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滨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1):180-182,171
目前我厂含油污泥采取定点存放的方法,虽减轻了污染问题,但是治标不治本。该研究项目针对油田含油污泥日益增加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进先进的物理和生物处理技术,并根据油田实际情况优化和集成了处理工艺。通过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对高含油污泥进行洗脱,减轻生物处理段的处理负荷的同时也回收了石油资源;生物处理后植物种植技术的引入,使含油污泥彻底达到无害化处理。该实验的成功将为油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找到一条新的出路,为油田环境保护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前,要先熟悉油田含油污泥的根源,其次再比较国内外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相似点,然后给出适合油田生产需要的提案。通过离心分离技术,以调质、机械脱水、超声波脱稳等多种后续处理技术为次要的处理工艺,而且还需分析此处理工艺技术的应用方向和效益。主要探讨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含油污泥通常含较多的生物难降解性有机化合物,且污泥黏度大,乳化程度高,导致其厌氧消化潜力较低。污泥细胞破壁较慢,是污泥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本研究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碱预处理,实现了污泥细胞破壁,并检测到胞内有机物质大量溶出,进而加快污泥水解为溶解态的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由预处理产生过量有机酸(如丙酸等)积累破坏厌氧系统内pH平衡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投加零价铁,促进丙酸等小分子向乙酸的转化,促进产甲烷,并最终使厌氧系统内pH保持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经过碱预处理甲烷产量提高91.7%,同时污泥减量率提高了8%。碱预处理耦合零价铁粉,使得甲烷产量提高了105.4%,污泥减量率提高13%。进一步优化碱预处理pH条件,结果表明碱处理的最佳pH为9。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在大庆油田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设计通讯》2017,(5):68-69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和储运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随着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含油污泥所带来的生产和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2013年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新建了"含油污泥预处理+调质装置+离心机"处理工艺的含油污泥处理站1座,通过现场试验对该工艺的适应性及处理效果进行检验,为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提供现场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5.
油田含油污泥是在钻井、水力压裂、试生产、作业、原油加工、含油废水处理以及原油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油田含油污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油田含油污泥中油气的挥发导致生产区域空气中碳氢化合物的总浓度超过标准、含油污泥的分散积累污染了地表甚至地下水、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原油会导致油田含油污泥中的油超过正常水平,因此有必要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结合实际案例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经过化学剂的处理后变成活性含油污泥,可用于注水井调剖,大大提高了污泥的附加值,降低了含油污泥处理成本,解决了油田含油污泥的出路问题,使油田含油污泥不再污染环境,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污水处理量增多,随之而来的污泥处理量越来越大。厌氧消化是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处理途径。目前厌氧消化技术不够成熟,有机质去除率低和产甲烷率低是污泥厌氧消化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污泥预处理、厌氧反应器新模式、新材料的应用、协同消化四个方面综述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8.
水解是污泥厌氧消化的限速阶段,采用超声波、碱、零价铁-过硫酸盐氧化3种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加快水解,促进污泥厌氧消化。通过序批式实验得到3种技术的最优参数分别是:20 k Hz超声波、10 g/L Na OH、c(Fe)=c(S2O28-)=30 mmol/L。采用一阶动力学模型、修正一阶动力学模型和Gompertz模型对最佳预处理参数下的污泥产甲烷曲线进行拟合,Gompertz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且动力学参数具有实际意义。Gompertz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原污泥厌氧消化的最大产甲烷速率为6. 09 m L/(g·d),经过超声波、碱、氧化预处理后,污泥的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提升至9. 17、7. 12、8. 72 m L/(g·d);原污泥厌氧消化的迟滞时间为3. 03 d,经过超声波、碱、氧化预处理后,污泥的迟滞时间分别缩短至1. 05、1. 60、1. 61 d。  相似文献   

9.
丁玉  何争光 《广州化工》2010,38(4):158-160
厌氧颗粒污泥是厌氧反应器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在实验条件下,以旋流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酒精废水为例,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态、粒径、沉速以及产甲烷活性做进一步的研究。反应器运行120d后测各项指标,下反应室的厌氧颗粒污泥粒径集中在1.50mm~2.50mm之间,最大比产甲烷速率为328 mL/gVSS.d;上反应室的厌氧颗粒污泥粒径集中在0.5mm~1.00mm之间,最大比产甲烷速率为206 mL/gVSS.d。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最大近140 m/h,VSS/SS由启动时的0.60提高到了0.85。试验表明,旋流传质的水力条件较好,有利于形成沉降性能好和产甲烷活性高的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10.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集输及炼化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已归为危险固体废物,含油污泥的处理已成为油田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含油污泥的来源和组分优选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技术,针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或局限性对处理技术进行改进、优化、完善措施,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含油污泥固体废物含油率和生物毒性,降低含油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含油污泥处理安全、环保、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降低含聚油泥中聚合物的含量,减少聚合物对含聚油泥后续处理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解聚剂以及两者协同的方法对含聚油泥进行处理,研究了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解聚剂加量等参数对解聚和除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聚油泥在超声频率20kHz、超声时间5min的处理条件下,离心分离后减量60%左右,除油率75%左右,但超声波对聚合物降解效果不明显,适用于含聚油泥的减量化处理;含聚油泥经过解聚剂处理后,聚合物降解率最高可达96.7%,离心分离后底泥疏松,水相澄清;含聚油泥经过超声波与解聚剂协同处理后,聚合物降解率最高达到97.5%,在超声频率20kHz、超声时间5min、解聚剂量4000mg/kg、热解温度550℃的处理条件下,热解后固渣含油率低于0.3%,满足油泥资源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声的机械振荡和声空化作用将含油污泥中的污油洗脱出来,溶到水中,再利用微波的破乳作用进行油水分离,实现油、泥、水三相分离。通过分析超声和微波的作用机理,并和传统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发现该工艺具有处理时间短、效果好,设备占地小、使用灵活的特点,同时有杀菌作用,且受外界温度影响小,对周围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适用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含油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13.
The ultrasonic techniqu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promising method for the disposal of hazardous oily sludge.However,the separation of oil from the surfaces of the solid particles is still difficult due to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il and solid particle.In this study,three types of surfactants were used to assist the ultra-sonic treatment of oily sludge.The oil component,surface composition,and structure of the solid particle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surfactants had different oil removal abilities.In the three surfactant-assisted sonication systems,the oil removal rate increased during the starting reaction perio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longer sonication time.The results of four components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surfactant easy to be ionized in water posed a better removal effect on resins,while the amphiphilic surfactant preferred saturates,aromatics and asphaltenes.The morpholog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article size was shattered into smaller ones by the ultrasonic process,and the wettability of the solid surface also changed during this treatment.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il component and solid particle during surfactant-assisted ultrasonication treatment w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eparation of oil from oily sludge and improve the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from oily sludge.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克拉玛依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先后在超声条件下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和表面活性剂水洗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处理。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为55℃、超声强度为320W、处理时间为5min、溶剂比为7.5L·g。的最佳条件下,有机溶剂石油醚萃取处理后含油污泥的剩余含油量降为6%;在处理温度为55℃、超声强度为320W、处理时间为llmin、溶剂比为15.0L·g^-1、pH值为5的最佳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OP-10(1:1)处理后含油污泥的剩余含油量仅为0.6%。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含油污泥是石油钻井、运输、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含油污泥所带来的生产和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原有的含油污泥处理方式已经不适用新的环保要求。目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初步实现了含油污泥减量化和原油资源回收,但其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含油污泥的石油污染物,甚至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方法有低毒、环保、效率高等特点,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特征、处理标准和环境影响。将生物处理技术分为生物表面活性剂(BSF)洗油法和生物降解法,并从BSF的类型和特性、洗油机理、降解工艺、降解菌、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BSF增强生物降解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文章指出BSF洗油法主要应用于高含油污泥(含油率≥6%)的处理,含油率可降到2%以下;对于低含油污泥(含油率≤6%)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可达到0.3%的生态标准。生物处理技术是最有前景的满足资源回收的环保型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杰  李彦  屈撑囤  王瑛  鱼涛 《当代化工》2017,(11):2303-2305,2319
含油污泥作为石油行业的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实现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是目前的主要目标。热解技术作为能量回收型的处理技术,其特点是处理较彻底,油气和残渣都可被回收利用。主要介绍了含油污泥的热解处理技术,分析了温度、时间、升温速率和催化剂对含油污泥热解的影响,并对热解残渣的资源化回收利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泥的特点以及除油脱水方法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主要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以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文章综述了含油污泥的产生方式以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常规处理方式和机理,分析和探讨了现状含油污泥除油脱水的常规工艺效果。通过分析表明,各种处理方法对含油污泥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因此,在选择工艺时,必须从污泥的特性、有无废热可利用以及整个处理、处置系统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合适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赵晓非  张晓阳  刘立新  范蕾  葛丹 《化工进展》2016,35(Z1):276-280
含油污泥是制约油田生产节能环保的关键问题之一。含油污泥因其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针对目前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对当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类并作对比分析,总结了常规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几种新型处理技术,包括与超声清洗联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回注调剖等,对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情况进行了描述。由于含油泥砂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同时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且都存在各自的应用弊端和适用范围。综合处理效果、环保及节能的因素,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作为处理所有类型含油泥砂的理想方法,有待继续研究。最后,文章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简介联用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含油污泥离心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污泥,简称油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油泥中含有数百种有毒有害化合物,美国环保署将其列为优先污染物,我国也将油泥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目前,我国含油污泥的产量巨大,油泥以及由油泥引起的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主要介绍了国内离心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宇晶  张楠  刘涉江  苗辰  刘秀丽 《化工进展》2022,41(6):3333-3340
热化学清洗法是一种处理含油污泥经济高效的方法。以无害化处理为目标,本文系统分析了热化学清洗含油污泥的效果,并对原油脱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复配型清洗剂NAS在4%(质量分数)、60℃(温度)、8∶1(液固比)、60min(时间)的清洗条件下,可将固体残油率降低至0.94%,远低于《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 65/T 3998—2017)等多个标准中规定的含油率≤2.0%的要求;脱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油从固体表面的脱附符合Langmuir模型,且为自发吸热过程;结合FTIR及XRD等分析结果可知,热化学清洗法主要除去了含油污泥中原油的轻组分,重组分与固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成为影响原油脱附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