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目前城市经营思想中的狭隘利益观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城市经营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城市政策,应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城市经营理念以广义的城市资源为对象,以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为主体,以提高竞争力、促进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整体性城市经营观——树立科学城市经营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归纳和总结了我国有关“城市经营”的主要理念和实践活动,指出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了国外城市经营内涵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立足科学发展观,树立整体性城市经营观,并阐述其以广义的城市资源为对象,以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为主体,以提高竞争力、促进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城市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3.
四川广汉市高坪镇是清乾元年因设驿站而得名,通讯发达,交通便利,是1999年3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小城镇试点镇之一。近年城镇建设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通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还是转变城镇建设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营是城市建设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思路与方法。城市经营的思想.就是以保护整治街巷空间和历史风貌为原则。以经营更新功能项目为支撑,以经营更新带动保护整治、保护整治约束经营更新.二者循环往复、循序渐进地促使历史街区古风古韵得以延续.老街活力得以绽放。 相似文献
5.
北京的经济之所以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之所以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是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而小城镇建设对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引导市场开发的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对城市规划实施的讨论似乎远不及对城市规划方案的重视,事实上,市政府规划部门的主要功能在于贯彻实施和实现所制订的城市规划目标.文章参照战后英国城市规划功能重点的变化,阐述经济气候和政治意识形态与城市规划功能的相关关系.在宏观意义上,城市规划是旨在引导市场实现社会目标的城市经营的工具.新加坡的发展案例揭示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是规划与市场紧密互动的结果.规划若要引导城市开发,规划师就必须理解城市经济及土地房地产的经济规律和政府管理市场的方法,就必须掌握规划管理引导市场投资实施规划目标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经营城市理念,介绍了经营城市的内涵,指出山区城镇经营的重点为经营城镇的环境资本和资源资本,并对其进行了阐述,从而增强山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经营城镇的效率和水平,最终实现经营城市与城镇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9.
对我国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一些不可持续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规划理念、规模、定位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小城镇规划的思路,探索出适宜小城镇发展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总体规划为例,针对泗洪火车站的建设给梅花镇城镇建设发展带来的机遇,分析研究了梅花镇在重大交通枢纽引导下的跨越式发展可行性及小城镇跨越式发展中发展速度与规模的问题,以指导小城镇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城市空间发展时序是我国法定规划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存在着划定方法上的欠缺。针对小城镇规模较小、增长模式较为简单等特点,本文探索性地提出通过"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的方法初步确定小城镇空间发展时序,同时通过重大事件的评价修正小城镇空间发展时序,最后在小城镇发展时序图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型"规划中城市形态完整性等理论划定城市发展的若干分期。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部崛起"战略提出数年,安徽省作为其中一员,近年来发展迅速。加之省内东向发展战略的影响,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首先对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做出分析,指出其规划建设中的不足,进而对天长市铜城镇作深入的调研,对它在建设发展中的对策进行初步探索,希望对当前皖东其他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是不同时空尺度下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要素的动力作用结果,其中经济动力要素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塑造和扩展的作用力日益增强。本文以苏州小城镇为例,通过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探索了新社会经济背景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经济动力机制,对于新型城市化下苏州小城镇未来空间形态发展的预测与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针对我国小城镇道路环境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安庆市月山镇道路环境整治规划为个案,探讨小城镇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理念,总结归纳小城镇改善环境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提升小城镇品位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如何增加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推进城市化进程展开了探讨,从户籍制度、承包地、宅基地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引导农民进镇的具体措施,并提出应加强小城镇经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共性可以推广到所有古镇,个性则需要视个体而定,因地制宜。女山湖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水资源环境,对其既要保护传统的街巷、建筑和文化,还要结合水的特点打造适合现代休闲、旅游和生活的古镇。本文以女山湖古镇为例说明水上古镇保护发展与一般古镇保护发展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