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外防腐层和阴极保护系统是否完整是目前影响在役钢制油气管道腐蚀的主要因素,根据直流电位梯度法、交流电位梯度法、多频管中电流法、密间隔电位测量法的特点进行分类,选取了3种不同类型集输管线进行检测,并通过直接开挖进行了验证:对于无阴极保护的单井及站间管道的外腐蚀检测可采用交流电位梯度法加多频管中电流法技术;对于有阴极保护的站间管道可采用直流电位梯度法加密间隔电位测量法技术。不同检测方法的组合可有效地检测评价外防腐层的腐蚀缺陷情况和阴极保护的有效性,为管道管理者提供科学、精确的防腐数据,也为后续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大庆油田某采油厂管道腐蚀成因及治理对策,采用宏观调查统计与微观腐蚀分析方法,开展管道失效分析。结果表明,Ⅰ类管道失效根本原因是外防腐层绝缘性能差,管道建设过程中未做焊道补口,或在处理事故过程中未做防腐层修复。Ⅱ类、Ⅲ类管道失效原因包括:建设期管道防腐保温层预制和施工质量不合格;运行期管道阴极保护覆盖率低,运行效果差,防腐保温层破损点多;管道输送介质复杂,氧、细菌和垢引起严重内腐蚀。依据上述管道失效原因,从管道更换、检测、外修复、内修复、管道和站场完整性试点工程、阴极保护维修等方面,开展了管道失效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综合利用交流电位梯度法(ACVG)、双频视综合参数异常评价法、直流电位梯度法(DCVG)和密间距管地电位测试法(CIPS)对某净化油长输管道进行了外防腐完整性检测评价,分析了各种检测技术和评价准则对净化油长输管道外防腐层及阴极保护检测的适用性,以及定期开展管道外防腐完整性检测的重要意义.对于新管道而言,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检测应严格执行阴极保护断电电位在-850~-1200 mV之间这一准则;而对于防腐层老化破损严重的老管线而言,进行阴极保护效果评价时,阴极保护断电电位则应相对于管地自然电位-100 mV.  相似文献   

4.
管道完整性检测与评价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文章在简要论述了埋地钢质管道完整性检测方法及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某埋地钢质管道实施完整性检测,包括外防腐层、阴极保护有效性、杂散电流干扰以及管道本体检测等,实现了对管道的完整性评价。实践表明,该检测评价工作可为管道的运行、维修维护及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DCVG+CIPS外检测技术在两佛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CVG+CIPS测量技术是输气管道外防腐完整性检测评价的主要方法。目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道防腐层外检测技术主要依靠PCM法,但该方法不能提供防腐层破损程度、修复期限及优先级别等关键信息,造成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盲目。介绍了DCVG+CIPS测量技术的检测原理和设备配置情况;利用DCVG+CIPS测量技术对两佛线管道外防腐层、杂散电流和阴极保护系统进行综合检测评价与开挖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检测评价效果。DCVG+CIPS综合测量技术能提供管道防腐层老化情况、破损位置、破损状况、修复优先级、修复期限、阴极保护水平、杂散电流分布等关键信息,为管道的维护、维修与监控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埋地油气管道外防腐层检测及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发展,油气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与评价技术越来越受重视。介绍了常用外防腐层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以及外腐蚀直接评价技术,其后介绍外防腐层破损点修复技术,总结了修复方案及步骤。定期开展油气管道外防腐层检测可明确管道的腐蚀情况及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降低管道运行风险,实现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城市埋地燃气管网腐蚀工程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管线腐蚀问题备受关注。埋地管道的防腐措施主要分为管道外防腐层和阴极保护两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室内模拟实验技术手段,对喇嘛甸油田埋地管道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内外腐蚀的主要因素。金属管道内腐蚀主要是三种细菌作用下的电化学腐蚀,占比75%。由于内防腐涂层失效,导致细菌进入形成菌瘤,加快了管道腐蚀,最终导致管道穿孔。外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喇嘛甸油田土壤电阻率低,土壤腐蚀性强,由于施工、外力破坏、外补口等质量因素,造成外防腐层破损,导致管体土壤中形成电化学腐蚀。为此提出,应加强管道完整性管理,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管道质量检测和双高管道识别评价,建立埋地管网管理平台;在内腐蚀控制上推广应用新型涂料及内补口配套技术,在外腐蚀控制上推广应用站场区域阴极保护技术。上述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埋地管道失效率,提高埋地管道运行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某天然气场站埋地管道腐蚀风险逐年增大,为降低管道泄漏风险,采取直接检测法、试片断电法和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对埋地管道防腐层、区域阴极保护效果、管体缺陷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场站埋地管道大部分防腐层出现破损、鼓包、剥离、粘结力减弱甚至失效等问题,区域阴极保护效果差,采用黏弹体对管道防腐层进行大修后,其防腐效果及阴保效果有了较好改善;通过超声导波检测快速发现管道上存在管体缺陷,证明了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用于场站埋地管道的快速检测和缺陷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集输管道的输送介质成分复杂,多种腐蚀机理并存,集输管网的腐蚀完整性管理一直困扰着企业管理者,制约着油气田企业完整性管理水平整体提高。西南油气田借助于先进的清管检测技术,对集输管道的腐蚀缺陷的检测、识别和管理形成了系统思路,在集输管道的腐蚀缺陷的完整性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于在役运营集输管道,在清管现场检测工作中检测出的缺陷及时进行高质量的修复;加大对集输管道阴极保护的检测,管道不宜长期处于"欠保护"或"过保护"状态运行;加强巡检,及时发现管道泄漏,杜绝事故发生。对于待建拟建新集输管道,强化防腐概念,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将腐蚀防护工作一并考虑;强化安全环保意识,注重防腐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腐蚀直接评价(ICDA)是评价内腐蚀对埋地管道完整性影响的方法,是管道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ICDA的预评价、间接检测与评价、直接检测与评价和后评价四个步骤进行梳理和简析,针对内腐蚀严重的管道,对检测出的破损点、防腐层老化管段、管体腐蚀等实施修复措施,通过实施防腐层修复,管体腐蚀点段补强修复,打补丁、包覆,局部更换等手段,可实现隔离腐蚀介质、延长管道寿命的目的,为管道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王孟孟  张本同  宗丽娜  吴超 《焊管》2017,40(11):58-62
为了进一步做好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防腐工作,保证管道输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不同地理环境下埋地管道的腐蚀机理及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腐蚀机理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管道外防腐一般采用外防腐层加阴极保护的联合防腐方式,可采用电流电位检测法、密间隔电位检测法、人体大地电容检测法、直流电压梯度检测法、多频管中电流检测法等方法来检测埋地管道的外部腐蚀情况。在役管道内腐蚀的检测难度较大,建议在原有超声波检测和漏磁通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检测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埋地管道外防腐蚀体系的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腐蚀层和阴极保护体系是埋地管道系统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管道检测部门、运营部门掌握埋地长输管道外覆盖层安全质量状况和阴极保护的水平,同时为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文章通过外防腐蚀层直接评价方法,结合油气管道完整性和检测参量的相关性研究,提出一套外防腐蚀层与阴极保护整体质量状况的检测与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埋地管道腐蚀生长过程模型一般将管道从投入使用到检测时刻的持续时间作为腐蚀时间,认为管道从投用即开始腐蚀。埋地管道通常采用外防腐层和阴极保护等措施以减缓腐蚀,当防腐层破坏后管体金属才会腐蚀。基于实际的腐蚀过程,将埋地管道的腐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管道防腐层失效阶段,该阶段管体本身不发生腐蚀。2管道腐蚀且腐蚀缺陷扩展的阶段。应用线性腐蚀生长模型对腐蚀缺陷的扩展过程进行了建模,利用检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通过对预测腐蚀深度分布与实际腐蚀深度分布结果比较后发现,两阶段模型比传统的一阶段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Monte Carlo仿真方法对实际的管道剩余寿命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及时掌握在役管道的防腐层完整性和阴极保护有效性,为管道的维护与监控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数据,应用管道防腐层整体质量评价法、皮尔逊法、直流电位梯度法和密间隔电位法等技术对某铁精矿管道外防腐层进行直接评价,内容包括:防腐层破损点检测,管道防腐层整体质量评价,管道阴极保护测试及评价,交/直流杂散电流测试,土壤电阻率检测,管体壁厚检测及剩余寿命评估。检测结果表明:由于敷设时间较长,防腐层不断老化,防腐层与管体粘接力也不断降低,局部破损点较多,防腐层整体质量较好。在后期运行管理中修复防腐层破损点,加大阴极保护整改力度是保障管道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油田埋地输气管道的腐蚀检测、评价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田埋地管道大修前期的腐蚀检测和失效分析, 对于弄清管道及防腐层破坏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进而采取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大修防腐措施, 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大庆油田某输气干线的现场腐蚀检测结果, 分析了输气管道外壁防腐层腐蚀破坏的原因, 以及管道防腐层性能的老化、破损规律, 同时, 探讨了管道防腐层损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长距离输送埋地管道防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地长距离输气管道腐蚀形式主要表现为电化学腐蚀。在管道埋地前,对管道表面附着物清理打磨后,将防腐层材料均匀地涂在其表面,与腐蚀介质隔离,可以达到外防腐的目的。内部防腐技术中缓蚀剂防腐是通过改变腐蚀金属表面状态,或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从而改变腐蚀中阳极或阴极反应的过程,使整个腐蚀过程中的腐蚀速率下降,反应速率常数减小而达到缓蚀的目的;集输管道采用的另外一个内防腐措施就是内涂层防腐技术。电化学保护技术包括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在为具体的施工项目选择防腐层时,需要考虑流通介质、外部环境和当地气候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萨中油田各系统埋地管道腐蚀状况统计发现,埋地管道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腐蚀穿孔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腐蚀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遏制管道腐蚀穿孔不断恶化的趋势,对萨中油田埋地管道进行了防腐检测和腐蚀原因分析,明确了埋地管道的腐蚀情况及其成因。防腐检测数据及现场开挖验证表明:管道局部腐蚀的程度比均匀腐蚀(均匀腐蚀一般不超过0.5 mm)更为严重;管道绝缘电阻等级为"四(差)、五(劣)",管道防腐层基本无效,防腐措施失效是埋地管道发生严重腐蚀的主要原因。依据检测数据对管道防腐层缺陷和管体缺陷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修复,使管体缺陷得到补强,防腐层防护等级得到提升,有效地延长了管道使用寿命,降低了管道腐蚀风险,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埋地钢质金属管道的安全运行,掌握其腐蚀防护系统的安全现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系统的各项指标建立模糊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指标的权重大小,对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防护系统进行分级评价,通过非开挖检测和开挖验证,依据检测结果对其腐蚀防护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以青海油田涩北气田某管道为例,通过对此管道外防腐层状况、阴极保护有效性、土壤腐蚀性、杂散电流干扰、排流保护效果5个方面的非开挖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该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防护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该管道的腐蚀防护系统等级为良。同时对该管道的防腐层外观、防腐层厚度、管道壁厚进行开挖验证,开挖5处探坑内的管道均未发现明显的外壁腐蚀,防腐层厚度基本符合要求,该管线的腐蚀程度为Ⅰ级,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吻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其评价结果可以指导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8):103-105
为了准确掌握埋地管道安全技术状况,对某滨海地区输油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外防腐层检测、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土壤腐蚀性检测、剩余强度评价及剩余寿命预测。经检测,该管道的外防腐层存在疑似破损点40个,阴极保护不达标,管体壁厚减薄处最小值为5.13mm。评价结果显示,该管道最大允许操作压力为21.59MPa,管道腐蚀剩余寿命为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