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常规注水系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边缘区块注水的要求,设计出小型橇装密闭注水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水源井、注水站、配水装置3个部分组成,注水站、配水装置按橇装化进行设计.采用橇装化设计,满足边缘小油田开发建设时间的要求,与常规注水站相比,设计周期缩短30%,施工周期缩短20%,实现油田开采、注采同步进行.清水过滤橇反冲洗水经过储水罐内的旋流装置处理后回用,可减少90%以上的污水排放,年节约用水量0.27×104 m3.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常规注水系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宁东油田滚动建产中注水井数较少的小区块,设计了小型橇装密闭注水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储水罐、清水处理装置、注水泵及配水阀组三大模块组成,用于注水站供水与井场增压。与常规注水站相比,橇装化的建站模式使设计周期缩短30%、施工周期缩短20%、投资费用节省30%,实现了油田注采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3.
移动式注水一体化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式注水一体化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计量准确,安全可靠,自控化程度高,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移动式注水一体化装置改变了东胜公司集中建设注水站的注水模式,减少了管线安装工作量,缩短了工程项目建设周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能源用地政策的改革和新"两法"的颁布实施,油田逐步开始采用丛式井平台开发模式。吉7井区新建大平台采用"玻璃钢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电潜螺杆泵"无杆泵采油模式,地面建设采用"井站一体化采油平台",将集输工艺、注水工艺、供配电、仪表自动化和道路等多项技术进行配套改进,同时采取设备集成、无人值守、远程监控、事故巡井等措施。井站一体化采油平台的建设可大大减少油田建设征地面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地面建设工程量,缩短建设周期,实现油田快速建产、智能管理、高效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油田丛式井平台地面工程建设的样本和典范。  相似文献   

5.
随着能源用地政策的改革和新“两法”的颁布实施,油田逐步开始采用丛式井平台开发模式。吉7井区新建大平台采用“玻璃钢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电潜螺杆泵”无杆泵采油模式,地面建设采用“井站一体化采油平台”,将集输工艺、注水工艺、供配电、仪表自动化和道路等多项技术进行配套改进,同时采取设备集成、无人值守、远程监控、事故巡井等措施。井站一体化采油平台的建设可大大减少油田建设征地面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地面建设工程量,缩短建设周期,实现油田快速建产、智能管理、高效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油田丛式井平台地面工程建设的样本和典范。  相似文献   

6.
华北油田近些年开发的油田属于低产、低渗透、小断块油田,采用常规设计,从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物资采购、施工建设到试运投产的周期较长,新井当年贡献率低。为此,华北油田分公司开展了标准化设计研究。从油气水井口、拉油站、转油站到联合站等不同规模站场入手,完成了一整套的标准化系列设计。实现了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标准化设计、规模化采购、工厂化预制、组装化施工。缩短了设计、建设周期,降低了工程投资,提高了单井贡献率。同时,研制和推广一体化橇装集成装置,多功能高度集成,形成系列化的集油、注水、采出水处理等橇装集成技术,可替代常规中小型站场、大型站场生产单元。  相似文献   

7.
二次开发是老油田采用传统的一次开发基本达到极限状态,或已达到弃置条件时,采用全新的理念,重新构建老油田新的开发体系,大幅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地下石油资源,实现高效、安全、环保、节能开发的新技术。温西三区块地面集输系统实行标准化建设方式,井场、树枝状串接管网、井口示功图软件量油等采用标准化设计,不再建设计配站,只建设集输、注水管网,减少地面工程管线施工工作量30%,缩短施工周期,适应了油田开发建设及上产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老油田开发地面建设的需要,大庆油田采用立体化布站设计模式,对转油站实施立体化设计,创新了陆上油田转油站布站新模式。立体化布站将油气水分离缓冲设备置于厂房顶部,双层立体布置,占地面积减少,为油田地面设施及无法压缩占地的站场布置提供了可实施条件和空间。通过实践,立体化布站技术日趋成熟完善,由于布站模式固化,已成为标准化设计的一种重要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大庆油田持续稳产4000万吨,每年基建注水井高达2500多口.注水井口、注水井场、配水间、注配间等注水系统小型站场,虽然工艺相对简单,但建设数量大,重复性强.针对标准化设计,采用“三步走”的工作程序,采用平面布置定型化、工艺流程通用化、工艺安装固定化、管阀配件统一化、辅助工程配套化等标准化设计做法,对提高设计质量,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建设工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田的快速发展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缩短设计周期和建设周期更是市场竞争的核心。为提高设计效率,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出气田集输设备采用橇装模块化、标准化设计。集输设备橇装模块化、标准化不仅能优化设计,还能实现提前预制、提前采购,最终达到缩短气田的建设周期。  相似文献   

11.
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周期短,随着住宅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建设周期对住宅开发商的意义越发重要。住宅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客观上要求开发商缩短建设周期以降低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引发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缩短建设周期,提前偿还银行贷款,加快建设资金的周转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一幢2单元5层轻钢结构住宅建设周期(现场组装)仅需1个月,而建造同样规模的砖混或砌块住宅约需4-5个月时间。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聚合物注入站标准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经过23年的大规模聚合物驱油开发建设,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聚合物配制、注入系统,其中聚合物注入站的建设数量多,投资高,设计工作量大.通过采用工艺技术定型化、技术要求统一化、平面布置模式化、工艺装置模块化、站场规模系列化图纸设计标准化等标准化设计的做法,对提高设计质量,控制投资,缩短建设周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低渗透油田的开采中,为提高采油率,经常需要对某些区块进行超前注水或临时注水,传统的建设注水站的模式投资高、建设周期长,采用数字化橇装注水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在橇座上配以监测控制模块,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数字化橇装装置由临时储水设备、水质处理模块、注水泵组、监测控制模块及橇座支撑结构等五大部分组成.方形水箱采用了筋板外置的结构设计,其内壁光滑,水箱内的隔氧装置与水箱内壁间实现了有效密封.橇座的采用方便了整体结构吊装、运输.为减少注水泵震动对管线及其他设备的影响,在注水泵和橇座的连接处铺设了橡胶垫,注水泵的进、出口处采用高压金属软管与其他管线连接.  相似文献   

14.
长庆油田开发区域地形破碎的特点导致其站场建设过程中征地困难及站场用地紧张,产能持续上升造成人力资源紧张,且低油价的冲击要求油田通过技术革新实现降本增效。以长庆油田现有一体化集成装置研发能力及装置和站场智能化设计技术为基础,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工程部分较为突出的净化油及采出水处理水平不达标、分层处理设备站场占地面积大等问题,通过不断探索研发了双层系智能化橇装集中处理站。双层系橇装集中处理站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庆油田站场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面工程生产系统的效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助推了集中处理站产品合格率的提高。长庆油田双层系智能化橇装集中处理站的研究及应用不仅实现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站场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人力资源使用最优化,且在环保及征地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为全国各大油田规模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储层的高度非均质性是制约油田开发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周期注水是减小储层非均质性不利影响的开发措施。利津油田利 33- 19井组成功地实施了周期注水 ,应用效果显著。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对利 33- 19井组周期注水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注水的周期性变化 ,使得油水平面及纵向渗流发生改变 ,引起高渗透层含水饱和度的降低 ,改善了开发效果。日注水量越大 ,高渗透层原油的浸入越多 ,效果越好 ;随开采程度的提高 ,周期注水效果变差 ,这时注水周期应缩短 ,注水幅度应加大  相似文献   

16.
复杂小断块油田储量品位差、油气丰度低、区块小、分布散、地质情况复杂,一般采用滚动开发方式.地面工程遵循先拉后输、先简易后正式和尽量利用已建油田设施的思路,减少投资.地面工程采用适宜的工艺技术:井口加热采用煤(太阳能)电混合加热方式,处理设备采用多功能合一装置,污水处理采用电气浮技术,注水采用移动式水处理与注水一体化装置;设备橇装化,缩短建设周期,提高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喇嘛甸油田现已进入采油特高含水期,为保证稳产增油,注水量需求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注水泵的排量与之不相匹配。对比传统设计方法,注水机组底座螺栓孔尺寸及位置发生变化,导致设备无法实现动态调整。依据有关规范和企业标准,对注水机组基础、配电、工艺等进行设计,提出简便快捷的改造措施。通过配备不同排量的注水机组,实现注水机组的动态调整,当某一区域注水量发生变化时,安装与之匹配的注水机组,以降低注水能耗。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缩短施工周期20%,同时能够减少改建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近10%,最终实现注水机组的动态调整,达到控投资、降成本的目的。该调整可以适用全厂90%以上的注水机组,对今后注水量调整导致注水机组更换工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北大部分油田是滚动开发,呈现出"远、小、低、碎"(远离系统、规模小、产能低、分布零碎)的特点。为确保小断块及零散井能充分发挥作用,需要采用临时注水的开发模式。集装箱式注水装置具有小型化、一体化、集成化、橇装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由注水泵房和水箱组成,通过注水泵房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注水井的监控,同时该装置还拥有超载、超压、润滑油温过高等特殊情况下的报警或停机功能,可确保无人值守时整套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华北油田西31采油站应用集装箱式注水系统后,日产油量升高,实现了注采平衡,开发效果有所改善。该装置的地面建设方式平均节约投资60万元,节约占地325 m~2,缩短设计周期10天,适应了华北小断块油田建设特点,提高了地面建设速度和灵活性,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低渗透油田措施挖潜剩余油的效果,在分析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结合机理的基础上,利用Petrel软件进行精细地质建模,应用CMG软件中STARS模块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优化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结合的参数。结果表明,经过深度调剖后,朝55区块周期注水的间注半周期由3个月缩短为2个月,注水半周期内注水强度由2倍常规注水强度增大为2.5倍常规注水强度,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结合较单一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提高采收率0.55个百分点。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结合可有效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为低渗透油田措施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低渗透油田措施挖潜剩余油的效果,在分析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结合机理的基础上,利用 Petrel 软件进行精细地质建模,应用 CMG 软件中 STARS 模块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优化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结合的参数。结果表明,经过深度调剖后,朝 55 区块周期注水的间注半周期由 3 个月缩短为 2 个月,注水半周期内注水强度由 2 倍常规注水强度增大为 2.5倍常规注水强度,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结合较单一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提高采收率 0.55 个百分点。周期注水与深度调剖结合可有效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为低渗透油田措施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