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必然,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它的内涵只能是生活资料,而不可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或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这样的同义反复,也不可能是私有制,因为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从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分离、更高形式的结合上可以解开所谓的“辩证法之迷“,即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致性.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也是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平等权利保证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分析 公有制经济建立的经济学原因是为了结束先前那个“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以致于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权制度。用产权经济学解释,就是用一个节约交易费用的公有产权制度代替交易费用高的私有产权制度。“生产的社会化”意味着社会分工的高度深化和随之而来的对经济协作的高度要求,而“生产资料私有制”下那种分散、不受制约的产权状态不可能满足这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劳动人事体制是社会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就业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不但要把企业推向市场,而且首先要把劳动力推向市场.本文拟对将劳动力推向市场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简要回顾在解放初期,理论上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每个劳动者都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所有制是有其历史前提条件的,目前中国社会发展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试图建立比较“纯”的公有制,实践证明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选择多元化的所有制是历史的必然,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互交融,这是公有制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基础是私有制,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少数人致富。社会主义的基础是公有制,人民当家作主,共同致富。两种制度有本质区别同时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劳动呢?人们通常把它叫做“联合劳动”。我们认为对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曾经设想过: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对于社会全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就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江泽民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翻天覆地的大变改。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由于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长期“左”的指导方针和错误,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科学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有些地方连温饱问题也没有解决。我们还是贫穷的社会主义。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生产力。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正确认识这种必然性,才能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改变我们的贫穷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江泽民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相当一批国有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地亏损,但如果仅此就得出“公有制=低效益”的结论,要求变公有制为私有制这是极其错误的。在深入细致地分析目前亏损的国有企业基础上,提出对公有制企业的尖坚持“量小质优、抓大放小”原则,根据各企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把那些社会化程度较低,适宜民营的中小型企业统统实行民营,国家集中力量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企业提高其素质,增强其活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相当一批国有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但如果仅此就得出“公有制=低效益”的结论,要求变公有制为私有制这是极其错误的。在深入细致地分析目前亏损的国有企业基础上,提出对公有制企业的改革应坚持“量小质优、抓大放小”原则,根据各企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把那些社会化程度较低,适宜民营的中小型企业统统实行民营,国家集中力量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企业提高其素质,增强其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并未消失。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个人所有制,使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劳动力的商品性与劳动者的主人地位并不矛盾,确认劳动力商品性质也不违背按劳分配规律。突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个“区”,对最终确立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阐述公有制的含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公有制只包含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量上,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要占绝大部分份额;而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用姓“公”姓“私”这唯一的尺度来衡量,导致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单一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之后,我国公有制无论在内容、形式、比重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有制不仅包含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而且还包含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可以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剥削观既是经济范畴又是历史范畴的基础上,剖析了现阶段现实中几种有关剥削的定义和标准的值得商榷的观点,认为剥削反映的是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为条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私有者利用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产品这样一种经济关系,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剥削作用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剥削观既是经济范畴又是历史范畴的基础上,剖析了现阶段现实中几种有关剥削的定义和标准的值得商榷的观点,认为剥削反映的是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为条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私有者利用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产品这样一种经济关系,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剥削作用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6.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公有制、主张经济私有化的鼓噪声中,有一种颇带理论色彩的“高音”,叫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不相容(以下简称“不相容论”)。这种思潮的逻辑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就不能发展商品经济;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实行私有化。有人甚至宣称:要想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简直是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股份制经济的所有制性质和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关系的分析,认为股份制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由社会占有资本的新的所有制形式,是对私有制的扬弃,文章论证了股份制经济的社会公有制性质,并通过对社会主义股份制两权分离换位的分析,认为股份制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内在的,指出股份制克服了其它经济形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所有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贯通、前苏联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上造成的难以估量的危害等方面,对“公有制生产关系不可能在私有制内产生论提出了质疑与争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层面的产权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它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产权角度看,公有制的本质内涵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公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保公有资本保值增值。现阶段,股份制应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而它本身并不就是公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私有制基础上基本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总体上自觉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粮食经济的正常运行,首先是通过计划调节来实现的.同时,粮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与市场紧密相联,无不受着市场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掌握市场信息,研究市场需求.可以说,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两者的关系是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