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移动IP给出一种简单、可扩展的全球IP移动性解决方案,结合全IP的无线网络结构和移动IP的基本机制,研制并分析了移动IP对于不同的无线带宽的切换性能,重点研究网络层切换对TCP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认为移动IP基本满足网络宏移动的应用,但对于将来的微蜂窝网络下的快速移动应用还不能很好地支持。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端到端自适应移动IP(MIP)快速切换技术,旨在提高基于MPLS移动IP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基于运营网络的层次化结构,通过在标记交换路由器(LSR)中添加与更新移动节点(MN)列表,以分布实施的方式动态优化区域外地代理(RFA)的部署. 理论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对上层应用和底层网络服务透明、节省开销、部署灵活、向后兼容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handover)是移动IPv6技术QoS的主要衡量标准.文中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3种切换方案(scheme),包括快速切换(fast handover),层次切换(he)和快速(FHMIPv6)层次切换的优点和缺点.针对层次切换方案的局限性,在其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功能实体(entity)-RAP,增大了移动节点切换的区域范围,通过减轻家乡代理(home agent)和通信对端(node)的注册等待时间来减少切换时延(handovel-latency),并在OPNET仿真环境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移动IP平滑切换问题的由来, 详细研究了当前平滑切换的问题, 提出了网关代理缓存方案, 并论述了此方案的工作过程、优点以及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姜春霞 《丹东纺专学报》2005,12(1):37-38,41
本文分析了移动IP平滑切换问题的由来,详细研究了当前平滑切换的问题,提出了网关代理缓存方案,并论述了此方案的工作过程、优点以及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分析标准移动IPv6,(MIPv6)快速切换机制,提出一种基于邻居信息结构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NFMIPv6).当MN(mobile node)从一个AP(access point)覆盖区域移出时,它进入的目标区域是有限的,且该有限目标区域可以提前预知.通过预配置和定时更新的办法使MN提前获取目标有限区域的邻居...  相似文献   

7.
8.
针对IEEE80216中继网络链路层切换所需信令交互较多,将快速移动IPv6协议使用在IEEE80216中继网络中将引起更大的信令开销和处理时延的问题,提出适用于IEEE80216中继网络的快速移动IPv6切换解决方案,通过底层信息的交互提前进行跨子网切换的判断,以减少底层信息的交互,加快网络层切换的速度. 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可减小系统切换的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9.
根据无线移动Internet的特点,利用跨层设计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无线移动IP切换机制。该机制在网络层利用组播协议将数据分组转发至移动主机,在链路层利用链路触发信息控制组播树的形成。理论分析表明,同传统的移动IP协议及分级移动IP协议相比,该机制能有效地降低移动主机的网络层切换时延,显著减少网络层切换引起的分组丢失。并有效减少无线链路上的无线信令数量,节省大量无线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实际应用中实施合理的计算迁移,必须找到能够综合考虑减小执行时间和节约能耗的迁移决策方法.面向长期演进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能够联合优化处理时延与能耗的移动计算迁移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计算迁移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迁移的相关参数,构造计算迁移代价函数;最后,以减小时延与降低能耗为约束条件,合理规划计算迁移,达到联合优化移动终端处理时延与能耗的目标.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减小移动终端的处理时延与降低能耗方面性能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多级HMIPv6网络中移动锚点(MAP)的选择对切换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2][7][8][9]。为了在多级移动IPv6网络中更好的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平均切换时延的MAP选择机制(MAHD-MS)。通过对切换流程的分析和移动节点的移动行为的建模,导出了平均切换时延的估算公式,进而设计了MAHD-MS的流程,并借助NS-2[12]模拟器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缝移动切换(SMH)方案,移动切换控制信息在一跳范围内交互,并通过IPv6接入节点树网络结构自动实现路由,降低了移动切换代价,缩短了移动切换延迟。该方案提出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IPv6地址的分层结构,有效地缩短了地址长度,降低了传输功耗;移动传感器节点无须转交地址,即无须进行移动传感器节点家乡地址与转交地址的绑定操作,降低了移动切换代价,缩短了移动切换延迟。从理论和仿真两个角度对MIPv6、Inter-MARIO及SMH的移动切换代价和移动切换延迟等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MH的移动切换代价更小,移动切换延迟更短。  相似文献   

13.
MobiWan最初是NS-2中用于仿真MIPv6的补丁,但MobiWan本身不够完善,用于仿真MIPv6和NEMO存在着一些问题。该文首先研究了MIPv6和NEMO在NS-2中的仿真机制,并对MIPv6和NEMO的仿真进行了改进。通过此改进方案,使NS-2能够支持MIPv6中跨域的切换和使NEMO的仿真更符合实际场景以及解决了一些信号干扰问题,最后通过构建仿真场景,对改进后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为了保持不中断通信,列车需要不断地与基站进行越区切换。越区切换作为LTE-R通信的关键技术,对于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针对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LTE-R系统越区切换算法,因迟滞门限参数固定而导致切换成功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越区切换算法。首先,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记忆特性以及高速铁路越区切换重叠区信号时空相关性的特点,构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越区切换迟滞门限参数动态预测深度学习网络;其次,通过提出的长短期记忆深度学习模型,对越区切换迟滞参数进行线下训练和线上预测来获取未来时刻的切换门限值,实现了对越区切换迟滞参数的自适应预测,克服了迟滞门限参数固定的缺点;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基于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越区切换算法较其他比较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越区切换的成功率,并降低乒乓切换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码片内多径时延难以估计的问题,结合PN序列的伪随机特性和一般信道冲激响应的稀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时延估计算法,将时延估计问题转化为稀疏向量的估计问题。利用压缩感知方法估计稀疏向量,对向量只有稀疏度要求,而对向量中非零值的位置没有任何要求,所以本文提出的算法对码片内多径具有分辨能力。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提出的算法在低信噪比下对码片内多径时延估计具有鲁棒性,并且得出了算法运算量与稀疏向量维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时延估计方法易受噪声和混响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时延估计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多个麦克风的空域信息和每个麦克风时域信息,以提高算法对环境噪声的抑制能力。该方法在抗噪声和抗混响性能方面都优于常用的PHAT-GCC(Phase Transform-Generalized Cross Correlation)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与MCCC(Multichannel Cro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方法相比,在信噪比为20 dB,阵元个数为2~6个,混响时间在200~620 ms条件下,该方法的时延估计错误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移动终端在异构网络中进行垂直切换时不但要考虑周围无线网络各项性能指标,还要考虑安全问题。针对异构网络中的安全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异构网络安全切换算法。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安全因子和安全参数。安全因子随着网络安全特性的变化而动态改变,而安全参数是对网络安全性的量化表示。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不仅能使终端切换到性能最佳的网络,还能够保证终端切换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中文摘要】 为研究一类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问题,基于Lyapunov Razumikhin泛函方法给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模糊逻辑系统来估计系统中未知的非线性函数,用backstepping方法来设计跟踪控制器。所设计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能确保所有的闭环信号有界,同时系统输出收敛到所期望轨线的一个小邻域中。仿真例子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跟踪给定的参考信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IP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移动IP的快速切换技术FMIPv6,给出了该协议的逻辑结构图和快速切换消息流程图,指出了FMIPv6存在的不足。接着,介绍了支持实时移动性的SIP技术,并重点介绍了SIP在会话过程对实时移动性的支持。然后,引入了一种同时在网络层和应用层提供实时移动性支持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基于FMIPv6的SIP实时移动性方案,通过结合了上下文转移技术,大大减少了实时通信过程中的延时,显著提高了实时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QoS。  相似文献   

20.
The passive acoustic localization with planar sensor array is introduced. Based on a method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effective sound velocity in passive detection, a new five-sensors solid array and its localization model are put forwar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ecision of the localization are analyzed. Considering the errors from the factors synchronously, the simulation compares the solid array with the planar array. 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five-sensor solid array is better than the four-sensor planar array in the estimation of bearing el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