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对国内外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欧美一些国家典型的固体燃料产品标准,并对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固体燃料的产业及标准化现状,提出应及时建立和完善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相关标准与配套系统,形成固体燃料生产、供热燃烧器具、客户服务等完善的市场和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对国内外生物质气体燃料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沼气、生物质气化可燃气等气体燃料标准化情况。我国在沼气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应及时建立和完善生物质气化气质量及相关技术和装备标准,形成气体燃料生产、气化装置、燃气发电供热装备、性能评价等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Ⅰ)——生物柴油标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上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对国内外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世界上主要生物柴油产品的标准化情况,并对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现状,建议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柴油产品标准体系。可通过采标的方式,加快我国生物柴油标准的制订。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阐述构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基本原则、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阐述构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基本原则、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再生、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系列讲座主要讲述以生物质资源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途径转化为洁净的、高品位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本讲主要综述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种类、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状况。重点讨论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许多人转向乙醇这一清洁能源,乙醇燃烧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生物质制燃料乙醇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石油可替代资源生产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质制燃料乙醇的优势以及乙醇生产工艺,并阐述了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的应用情况。这些工艺的研究,为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燃料乙醇在未来将得到更大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水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物质原料丰富多样,用其发酵生产燃料乙醇,能缓解当今世界日益凸显的能源问题.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纤维素原料水解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重点介绍了水解液的脱毒,发酵有关的微生物,菌种选育和几种典型的发酵工艺;对发酵乙醇的几种典型微生物如酿酒酵母、管囊酵母、树干毕赤酵母、休哈塔假丝酵母和运动单胞菌等进行了介绍,并对当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利用小麦、玉米、木薯等多种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存在的原料成本、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化石能源市场等诸多因素不断变化影响效益的问题,从原料结构优化、工艺参数优化、生产方案选择等关键角度,建立了燃料乙醇生产的全流程优化非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影响系统效益的三个主要问题. 原料结构优化结果表明,经模型优化后系统单月利润平均可增加5%~8%;在某一原料如小麦价格不断上涨时,可在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要求的前提下用其他低价原料如木薯代替. 产品路线优化结果表明,沼气价格从0.6 ¥/m3逐步增加时,企业应根据价格变化逐步调整各产品产量,以保证整体效益最大化,超过1.3 ¥/m3时,则没有必要再利用沼气发电,可直接销售. 该模型有助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决策问题及多原料多产品的生物质能源企业提高整体效益、合理安排生产.  相似文献   

10.
刘一鸣  高鑫  李洪  李鑫钢 《化工进展》2013,32(10):2336-2342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生物质燃料乙醇(BFE)因为其所具有的可循环无污染的优点,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生物燃料乙醇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乙醇脱水工艺能量消耗过大的问题。因此优化乙醇脱水过程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吸附法分离乙醇和水工艺中使用的吸附剂,指出了生物质吸附剂在燃料乙醇中优于其它吸附剂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生物质吸附剂的研究成果及对其的改性研究。分析表明改性后吸附剂不但拥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还可以在吸附操作结束后重新作为发酵制乙醇的原料,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后展望了生物质吸附剂在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的发展趋势,即获得更优秀的脱水效果与更完善的循环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21日,由农业部能源环保技术开发中心与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主办、中国炉具网承办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标准体系宣贯培训班”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来自全国各相关研发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农机检测部门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36(12):23-23
我国燃料乙醇总产量达到160余万t,居世界第3位。这是从刚刚结束的2007国内外石油化工及生物质能源发展研讨会传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精细化工》2007,24(6):534-534
虽然现阶段粮食仍然是生产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但与民争粮不适合我国国情。“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行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核准制,其建设项目必须经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违规审批的、擅自开工建设的,不享受燃料乙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发展非粮作物乙醇仍要与粮争地,中国粮食不能承受“能源化”之重,为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们的土地已经筋疲力尽。研发秸杆乙醇技术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也是优良的燃油改善剂。微藻是一种高光合效率、高生物量产值的生物质资源,部分微藻经光合作用可在胞内积累大量淀粉和纤维素,是制备燃料乙醇的良好原料。利用微藻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对于缓解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及解决一系列由温室气体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乐观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微藻作为生物质供应的特性,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微藻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进展、现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煜  李慧 《广东化工》2013,(8):51-52
纤维素燃料乙醇是当今世界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技术以及纤维素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纤维素燃料乙醇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化工》2007,(4):24-24
新疆“甜高梁变乙醇、乙烯”研究项目近日完成种植品筛选和乙醇汽油试车等系列工业实验,能源大区新疆利用甜高梁生产燃料乙醇及乙烯的生物质能源工程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化工》2007,36(3):239-239
我国燃料乙醇总产量达到160余万吨,居世界第三位。这是从刚刚结束的2007国内外石油化工及生物质能源发展研讨会传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乙醇燃料是一类相对清洁的新型石油替代燃料,在石油资源日益减少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新形势下,研发和应用乙醇燃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叙述了乙醇燃料的含义、生产原料和工艺、燃料特点、标准和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9.
从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的基本工艺可以分为预处理、 水解、发酵和纯化4个部分。考虑到微生物方法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的低成本优势,本文就微生物在预处理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纤维素酶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微生物在乙醇发酵中的应用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改进原料预处理、提高纤维素酶产量和活性、扩大糖原范围、优化水解发酵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类生物质炼制燃料乙醇的多产品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纤维素类生物质炼制燃料乙醇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以纤维素类生物质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工程、生态工业指导思想下,对纤维素类生物质炼制燃料乙醇副产物资源化过程开展研究.通过对生物质玉米秸秆炼制燃料乙醇过程主要副产物资源化的利用方案比较论证,综合技术、经济、环境、市场等因素,提出了纤维素类生物质炼制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副产物CO2、预处理废液、木质素、酒精废糟液资源化利用的多产品共生模式.并对该共生模式的能量和水进行了集成分析,提出了该共生模式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