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区块整体调剖技术在长庆油田白209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庆油田白209区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裂缝较为发育、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研制出了封堵裂缝或大孔道的高强度固化体系CG系列调剖剂及封堵孔隙的交联聚合物调剖体系,通过室内试验对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的浓度进行了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措施效果,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现场应用表明,区块整体调剖有效地改善了白209区块的开发效果,水驱动用程度由65.0%提高到66.3%,自然递减率由17.2%下降至12.0%。注水井平均注水压力由11.2MPa升至12.9MPa,提高了1.7MPa,吸水厚度由12.2m增至17.5m,增加5.3m,有效地改善了吸水剖面。  相似文献   

2.
白于山长4+5区块属典型的低渗裂缝型油藏,区块大规模压裂建产使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速度越来越快,水淹产能损失严重。2010年底区块综合含水达70%,自然递减17.4%,采出程度仅6.1%,开发形势严峻。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2011年在该区开展整体调剖稳油控水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调剖后,14口注水井注水压力平均上升2.8MPa,吸水指示曲线、压降曲线及吸水剖面等测试结果表明裂缝带得到了有效封堵,吸水剖面得到了明显调整和改善,水驱波及体积扩大。区块自然递减降低至14.9%、综合含水和含水上升率分别降低至65.6%和-5.6%,开发指标全面好转。整体调剖显著改善了该区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老君庙M层油藏是一个低渗、裂缝-孔隙型油藏,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需整体调剖改善其注水开发效果。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选择最优调剖井,设计了适合于地层条件的堵剂类型和堵剂用量,并对整体调剖的效果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矿场施工结果表明,整体调剖后井区产量上升、含水下降,注水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老君庙M层油藏是一个低渗,裂缝-孔隙型油藏,含水上升快,产递减快,需整体调剖改善其注水开发效果。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选择最优调剖井,设计了适合于地层条件的堵在型和堵剂用量,并对整体调剖的效果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矿场施工结果表明,整体调剖后井区产量上升,含水下降,注水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注水开发后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高含水井逐年增多,但采出程度低、剩余油较富集的问题,进行了裂缝油藏深部调剖技术攻关研究。通过分析典型井组生产状况,并根据该区油藏特点和需求研制了深部调剖技术的体系配方、设计了施工方案,最终确定采用体膨颗粒+低温凝胶深部调剖体系和体膨颗粒+微生物深部调剖体系进行治理,分析了不同水驱速度、调剖剂注入量、调剖剂注入速度对采出程度影响。选取唐80井区两组典型注水井组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措施注水井的视吸水指数下降,压力指数上升,吸水剖面明显改善,说明对裂缝和高渗透层进行了有效封堵;对应的井组含水下降,日产油量上升,水驱开发效果有所改善,取得了降水增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安塞油田三叠系油藏微裂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易造成注入水沿微裂缝快速推进,而使油井水淹,产能损失,影响区块开发效果。为封堵裂缝及高渗透层,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及水驱效率,近年来充分研究油田裂缝储层地质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深入开展了裂缝型油藏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研究与评价,确定了影响调剖效果的因素,对改善裂缝型油藏开发效果,保持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冻胶泡沫体系堵水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火烧山油田储层裂缝极为发育,基质渗透率极低,属于特低渗的裂缝性油藏.油田注水开发时间不长, 由于储层存在大量裂缝,油藏纵向和平面非均质性非常严重,导致注入水沿高渗透层或裂缝发育地带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很快,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堵水调剖技术通过封堵高渗水窜层段,较好地调整注水剖面,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从而有效改善水驱状况,提高水驱效率.用堵水技术控制油井含水率,关键在于分析油层注采关系,对区块油、水井进行整体堵调,有效加强低渗透层注水,控制高渗透层水窜,从整体上改善区块的注水开发效果.综合分析H3层H1304井历次堵水效果得出,对其相应注水井调剖后堵水效果较好,采用冻胶泡沫体系堵水比较有效,可以改善地层油水渗流状态,堵水有效期较长.由于每口油井油藏地质特征都不同,所以H3层其他油井同期堵水效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A区B油藏通过2015年以来的同心双管分注以及地面分注的实施,基本实现有效分注,层间矛盾基本解决,但水驱治理仍然停留在单点堵水与小区域整体堵水相结合的方式。2021年限压注水后,液量下降,含水率仍然上升,水驱问题依然严重,常规堵水调剖措施无法完成地层深部地带封堵,急需整体实施调驱措施。B油藏于2022年开展纳米微球深部调驱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球调驱取得较好效果,注入微球后整体油藏B1储层注入压力由11.6 MPa上升到11.8 MPa,B2储层注入压力由11.6 MPa上升到11.9 MPa;吸水状况变好,整体吸水指数由107.0 m3/(d·MPa)下降到80.9 m3/(d·MPa);整体月度递减率由0.98%下降到0.55%,月度含水率上升幅度由-0.10%上升到-0.07%;整体见效比例为82.1%,其中增油型占53.1%,降递减型占46.9%;西部清水区域微球调驱效果较好,月度含水率上升幅度由0.61%下降到-0.73%;B2储层物性较好,调驱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多段塞调剖剂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调剖机理及效果,通过室内可视化裂缝模型,研究了多段塞调剖剂对单一裂缝封堵及对复合裂缝系统调剖物理过程,阐述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多段塞调剖机理,并在延长东部油田进行了多段塞深部调剖矿场试验。室内实验及矿场试验表明:对于单一裂缝,多段塞调剖封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凝胶充填阶段和凝胶压实阶段,小段塞多轮次注入调剖剂比大段塞连续注入的后水驱压力梯度提高2倍以上;对于复合裂缝系统,多段塞调剖封堵过程则包含三个阶段:调剖剂选择性进入阶段、凝胶充填阶段和凝胶压实阶段,最终使裂缝系统吸水剖面得到最大改善。延长东部油田试验区经过多段塞深部调剖后,注水井都已正常注水,注水压力由0.25 MPa上升到8.5 MPa,注水量由2.0 m3/d上升到8.0 m3/d,油井日增油量为2.52 t,油井平均含水率由90%以上降至71.7%,多段塞深部调剖技术获得了较好的矿场试验效果,可作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增油降水措施的优选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应用》2016,(8):63-67
G104长6_3油藏沉积环境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主力开发层系长6油藏,孔喉组合以小孔隙吼型为主,平均喉道半径为0.19μm,属小孔喉高密度分布,平均有效厚度:12.8 m,平均孔隙度:9.8%,平均渗透率:0.49 m D,原始地层压力15.5 MPa,饱和压力5.83 MPa,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油藏。G104区2011年规模建产长6_3油藏。油藏局部高渗、微裂缝发育,见水井逐年增加,综合含水快速上升,平面、剖面矛盾突出。通过2012年和2013年的试验,实施注水井调剖堵水可以很好的缓解含水上升较快的问题,改善水驱状况和油藏开发环境确保油藏良性开发。针对该区块裂缝发育特点,2014年G104区堵水调剖以"降含水、降递减"为目标,坚持"早期治理、防治结合"的整体思路,由单井点调剖向区域整体堵水改变,由水井调剖向油水井调堵结合转变,实施区块整体治理,有效的改善了该区块的开发状况,主向水淹井复产增油、侧向井注水见效区块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姬塬油田罗1区块低渗裂缝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大裂缝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油水井双向调堵、综合治理的技术思路。对调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优选了堵水剂、调剖剂,堵水剂选择中温凝胶堵水剂G542和高强度有机封口剂G521;调剖剂选择聚合物冻胶调剖剂TP-1和聚合物微球调剖剂WQ-1。现场采用段塞式注入方式,选择注采关系对应明显的注水井X175-15井和油井X175-16井成功实施了双向调堵技术。施工后,油井X175-16井日均增油3.62 t,含水由88.6%下降至54.7%。下降了33.9%;注水井X175-15注水压力提高2 MPa,调堵结束后两个月井组累计增油196 t,取得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技术为解决低渗油藏裂缝性见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PI决策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原油田是一个复杂断块砂岩油气田 ,储集层埋藏深 ,渗透率低 ,非均质严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来 ,高渗透层段 (或条带 )水淹严重 ,而中、低渗透层吸水很差或根本不吸水 ,剩余油比较富集。这部分油单靠强注强采、加密井网以及其它常规工艺措施很难采出来 ,而三次采油成本很高 ,且注入水波及系数也难以有大的提高。对PI决策技术在油藏整体调剖堵水方面的进一步研究证明 ,通过PI决策整体调剖 ,能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层或条带 ,使油藏在平面和纵向上压力指数值基本接近 ,力求达到储集层在平面和纵向上均质化 ,改善中、低渗透层 (或条带 )的吸水状况 ,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和注入水利用率 ,遏制油田含水上升速度 ,提高水驱采收率 ,延长油田稳产期。对中原油田 1 3个区块的PI决策整体调剖分析和评价 ,证明无论是在油藏吸水状况、产能及含水变化态势、水驱采收率变化 ,还是在经济效益等方面 ,都有较大的改善 ,油田开发水平明显提高。图 2表 3参 3 (王元胜摘 )  相似文献   

13.
塞392长6油藏是靖安油田近年来投入开发的整装特低渗透油藏,由于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发育等因素的影响,油藏单井产量低,见效程度低,开发效果差.通过对塞392开发特征的研究,提出了油藏精细描述、合理注水技术政策、精细注采调整、注水井剖面治理、低产井治理等一系列稳产技术政策,为油田的长期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注水井化学调驱技术在靖安油田盘古梁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开始实施化学调驱技术对油藏进行综合治理,以控制主向油井见水速度,改变水驱方向,促使侧向油井见效,同时对油藏中部进行整体调驱治理。经过5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盘古梁区块综合治理的化学调驱技术,使油藏开发更加合理,极大的延缓了油井见水时间,使侧向井更早的见效,提高了油藏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5.
滴水泉油田井区八道湾组油藏储层为中粗喉道、中孔、中等渗透性、非均质性较强的储集层,构造底部受油水边界控制.油藏2011年采取同步注水开发,投产后油井含水上升快,注入水窜严重.2012年实施调剖、优化注水等措施,措施初期取得一定效果,含水上升速度减缓,但整体见效时间短.同时,注入水窜严重,水驱波及体积降低,油藏水驱储量动...  相似文献   

16.
秦涛 《钻采工艺》1998,21(3):28-29
化学调剖堵水技术涉及地质、油藏、采油、注水等诸多方面,是个复杂的工程。按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将调剖堵水技术划分为6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并以此指导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2+3层系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实践证明系统工程在化学调剖堵水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姬塬油田元48区长4+5油藏是三叠系整装油藏。由于油藏本身微裂缝发育、开发早期能量保持水平过高,微裂缝开启、剖面上水驱不均、矩形井网适应性差等因素,导致油藏含水快速上升、低产低效井比例大,制约着元48区单井产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制约因素,通过合理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周期性注水、吸水剖面治理、水井整体化堵、油井措施引效等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单井产量得以持续提高,同时提高了元48区长4+5油藏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任丘潜山雾迷山组油藏为我国大型裂缝型碳酸盐岩底水块状油藏,储层具有双孔隙介质特征,目前处于高含水低速开发阶段.文中以任丘潜山碳酸盐岩油藏为倒,以多学科理论一体化为原则进行裂缝预测.综合运用了地震、钻井、测井、开发动态等多种基础资料及综合地质研究成果,利用PetrelTM地质建模软件,应用先进的蚂蚁追踪技术和离散裂缝网络...  相似文献   

19.
大老爷府低渗透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老爷府油田渗透率低、微裂缝发育、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开发过程中无效水循环严重、采收率低、综合含水高,因此需要进行油藏深部调剖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通过评价羟丙基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交联聚合物冻胶在油藏中的运移、成胶时间、选择注入性及封堵强度等性能,确定该调剖剂完全适合大老爷府的油藏条件.矿场试验后,各注水井的注水压力逐渐升高,平均升高0.65 MPa,区块整体达到了增油降水效果.研究认为: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油藏,在高含水开发期通过调剖,可以达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针对具体的油藏条件,有目的的开发合适的调剖体系,并对其适应性进行正确评价,则是保证调剖试验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胡尖山油田H区长4+5油藏为鄂尔多斯盆地典型低渗透油藏,低孔、低渗、低压。长4+5油藏为多期河道叠加复合砂体储层,隔夹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多层合采、多层分层注水。经多年开发及井网加密调整后,注水沿高渗带及诱导缝突进,油井多方向见水,水驱开发矛盾突出,水驱开发效率低。通过梳理影响H区长4+5油藏水驱效率提高的关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对策,达到提高低渗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油藏水驱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为储层砂体连通程度、储层非均质性、水驱后诱导裂缝及高深渗带发育、水驱后储层物性变化及分注井分层注水有效性等。通过采取油水井补孔、单层增注、深部调剖调驱、均衡平面采液、优化分注工艺等治理技术对策,油藏水驱效果得到改善,油藏最终采收率提高,油藏向良性开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