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韩 《云南建筑》2014,(5):64-69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国建筑师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的一个永恒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在继承传统与二次创新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但也不乏大量“假古董”、“穿衣党”和“四不像”,中国建筑师在“有中国特色建筑设计”道路上走的似乎并非一条坦途。单纯的物质继承、一味模仿,终究让人审美疲劳,其结果也是缺乏深度与灵魂的。真正的中国传统建筑是具有独特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的,形式只是一种物质化的“躯壳”,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中国传统哲学观与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结合,去探索一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煦 《华中建筑》2024,(3):17-19
该文简要分析了桢文彦“奥”的建筑的建筑设计思想理论,阐述了“奥”的建筑空间的向心性、内向性和水平向度的层次性特点,说明了其所带来的空间感知上的层次感、深邃感和领域感。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简述了日本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与“奥”的空间的一致性。分析桢文彦先生“奥”的建筑的理论,借鉴其挖掘本国文化传统与内涵运用于建筑空间设计的方法,对中国建筑师挖掘中国思想与文化传统并将其运用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建筑设计“传统风格”概念向模糊化发展,世界流行文化建筑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共性化”的创造。建筑风格有几种引人注目之处。如大型传统岭南风格商业设施的升级,历史文化的香味,自然材料的应用,高科技相结合,中国在近50年里在建筑传统风格设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在如何保留“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和“国际新文化环境”的创造方面相结合方面予以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建筑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可以避免城市建筑设计“千篇一律”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建筑设计的特色,还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文章主要对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风盛行,但却缺乏中国文化内涵的支撑,因此,研究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坡屋顶作为建筑单体的视觉核心,形成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重要印象。该文将坡屋顶作为切人点,研究其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6.
刘强  刘寒芳  于江 《山西建筑》2011,37(2):18-19
对当今建筑界的“国际主义风格”“标准化模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设计中的民族性以及地域性的缺失提出质疑,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正确表达方式,以期引导国内建筑设计人员重视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7.
周伟强 《山西建筑》2009,35(12):33-34
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探讨了文化差异在建筑上的不同表现,论述了当今本土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直得到重视和应用,以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相似文献   

8.
在主张现代性的建筑设计上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是当今建筑领域的一种共识,文化的延续和体现需要相应的符号作为载体。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并阐述了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如何使现代建筑更具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厚重内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梁晶  卢菁 《四川建筑》2002,22(1):20-22
本文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探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引入“历史性”、“效果历史”等哲学观念,剖析了“崇洋”和“崇古”两种错误做法,提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视域融合”,创造“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孙亚峰 《建筑》2008,(23):60-62
传统意象作为一种建筑设计初期概念形成的元素之一,在现代建筑理论与思潮日趋多元化的环境下更加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指出传统建筑设计不是对中国古典建筑形象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空白的设计     
刘谞 《新建筑》2014,(3):70-73
近年西部建筑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以身处新疆32年的建筑创作实践,揭示出西部建筑创作的阶段性、间隔性特点。通过具体阐述设计方法、空间认知、非既定理论这三个方面,试图提出以下几点:空间包罗万象,借助设计呈现出多样的形式:现代诸多建筑项目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非既定性”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它促使建筑师从“空白”开始,不断完善、充实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2.
焦雷  郑青松 《中外建筑》2007,(10):50-54
本文从河南叶县县衙群体空间布局、楹联文化、屋顶文化、风水文化等角度,通过对叶县县衙的再认识、再分析,解读了叶县县衙所蕴涵的建筑历史文化,提出了建筑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文化的观点,以便使"正在消失的中国县衙"所蕴涵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一些建筑设计存在着一种对文化淡漠和对资源浪费的误区。而本文所提倡的设计既要满足传统文化影响下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又要尊重自然、地域性、传承文脉。这是一个矛盾,更是一次机遇与挑战。结合了现代化与地域性的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对建筑设计提出了“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总体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要接触许多被称为"古建筑"、"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和"传统建筑"等等的实物。然而这些不同名称的建筑具备不同的建筑特征,而对待这些不同名称的建筑,亦需要采取不同的研究方针或保护方法。因此追寻和梳理这些名称的定义,是发展我国建筑文化的路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阴性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井空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纲伦 《华中建筑》1999,17(1):21-28
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阴性文化”的特征,认为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古代社会政体:“启立夏,家天下”;另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如儒家“崇礼”“佛家”“悟空”,道家“法无”,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自古深受这种阴性文化影响,并产生独特有空间原型,所谓“井空间”即其中之一,从穴居时代中国先民的“竖井”到明清民居的“天井”,“井空间”的建筑表现源远流长,作为“外井式”井空间建筑形态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徐州沛县晓明楼建筑群产生的历史背景,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西方建筑技术,指出该建筑群外观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内部采用西方建筑技术,中西合璧,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汇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伍国正  周红 《华中建筑》2014,(9):167-170
乡村传统聚落为当代人居文化研究和地区城镇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文从总体布局空间形态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永州地区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空间结构形态的四种类型:"四方印"型、"曲扇"型、"街巷"型和"寨堡"型,揭示了永州地区"四方印"型和"曲扇"型聚落景观在空间布局上的总体特点、文化内涵及其建筑装饰艺术特色,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背景等方面初步分析了永州地区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的形成机理。指出了在地域乡村传统聚落景观整体研究中突出个体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各地分布了许多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建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及文化,也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结晶,日本传统民居建筑有着什么样的特征,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些课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作为江西省文化厅的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以日本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为研究对象,研究着眼于民居形成的建筑文化内涵,通过民居建筑来研究文化和以文化背景来研究民居建筑形式。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实地考察,充分掌握了现场资料的基础上,对杨尚昆同志陵园的建筑选址、总体规划、环境、设计作了逐步分类研究,特别根据古代堪舆思想,从现场形法,观砂、察水、点穴、立向、绿化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正确看待古人的选址艺术,现代建筑设计应当借鉴古代堪舆学等理念,为建筑发展提供了一个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20.
庄宁融 《城市建筑》2014,(12):233-233
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当中融合了传统的文化元素,这是建筑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相互融合,展示了具有中国独特媒体的文化特色。下面,笔者就对现在的建筑装饰设计与传统文化进行一个简单地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