度40%、加酶量40U/g、反应时间3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低聚半乳糖的合成率为32.4%。   相似文献   

12.
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反应时间、乳糖浓度、温度、加酶量、pH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量、乳糖浓度、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6.0、温度55℃、乳糖浓度40%、加酶量40U/g、反应时间3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低聚半乳糖的合成率为32.4%。  相似文献   

13.
以高产β-葡萄糖苷酶米曲霉为出发菌株,经紫外-60Co复合诱变处理,用不同葡萄糖浓度梯度的β-葡萄糖苷酶鉴定平板筛选,在含4%葡萄糖的鉴定平板上获得1株抗葡萄糖阻遏的突变株ASPE0485,β-葡萄糖苷酶水解酶活提高1.78倍,达到17.65U/mL。ASPE0485所产β-葡萄糖苷酶与高浓度葡萄糖反应,薄板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反应产物有龙胆低聚糖,表明ASPE0485所产β-葡萄糖苷酶具有转苷活性;对酶转化葡萄糖生产龙胆低聚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当底物葡萄糖浓度为60%,pH3.0,反应温度为50℃,转化周期为72h,龙胆低聚糖累计达到最大,为44.16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鲜地黄分离纯化β-葡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通过磷酸盐缓冲液提取、两步硫酸铵盐析和两步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鲜地黄中β-葡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以pNPG为底物,研究两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从鲜地黄中分离得到1种β-葡糖苷酶和3种α-半乳糖苷酶同工酶。研究发现β-葡糖苷酶热稳定性较差,在50℃即迅速失活;而α-半乳糖苷酶在50℃总酶活性最高,热稳定性较好,70℃以上时活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鲜地黄分离纯化β-葡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通过磷酸盐缓冲液提取、两步硫酸铵盐析和两步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鲜地黄中β-葡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以pNPG为底物,研究两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从鲜地黄中分离得到1种β-葡糖苷酶和3种α-半乳糖苷酶同工酶。研究发现β-葡糖苷酶热稳定性较差,在50℃即迅速失活;而α-半乳糖苷酶在50℃总酶活性最高,热稳定性较好,70℃以上时活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6.
张凤秀  张光先 《食品科学》2010,31(15):44-49
以猪胰腺脂肪酶为催化剂合成辛酸辛酯。研究有机溶剂、反应温度、加水量、加酶量、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及底物物质的量比7 个因素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温度45℃、正己烷有机溶剂、加水量29μL、酶质量浓度2.314g/L、反应时间24h、辛酸与辛醇物质的量比为1:1.2~1:1.5、辛酸浓度为0.23~0.33mol/L。在优化条件下,辛酸的转化率达到98.12% 以上,并通过IR、1H NMR、13CNMR 谱表征了产物结构。酶催化法能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高产率的酯。  相似文献   

17.
周文红 《中国油脂》2020,45(12):100-104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为原料,酶解制备苷元型大豆异黄酮。以水解率和苷元得率为指标对几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进行筛选,确定最适酶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添加量、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β-葡萄糖苷酶(300 U/g),酶添加量7%,底物质量浓度1.6 mg/mL,酶解温度56 ℃,pH 4.8,酶解时间6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糖苷的水解率及苷元得率分别达到96.84%和99.74%。  相似文献   

18.
杨恒  郑建仙 《食品与机械》2012,28(4):201-205
以富马酸单甲酯和1,2-丙二醇为底物,采用脂肪酶催化合成富马酸丙二醇甲酯。探讨不同有机溶剂、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对产物中富马酸丙二醇甲酯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工艺:以叔丁醇为反应溶剂,底物摩尔比(富马酸单甲酯/1,2-丙二醇)1∶2,底物浓度1.0mol/L,酶添加量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0h。该条件下,产物中富马酸丙二醇甲酯的相对含量为63.89%。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法,利用重组葡萄糖苷酶催化芦荟苷合成芦荟大黄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均匀试验设计得到了合成芦荟大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4 h,酶浓度50 U/m L,叔丁醇∶水(v/v)=5∶5,反应温度43℃,p H值5.2.该工艺条件下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为92.18%.  相似文献   

20.
以Pichia pastorisGS115为宿主,对来源于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Hi、bglAa和bglAn进行异源表达。以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分析了3种酶的酶学性质,其中BglAn的酶活力最高,为90.83U/mg。3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55~65℃和5.0~6.0。在pH值为6.0、温度50℃、酶量2U的条件下,利用3种酶水解不同浓度的罗汉果苷Ⅴ。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酶水解底物的特异性差别较大,其中BglHi和BglAa水解罗汉果苷Ⅴ生成罗汉果苷ⅢE的转化率较低,仅为5%~7%;而BglAn在底物质量浓度1mg/mL,反应20min时转化率为96.5%;提高底物质量浓度到5mg/mL,反应1h时转化率也可达97.9%,基本实现完全转化。通过酶法转化罗汉果苷Ⅴ,获得了较高纯度的产物罗汉果苷ⅢE,为后期开发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罗汉果苷类甜剂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