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截锥涡卷弹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这一方法以文献[1]为基础,应用参数比ζ=R_1/h,η=R_2/R和函数ψ(ζ,η),可直接设计已知最大作用载荷,最大变形量和许用应力的截锥涡卷弹簧。应用本文介绍的程序,还可求解已知几何参数的截锥涡卷弹簧的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平面涡卷弹簧的安装空间,使用性能为限制条件,用C语言编制了平面涡卷弹簧设计、绘图为一体化的源程序。  相似文献   

4.
平面涡卷弹簧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波 《机械》2001,28(5):19-20
以一种新型划船运动器的初级阻尼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平面涡卷弹簧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其结构,原理,注意事项,设计计算及其制作。  相似文献   

5.
利用涡卷弹簧受载、卸载时能量转化的特点,将其与发电机结合可以取代电动自行车上的蓄电池.设计了一种涡卷弹簧储能式发电系统,对涡卷弹簧进行了参数设计与三维建模,并对涡卷弹簧的收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在收紧过程中的簧片位移与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在完全收紧时应力集中区域处各层弹簧上的最大应力呈现出沿径向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  相似文献   

6.
1 引言一般普通螺距的卷簧,可在自动或半自动卷簧机上进行。但对变螺距、细而长的弹簧的卷制就很难实现了。现仅就机车内燃机上变螺距弹簧在普通车床上卷制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作一介绍。该弹簧的簧丝直径d=1.6mm内径D_1=2.156mm,总长L=744mm。其中,中间部分长L_1=120mm,螺距t_2=4mm。在保持原设备工作性能的条件下,根据设计和工艺要求,考虑经济、效率等因素,在加长的C620车床上进行卷簧。2 卷簧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涡卷弹簧储能自行小车。该自行小车在前行过程中能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无须采用其他形式的动力源。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等方面完成了小车的设计,该小车由转向系统、储能系统和传动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其中储能系统用以储存重物的部分势能而后再进行能量的释放,使得小车运行距离更远。该小车的设计为无碳小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介绍了变截面蜗卷弹簧的特点,数学模式和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说明近线性变截面等螺旋角蜗卷弹簧的计算步骤。提出了如何给定的来设定未知的数据,并通过计算,设计出技术条件和使用性能达到要求的蜗卷弹簧。  相似文献   

11.
环形弹筑是把具有圆锥面的内环和外环交替叠置在一起的弹筑,当压缩负荷作用于环境簧的轴线方向上时,外环和内环在发生拉伸和压缩的同时,在圆锥面上产生磨擦力作用。因此,环形弹簧可用小的容积吸收大的容量,常用于机械零件的缓冲装置等。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变频电动执行器机/手切换机构中,要求在尽量小的空间内实现上下棘爪的安全有效脱离与啮合,这就要求手柄动作需要较大行程,反推初级阻尼器需要较大变形角。经过研究分析,该文设计一种非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并详细的介绍了其设计计算过程,以及制作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该设计能够满足智能变频电动执行器机/手切换要求,方法简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储能已成为改善风电场输出功率可控性、提升电网稳定性水平的有效手段.提出了基于平面涡卷弹簧的机械式弹性储能-发电系统方案,针对储能装置中关键零件平面涡卷弹簧建立了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了涡簧的扭转变形、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固有频率和前20阶振型.研究成果为储能装置的优化设计、储能密度的计算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弹性储能-发电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经验公式,在同截面情况下非接触式平面涡卷弹簧的扭转刚度仅与其有效长度有关.本研究建立了一组同刚度非接触式平面涡卷弹簧的数学模型,基于ABAQUS仿真分析软件对各平面涡卷弹簧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分析;同时,将各平面弹簧的扭转刚度和工作应力的仿真分析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在扭转刚度对比中引入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同刚度条件下,随着圈数的增大、节距的变小,基频明显变大、最大工作应力小幅下降、应力沿长度方向的波动变小、分布更加均匀.对比扭转刚度和最大工作应力仿真结果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两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弹簧参数的优化设计,经试验检测及装车应用,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机车截锥螺旋压缩弹簧设计工作高度与原设计(原设计指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下同)接近;工作负荷下弹簧变形量低于原设计;每件弹簧设计减重(2~3)kg;强度、径向稳定性皆满足设计要求.试验表明,该新型弹簧完全可以应用于铁道机车车辆.  相似文献   

20.
以非接触式形状记忆合金平面涡卷弹簧为例,研究了此类元件的作动原理,建立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涡卷弹簧的力学模型。以普通平面涡卷弹簧的计算方式和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方程本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形状记忆合金涡卷弹簧的力学模型,获得了预紧扭力、激励温度、输出扭力和转角位置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且通过两组测试验证了该力学模型和关系表达式。在对激励温度和扭力输出的关系测试中,模型计算值对测试值的确定系数为0.669,最小误差为2.4%,最大误差为215.9%;在对转角位移和扭力的关系测试中,计算值与测试值的确定系数为0.336,最小误差为48.9%,最大误差为350.0%。测试显示,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测试的数据具有类似的表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