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总结吉林油田推广标准化设计工作的实践,坚持标准化设计与油气田开发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优化简化相结合,从标准化定型设计、规模化采购、模块化建设、一体化橇装集成装置的推广应用角度全面阐述了开展标准化设计的主要做法。一体化橇装集成装置包括橇装密闭单井罐装置、天然气单井橇装站、一体化橇装注水装置,提出了吉林油田推广标准化设计今后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
长庆油田开发区域地形破碎的特点导致其站场建设过程中征地困难及站场用地紧张,产能持续上升造成人力资源紧张,且低油价的冲击要求油田通过技术革新实现降本增效。以长庆油田现有一体化集成装置研发能力及装置和站场智能化设计技术为基础,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工程部分较为突出的净化油及采出水处理水平不达标、分层处理设备站场占地面积大等问题,通过不断探索研发了双层系智能化橇装集中处理站。双层系橇装集中处理站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庆油田站场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面工程生产系统的效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助推了集中处理站产品合格率的提高。长庆油田双层系智能化橇装集中处理站的研究及应用不仅实现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站场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人力资源使用最优化,且在环保及征地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为全国各大油田规模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长庆油田结合生产建设的需要,自主研发完成包括油气集输、油气处理、油田注水和公用工程等4大类14种油田一体化橇装集成设备。其中数字化橇装增压集成装置、智能橇装注水集成装置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在大规模产能建设中全面应用并在老油田改造中逐步推广,已成为油田地面建设的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丛式井的高度集中特点,进一步优化油田丛式井井场地面设施,简化野外施工建设流程,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和电气一体化集成装置不断推广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丛式井井场建设实际情况和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的特点,通过对远程监控的数字化管理,配电控制规范化、仪表及通信等设施进行研究,并对其整体配置进行集成优化和标准化,实现油田丛式井站点日常生产电控系统全面的"橇装化、一体化"建设。适用于油田丛式井及小型站场的橇装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不仅满足了油田数字化和标准化建设要求,而且提升了油田的节能增效管理水平,并实现了工厂组装、集中调试,大幅降低了现场工作量,减少了人员及环境对施工的影响,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降低,提高了油田的精益管理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简化地面工艺和设施,有效控制投资和成本,提高站场管理有效性,基于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站场一体化设计标准与要求,结合川渝天然气站场生产运行模式,以及深入研究"钻前工程一体化"设计理念和要求,提出了川渝地区天然气生产井站强弱电橇装一体化建设方案。从供配电系统管理和站场信息化两个方面考虑整体橇装化,将强电供配电系统和弱电自动控制信息化系统整体成橇,采用"侧进/出线"方式,充分与钻前工程一体化相结合,最终实现无基础化安装、简化地面设备以及零开挖,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建设成本的总体愿望。强弱电橇装一体化装置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橇装模块化设计具有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重复利用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油气田建设行业得到推广应用。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是将油气场站控制中心和动力中心部分集成在一起,形成以油气站场控制为核心的橇装一体化成套装置,实现了橇装化站场除工艺系统外全部橇装的要求,具有集成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在油田站场的应用,对于提高场站自动化水平、提高运行可靠性、缩短建设周期,以及降低建设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的地面工程建设模式存在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高等问题,不能满足长庆油田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需创新地面工程设计思路,站场橇装集成化设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长庆油田实现站场橇装集成化设计的可行性,借鉴该油田多种小型橇装集成化设备开发和应用的成功经验,提出大中型站场橇装集成化设计的总体思路,并介绍了小型联合站橇装集成化设计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完善油田其他类型站场橇装集成化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华北油田近些年开发的油田属于低产、低渗透、小断块油田,采用常规设计,从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物资采购、施工建设到试运投产的周期较长,新井当年贡献率低。为此,华北油田分公司开展了标准化设计研究。从油气水井口、拉油站、转油站到联合站等不同规模站场入手,完成了一整套的标准化系列设计。实现了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标准化设计、规模化采购、工厂化预制、组装化施工。缩短了设计、建设周期,降低了工程投资,提高了单井贡献率。同时,研制和推广一体化橇装集成装置,多功能高度集成,形成系列化的集油、注水、采出水处理等橇装集成技术,可替代常规中小型站场、大型站场生产单元。  相似文献   

9.
针对沙漠油田环境特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全面推行了预制化、橇装化、组装化的设计模式和预制化、组装化、机械化的施工模式,以实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西部新区开发建设中提出的“两新、两高”(新技术、新管理体制、高水平、高效益)目标,创国内一流和具有90年代国际水平的沙漠油田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油气田井站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弊端,对近年油气田设备橇装化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油气田井站设备橇装化的设计理念,遵循的设计思路,运用的相关技术以及注意要点,并列举了油气田井站已运用的部分橇装化设备。本文最后明确指出油气田井站设备橇装化是一种对传统油气田井站建设模式在设计和制造的创新,今后油气田井站设备橇装化将成为油气田建设的趋势和方向。本文对今后油气田井站设备橇装化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总承包项目中,控制机电产品采购成本对企业经营目标至关重要。为实现项目采购的经济最大化,采购方需在采购活动前,针对橇装装置价格组成因素及橇装装置采购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橇装装置采购价格进行合理估计。简单橇装装置快速估价模型的建立是采购过程中准确把握招标控制价的基础。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及采购经验,本文提出了一套可以用在地面工程建设油气处理总承包项目执行过程中采购简单橇装装置的快速估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油田开发区开发方式多元化,原油产量逐年降低,产能规模大,地面前期工作周期逐年缩短,以及地面腐蚀老化问题突出等形势,地面系统采取“三个介入”即超前介入、主动介入、有效介入的工作方式,细化地面前期各环节运行节点。通过各环节交叠实施、搭手运行等措施,压缩地面前期工作周期;同时在持续推进“三优一简”的基础上,融入标准、橇装化设计和数字化建设,打造“三优两化一简”的效益建产模式,在控投资、降成本、增效益、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城油田地形复杂、环保要求高、地面建设难度大的特殊性,在地面工程满足防洪、泄洪、环保、水利、航运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丛式井平台模式、简化工艺流程、橇装建设模式、深埋敷设集油管道、优选外输方案及道路选用过水路面等优化措施,降低了工程投资,提高了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对今后开发难度大的油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适应油田建设的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需求,电力系统作为油气田生产的重要保障,保质保量地快速投入并使用对整个油田开发尤为重要。35 kV橇装式变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工厂预装、现场施工周期短及可重复利用等特点。35 kV橇装式变电站可根据区域用电需求进行调配使用,其在工厂进行模块化生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大庆油田某35 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中,在相同改造范围和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对35 kV橇装式变电站与35 kV传统变电站建站模式进行了方案综合对比,同规模下35 kV橇装式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少35%,工程改造投资降低4%。35 kV橇装式变电站可以满足油田未来开发地面建设增速的要求,在石油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大庆西部外围油田面临着油层发育差、单井产量低、油田分布零散、自然条件复杂等问题,给油田开发建设带来困难,制约了油田的有效开发。近年来,大庆外围油田在地面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多种工艺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外围油田特色的工艺技术及整装油田、零散外扩区块、滚动开发区块建设方式。同时,针对致密油、稠油等非常规油田的开发,以及地面建设面临投资控制和快速建产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近年大庆外围油田地面建设的实践认为:多种技术的组合应用是地面系统优化简化的基础;灵活机动的建设方式满足了外围油田开发需求;标准化、橇装化的建设工艺还需探索;"三个介入"的工作方式有效加快了前期工作进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苏丹分公司在苏丹石油地面工程EPC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设计的龙头作用,以“模块化、橇装化、工厂化”为核心,积极研究、创新和实践石油地面工程建设“标准模块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橇装化安装”的集成技术,实现了工程质量提高、项目工期缩短、项目综合成本明显降低、安全环保效果显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外油田的地面建设项目逐渐增多,缩短建设工期、降低项目的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多通阀在油田集输站场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种井口集输站快建快投技术,同时提出了集工艺方法、装备、材料及检测控制于一体的橇装化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缩短项目建设工期。该技术对于油田地面工程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碳酸盐岩存在的实际生产难题,应用成熟工艺流程及橇装化设计,对橇装化装置的独特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油田标准化建设是针对近年油田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的实际,在对传统的建设组织方式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地面工程建设的全新思路和建设理念,是一种建设方式的优化和创新,是优化地面建设资源配置,支撑油田大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满足现有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平面部局位置相对固定化、处理规模相对系列化、工艺流程统一化、工艺安装模块化及设备橇装化,为组装化、橇装化及工厂预制化创造条件。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包括:哈拉哈塘哈6区块建设项目中已采用基地和现场预制相结合的方式按专业及单元预制58个模块;单井试采项目目前已初步完成按自喷和掺稀两种生产方式设计的13套标准安装模块、10套总平面布置及管网标准图。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外在油田建设上均向着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油田建设速度的方向发展。油田建设装配化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大庆油田装配化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实现装配化技术的基本条件和经济效果,介绍了计量站、中转站的整体橇装及组合拼装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