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17-4PH钢连续加热条件下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17-4PH钢在连续加热条件下,相变临界点Ac1、Ac3都随加热速率的加大而提高,转变温区也相应向高温扩展。奥氏体转变量与温度的关系呈S形,转变速率df/dt非定值且存在一个峰值。通过Kissinger法计算,确定17-4PH不锈钢的奥氏体化相变激活能为47.3kJ/mol。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镀锌用高强TRIP钢的退火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和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实验用钢可获得780.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和24.00%以上的断后延伸率;两相区加热温度和贝氏体保温时间对钢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两相区加热温度为850℃,贝氏体保温时间为30s时,实验用钢能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在贝氏体中温相变后,仍有部分亚稳奥氏体(碳含量较低)在后续冷却过程中发生马氏体相变,从而导致钢退火后的微观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组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等温退火工艺下GCr15钢碳化物的球化效果,采用扫描电镜对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碳化物颗粒变得细小弥散,当加热温度上升至800℃时奥氏体化均匀程度过高,容易形核长大成片状碳化物;随等温加热时间延长碳化物颗粒能独立形核成球状长大,甚至部分颗粒开始回熔长大。GCr15钢的最佳退火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780℃,加热时间5 h,等温温度700℃,等温时间3 h。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球化退火工艺的奥氏体化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速度对14.9级微合金42CrMoVNb钢球化退火的影响。通过改变球化过程炉冷的冷速、奥氏体化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并通过对各球化退火工艺后的组织和硬度进行观察、测定,结合冷镦实验研究42CrMoVNb螺栓钢中珠光体球化效果。结果表明:冷速较快时,珠光体球化效果不明显;工艺750℃x3h后降至710℃x6h再炉冷到500℃后空冷(降温速率均为15℃/h)的球化效果最好,硬度最低,且塑性满足冷镦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丁丽娟  史春丽  尹红霞  张涛  李辉 《钢铁》2017,52(12):75-79
 设计了一种低碳含镍DP钢,采用Gleeble-3500测试了CCT曲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微观组织。依据CCT曲线进行了退火工艺设计,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结合力学性能测试、SEM组织观察和彩色金相等分析手段,探讨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D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材料的[Ac1]为712 ℃,[Ac3]为928 ℃;连续冷却过程中,出现贝氏体相变的临界冷速为5 ℃/s,马氏体相变的临界冷速为30 ℃/s;退火温度对屈强比和伸长率影响最大,而退火时间对[n]值的影响最大,整体考虑3个性能指标,得出最合理的退火工艺为840 ℃退火210 s,缓慢冷却至740 ℃后快速淬火至350 ℃时效240 s。  相似文献   

6.
采用亚温球化退火、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对20CrNiMo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布氏硬度计分别对球化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20CrNiMo钢经过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硬度值≤160HBW,且经过710℃亚温球化退火,随着时间的延长,球化率有所上升,当球化退火时间达25 h以上时,亚温球化退火能获得65%以上的珠光体球化率;采用750℃保温6 h后再以10℃/h的冷却速度缓慢冷却的普通球化退火工艺,能获得83%以上的珠光体球化率;采用750℃保温6 h,经30 min炉冷到650℃保温6 h的等温球化退火,能获得硬度值为145HBW和93%的球化率。  相似文献   

7.
60钢冷拔钢丝的球化退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振林  田薇  陈连生 《钢铁研究》2004,32(1):39-41,57
研究了 6 0钢冷拔钢丝的球化退火工艺。结果表明 ,在退火温度 70 0℃、保温 3~ 5h情况下 ,6 0钢冷拔钢丝可获得良好的球化组织 ,具有较低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低温轧制工艺、低温+缓冷工艺及正常轧制工艺生产的SCM435盘条的显微组织,研究了不同原始组织及退火工艺对SCM435碳化物球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轧制工艺得到的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及少许马氏体组织不利于获得均匀分布的球状珠光体;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温温度及等温时间同样对碳化物球化有较大影响。试验研究得出SCM435退火合适工艺参数:加热温度760℃,保温1.5 h,并随炉冷却到720℃保温5 h,然后随炉冷却到550℃以下出炉空冷。  相似文献   

9.
以典型成分Nb-Ti-IF钢冷轧硬卷为研究材料,结合连续热镀锌线工艺特点,系统研究了退火工艺对试验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加热温度在720 ℃以上时为完全再结晶组织,加热温度在720~840 ℃间变化时,铁素体晶粒度在10.0级左右,加热温度为880 ℃时,铁素体晶粒度为9.0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硬度下降,当加热温度为920 ℃,因保温后快速冷却得到非等轴组织,虽然组织粗化,但硬度却有所提高;当加热温度为840 ℃时,保温时间在30~60 s间变化时,铁素体晶体尺寸变化较小,但当加热时间从30 s增加到45 s时,显微硬度明显降低,加热时间进一步增加到60 s时,显微硬度变化不大.试验钢退火后具有较强的{223}<110>和{114}<110>织构,且退火工艺条件对它们的影响较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554}<225>、{111}<112>和{111}<110>等组分的取向密度增加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特殊钢》2017,(6)
针对退火3Cr17Mo钢(/%:0.25C,16.5Cr,0.60Mn,0.60Si,1.0Mo,0.020P,0.005S)碳化物偏聚现象,对预冷加热温度(870~960℃油冷至450℃),预冷次数(1~4),保温时间(1~4h)对该钢组织影响进行正交试验和离散数据分析,以研究反复预冷热处理对3Cr17Mo钢球化组织的影响。得出900~910℃两次预冷热处理可减少热处理时间和得出均匀细小碳化物组织。通过两次900~910℃30 min油冷至450℃+730℃2h退火炉冷至400℃空冷的试验表明,预冷处理工艺较860℃4h,炉冷至500℃空冷的常规退火工艺钢中球化碳化物分布更均匀、细小,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连续退火生产工艺下退火温度以及带钢退火均热段保温时间对45号钢再结晶后珠光体球化的影响。采用Vatron公司设备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器)进行不同均热温度及不同退火时间等工艺模拟。结果表明:45号钢在均热时间为170 s和250 s时,退火均热温度在820℃时珠光体打碎效果较好,能得到相应球化组织,伸长率较高;均热时间过短(125 s),均热温度较低(780、800℃)时珠光体团体积较大,对45号钢伸长率影响不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总结了各类铜的球化退火工艺,并根据相变的基本规律对其中某些工艺进行了评述,对近年来钢的球化退火工艺的变革和进展也作了扼要介绍,并对在 A_1以下长期加热碳化物球化的两种球化机制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简化42CrMo钢球化退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2CrMo钢热轧材和Gleeble热模拟试样经球化退火处理后的组织。结果表明,试样在650~750 ℃大应变量(ε=12)下变形后保温300 s,再经700 ℃×2 h退火后的组织可达到热轧材长时间(≥16 h)退火的组织特征,且硬度低于HV 210。说明此工艺可明显缩短传统球化退火时间。  相似文献   

14.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对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进行了连续退火工艺模拟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在连续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和相变规律。结果表明,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在连续退火初期。650~700℃加热范围内再结晶剧烈进行。加热速度提高,冷变形组织的再结晶开始与结束温度也相应升高。两相区保温后快速冷却得到不同体积分数的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随两相区保温温度升高,马氏体特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系统研究了球化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CSP热轧50CrV4带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30~770℃的温度范围内球化退火4~18h时,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碳化物粒径先缓慢增大后迅速降低,球化率逐渐增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碳化物粒径逐渐增大,730及750℃时,球化率先增大后降低;770℃时球化率逐渐降低。当退火温度为770℃,保温时间为4h时,球化效果最佳,球化率为90.6%,碳化物平均粒径为0.29μm,硬度为202.8HV。  相似文献   

16.
超高强钢对汽车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不降低汽车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车身自重。超高强钢在点焊过程中的热影响区软化是进一步提高超高强钢承载能力的关键。本文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超高强钢电阻点焊过程中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热影响区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研究显示,B1500HS超高强钢在加热到Ac3以上温度时,形成索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加热到Ac1-Ac3之间的温度时形成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加热到Ac1以下温度时形成铁素体和残留马氏体组织。热影响区的最低硬度出现在临界热影响区。通过加快冷却速度,以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相,可以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学金相、透射电镜和硬度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硬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相区加热退火+再结晶退火的两段退火工艺具有较好的退火效果,在两相区加热析出粗大碳化物对缩短退火时间非常重要,且随其加热时间的延长,最终退火后的硬度也降低;推荐的退火工艺为:770℃炉冷至690℃+690℃,退火时间依产品规格尺寸而定;退火软化程度主要受M23C6碳化物的粗化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40Cr钢球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双相区球化退火研究了热轧态40Cr钢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奥氏体化温度从760℃提高到800℃,冷却速率从10℃·h-1上升到30℃·h-1,组织硬度随冷却速度呈V形变化,碳化物球化率随冷却速度变化正好与前者相反.奥氏体化温度为760℃,冷却速率为20℃·h-1所得到的球化组织球化率高,且碳化物细小,具有良好的冷成形性能,可大幅度缩短球化退火时间,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球化退火过程中离异共析转变机制,控制好球化过程中奥氏体化温度、冷却速率及保温时间有利于离异共析转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知识问答     
<正>钢板的球化退火是什么?答:球化退火是指将碳化物(或渗碳体)呈小颗粒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中的退火工艺。把钢加热到略超过AC1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或者将钢加热到奥氏体以后,冷却到稍低于A1温度,较长时间保温后缓冷,以形成较稳定的均匀的球化组织,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此法多用于过共析钢、高碳工具钢和一些合金工具钢等。  相似文献   

20.
王莹莹  杨鹏远 《特殊钢》2015,36(4):59-62
对比分析了 GCr15轴承钢780 15-20°C/h炉冷至660°C的普通连续球化退火和780°C加热,30 °C/h冷却至720 °C 2 h再以20 °C/h炉冷至660 °C的等温球化退火后钢的硬度和组织。结果表明,在相同退火时 间条件下,采用连续球化退火工艺GCr15钢的HB硬度值为184 - 202,球化组织级别为2.0-3.5,采用优化的等温 球化退火工艺,GCr15钢HB硬度值为191 -198,球化组织级别为2.0 ~2.5,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