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干制温度与时间的槟榔果皮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NIST和Wiley质谱检索库匹配相似度,结合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对槟榔果皮中的未知化合物进行定性,并通过内标法确定各组分含量,最后通过方差分析和邓肯多重比较法检验组间的显著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共鉴定出23种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酯类、有机酸类、醛类、醇类和生物碱类。不同温度的干制对酯类、有机酸类、醛类和醇类影响较大,各组间呈显著性差异。生物碱类的槟榔碱随干制温度升高含量下降,而高槟榔碱随干制温度升高而含量升高,这个可能是由于槟榔碱发生甲基化的高温转化反应所致。通过对槟榔果皮干制品挥发性物质的准确定性与相对定量,有利于对工艺整体进行评价和判断,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UPLC-QTOF-MS/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6孔板法测定青钱柳叶不同溶剂(水、70%乙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考察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trometry,UPLC-QTOF-MS/MS)分析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且70%乙醇溶液提取物表现出最高的总酚(219.01 mg GAE/g)、总黄酮含量(7.23 mg CE/g)及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5.46 mg TE/g)和还原能力(1.89 mmol Fe SO_4/g);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之间呈正相关,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多酚类物质是青钱柳中主要的抗氧化剂。UPLC-QTOF-MS/MS分析70%乙醇溶液提取物并初步鉴定出22种化合物,包括2种有机酸、4种酚酸、5种黄酮、8种三萜皂苷类和3种酯类,其中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有机酸、三萜皂苷及酯类化合物可能是潜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7):186-193
以水仙、肉桂2个品种的武夷岩茶毛茶为原料,经不同程度焙火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毛茶及焙火样的香气成分,结合茶叶感官审评评价香气,探讨焙火工艺和品种对武夷岩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C-MS共检测出88种香气成分,包括14种醇类、14种含氮化合物、7种碳氢化合物、19种酯类、18种醛类、12种酮类、1种酸类、2种杂氧化合物和1种含硫化合物,其中醇类、含氮化合物和醛类占比较大,平均占比分别为35.58%、20.28%和19.25%;随焙火程度的增加,醇类呈降低趋势,酯类和酮类呈增加趋势,其中具花果香的脱氢芳樟醇、己酸叶醇酯、己酸己酯等主要香气物质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具烘烤香或焦糖香的香气物质(如1-乙基-1H-吡咯)呈增加趋势,苯乙腈、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和2-乙酰基呋喃等整体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不同茶树品种制作的武夷岩茶香气成分差异较大,水仙以醇类和含氮化合物为主,肉桂以醇类和醛类为主,且随焙火程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含氮化合物、醛类以及橙花叔醇、芳樟醇、香叶醇等主要香气成分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水仙焙火3和肉桂焙火2的感官审评香气品质最佳,焙火4和焙火5时两个品种皆呈现高火香。  相似文献   

4.
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云南小粒咖啡果皮70%丙酮、70%乙醇、70%甲醇、70%乙腈及水提物进行鉴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化学物质的特点。同时,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多糖、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并分析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UPLC-QTOFMS/MS鉴定出不同溶剂提取物有20个共有峰,包括8种有机酸类、7种酯类、2种酮类、1种糖类、1种醇类及1种烯烃类。PCA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100%,选择这4个因子可对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综合分析。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70%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多糖最高,含量达到(27.529±1.063) mg GAE/g;70%乙腈提取物中的多酚含量最高,为(3.971±0.037) mg GAE/g;总黄酮含量以70%丙酮提取物最高,达到(13.303±0.098) mg GAE/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70%丙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其IC50...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复水时间对干制核桃雄花主要营养成分、矿质元素、氨基酸、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制核桃雄花复水时间应控制在10 min时能较好地维持其较高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短时间(10 min)的复水对干制核桃雄花脂肪、淀粉及部分氨基酸(Glu、Tyr、Lyr和Pro)等大分子化合物含量影响较小;随复水时间延长,干制核桃雄花中各种常规营养成分,除钙和镁元素外的7种矿质元素,17种氨基酸以及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下降速率增大。从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保持程度来看干制核桃雄花的最佳复水时间为10 min。该研究为科学利用资源丰富的核桃雄花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槟榔籽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通过柱色谱法分离纯化槟榔籽乙醇提取物,结合抗氧化活性筛选,分离得到槟榔籽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Fr-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经波谱分析确定该物质为表儿茶素。  相似文献   

7.
以16个柑橘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叶片、果皮、果肉和种子4种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大小,研究柑橘SOD的分布情况,以及在柑橘生长过程中SOD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柑橘果皮、果肉、种子和叶片4种组织中均存在SOD,其活性大小依次为:叶片>种子>果皮>果肉;柑橘各个组织之间SOD活性呈显著性差异,个别品种的相同组织之间SOD的活性也呈显著差异。在柑橘生长中后期,随着果实的逐渐成熟其果皮和果肉组织中SOD的活性变化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活性变化幅度较小;在种子和叶片组织中SOD的活性变化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9):219-226
为了研究甘肃省主要梨果低温贮藏期间果皮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变化,在苹果梨、早酥梨和皇冠梨果皮总酚、总黄酮测定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分析8种主要酚类物质含量;并通过FRAP、DPPH和ABTS+·法评价不同时期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及其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8种主要酚类物质中熊果苷含量最高,其在苹果梨、早酥梨和皇冠梨果皮的平均含量分别达到10. 22、16. 92和11. 17 mg/g FW;除早酥梨果皮中儿茶素和苹果梨、皇冠梨中芦丁含量在低温贮藏期间呈升高趋势外,总酚、总黄酮及其他主要酚类物质均呈下降趋势;果皮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随贮藏期的延长而下降,且与总酚、总黄酮、阿魏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0. 05)。梨果皮酚类物质含量及特性因品种、贮藏期而异,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梨果皮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广志  鲁敏  安华明 《食品科学》2018,39(22):20-25
为了解刺梨果实中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对抗氧化性能的贡献,本研究测定‘贵农5号’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V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5 类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和铁离子还原体系分析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比较活性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时期的刺梨果实中各活性物质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VC含量随果实发育持续增加,花后100?d达到最大值;总酚、总黄酮和总三萜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即幼果(花后20~40?d)和成熟果实中具有更高含量;而花后40~60?d的果实中SOD活性更强。总体上,3?种抗氧化能力表现与总酚含量变化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5种活性物质对抗氧化能力贡献的顺序依次为总酚、总黄酮>VC>总三萜>SOD,其中前3 种物质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以上结果表明,刺梨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是几类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总酚、总黄酮和VC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16种市售销量较好的茶叶为代表,对比分析不同茶叶的茶汤中的总酚、总黄酮、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总糖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抗氧化指标评价茶汤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揭示茶汤的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除少数茶汤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不同茶汤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金坛雀舌和黄金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西湖龙井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黄金芽的还原力最强,南京黄龙岘的金属螯合力最强,黄金芽、南京黄龙岘、金坛雀舌、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综合评分较高。对市售茶叶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物质的综合评价,可为茶叶抗氧化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消费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茶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沙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甲醇、水、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研究沙棘叶不同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所有活性物质含量以甲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g/mL)时含量最高,得到的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抗坏血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84±0.10)、(64.26±1.38)、(3.41±10.08)、(95.55±0.26)、(7.41±0.07)mg/g。5 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都是在料液比1∶10(g/mL)时达到最大值,以甲醇作为提取剂,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85.64%,以丙酮为提取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28%、0.85。进一步对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沙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第一次分析比较了赤壁群体种、中茶108、槠叶齐和丹桂品种所制青砖茶在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面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4个品种青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青砖茶的化学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总抗氧化能力、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中茶108、槠叶齐和丹桂所制青砖茶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青砖茶茶汤的抗氧化活性主要与茶多酚、儿茶素类化合物总量以及咖啡碱总量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其中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苹果酸的相关性最强;可溶性糖、反-2-癸烯醛、壬醛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没食子酸、3-甲基呋喃、苯乙酮、异佛尔酮等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品种青砖茶的醛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丹桂品种所制青砖茶的品种香明显,与其芳香醛和酮类物质含量较高相关;感官审评结果显示,4个品种所制青砖茶的品质无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品种青砖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品质等分析,为青砖茶品种选育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蜜本南瓜为试材,研究其果、茎、叶和花4个不同组织部位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南瓜不同部位均含有丰富的还原糖、抗坏血酸、β-胡萝卜素、多酚和黄酮。抗氧化活性实验中,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南瓜花最强,南瓜叶稍弱,其次为南瓜茎、最后是南瓜果,对.OH的清除效果南瓜叶最强,花稍弱,茎次之、果最弱。南瓜各部位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抗坏血酸和β-胡萝卜素可能对酚类物质的抗氧化作用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评价4种柠檬(尤力克黄柠檬、小青柠、青柠檬、香水柠檬)中果皮与果肉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对其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4种柠檬果皮中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果肉(P0.05),其中尤力克果皮与果肉的总酚、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P0.05),而香水柠檬果皮与果肉中总酚、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均最低。不同品种柠檬中酚酸、类黄酮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从4种柠檬中共检出21种酚类物质,其中酚酸6种,黄酮6种,黄烷酮6种,多甲氧基黄酮3种。柠檬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黄烷酮,占类黄酮总量61.82%~91.61%,其中青柠檬果皮中酚酸总量最高(535.62 mg/100 g DW),尤力克果皮中类黄酮总量最高(1 506.33 mg/100 g DW),果肉规律与果皮基本一致,然而其含量显著低于果皮含量(P0.05)。从尤力克果皮与果肉中共检出15种酚类物质,其中圣草枸橼含量最高,而新绿原酸是含量最高的酚酸。从小青柠、青柠檬和香水柠檬的果皮与果肉中分别检测出19,16,15种酚类物质,其中橙皮苷含量均最高,而香草酸是含量最高的酚酸。不同品种柠檬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与ABT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总酚含量与DPPH呈显著性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以鲜天麻为原料,探究其不同酵素化阶段风味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氨基酸总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陈酿结束后为1 971.79 mg/100g;发酵前天麻汁以鲜味和苦味为主,经陈酿后呈味氨基酸改变,天麻酵素以鲜味和甜味为主。天麻汁、天麻酵素发酵阶段和陈酿期间分别检测出26、46、4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醚类是天麻汁的主要香气物质,含量为74.17%;经发酵后醚类含量降低,醇类和酯类含量增加,醇类(80.24%)和酯类(16.48%)是天麻酵素主要香气物质。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在酵素化过程中整体呈上升趋势,在陈酿结束后达最大值,分别为5.87μmol/mL、99.37%和25.72 U/mL,其中SOD活性与天麻汁相比增加了25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果实异质性对酿酒葡萄果皮和种子中重要品质因子的影响,本文以媚丽葡萄(Vitis vinifera L.)为材料,测定了果实采收时不同密度浆果的比例,及其果皮和种子中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浆果的粒重、表面积和体积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密度浆果(D5=1089 kg/m3)的还原糖含量最高而酸含量最低,分别为182.67 g/L和7.32 g/L。随着果实密度的增加,果皮中的总酚(TPC)、总类黄酮(TFOC)、总黄烷醇(TFAC)和总花色苷(TMAC)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高密度浆果种子中的上述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中密度(D4=1082 kg/m3)和低密度(D3=1079 kg/m3)葡萄,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密度果实果皮和种子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中低密度浆果(P≤0.05),而中低密度果实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表明媚丽葡萄采收时果实异质性普遍存在,以高密度浆果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发掘甜橙加工副产物的潜在利用价值,本文提取血橙、伦晚脐橙、埃及橙和新奇士晚橙果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HPLC法分析其中11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组分含量,通过体外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胆酸盐结合量探究甜橙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降糖降脂功能。结果表明,甜橙皮中含有丰富的圣草次苷、柚皮苷、橙皮苷等黄烷酮类化合物,甜橙黄酮、川陈皮素等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黄烷酮类化合物来说较低。甜橙皮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良好,综合APC指数在86.20%~99.47%之间,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变幅为46.16%~70.18%,胆酸盐吸附量在0.359~0.460μmol/mg范围。4种甜橙果皮中,新奇士晚橙果皮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较出色。甜橙皮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降糖降脂功能与11种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呈线性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甜橙皮高值化利用,开发具有抗氧化及降糖降脂作用的功能性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苹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利华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1):1470-1473
研究苹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依次用蒸馏水、6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苹果皮中的活性物质,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并以Vc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亚硝酸盐(NO2-)的清除作用及总还原力,比较评价4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苹果皮60%乙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苹果皮的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与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6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始终最强,其清除.OH和O2-.活性弱于Vc,而清除NO2-活性和还原能力较强且高于Vc。苹果皮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是60%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猕猴桃不同组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而提高猕猴桃多层次的综合开发利用,该研究测定了8 个品种猕猴桃全果(可食用部分)的理化指标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mino-di(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Cu2+、Fe3+还原力等体外抗氧化指标,并对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分别探究了猕猴桃果皮、果肉、果心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以及对全果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8 个猕猴桃品种,华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海沃德最弱。进行相关性检验,猕猴桃中起抗氧化作用的成分主要是VC和总酚。不同组织部位实验表明,果皮的抗氧化性最强,果肉次之,果心最弱,且猕猴桃果皮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源于其中含量丰富的酚类物质,果肉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源于所含的大量VC。  相似文献   

20.
红黑二丸中甾醇类物质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牛津杯法和菌饼法分别测定红黑二丸甾醇类物质对细菌和霉菌的抑菌活性,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红黑二丸甾醇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黑曲霉和橘青霉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当甾醇质量浓度为7.0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抑菌直径大于9mm。红黑二丸甾醇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MIC值为0.5mg/mL。不同质量浓度红黑二丸甾醇类物质对细菌的药效持久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且质量浓度越高,抑菌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