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总干渠自渠首陶岔经河南、河北两省至北京市团城湖全长1 277km,天津干渠长155 km.全线跨江、淮、黄、海4大水系,沿线穿越大小河流701条,控制交叉河流集水面积约90万km2,影响供水范围15.5万km2.其水文气候特性复杂,资料条件差异大,设计洪水计算视流域特性、人类活动影响状况、资料条件等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总干渠交叉河流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方法、水利工程设计洪水影响及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论证等.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部干渠穿越650余条河流,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河流,水文资料缺乏。对总干渠沿线各省市地半区设计洪水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综合了各省市对暴雨洪水图集参数检验成果,并对各省市邻近地区的参数进行了协调,使总干渠设计洪水成果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3.
陈敏 《海河水利》2009,(5):83-84
南水北调天津干线与子牙河交叉断面位于西河闸杨柳青站下游5.5km。由于杨柳青站的实测流量资料系列的代表性较差,因此不能采用其流量资料分析交叉断面施工设计洪水。根据西河闸调度以及引黄情况分析了交叉断面施工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4.
蒋鸣 《人民长江》1999,30(3):25-27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陶岔一沙河南段横跨江,淮两大流域,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明显,暴雨,洪水变异极大,根据内乡,镇平,南阳,方城4县市有记载以来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50年代至今单位的历史洪不调查成果,对该渠段400多年来发生的大和特大洪水从雨,水,灾情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历史洪水发生的一些规律,调查分析的1919年和1975年特大洪水成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设计中水文设计洪水所采用。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战略举措。工程输水线路长,沿线交叉河流众多,因此采用了倒虹吸、渡槽等水工建筑物与沿线河流立交,以保证水质。输水工程穿越地区暴雨多发,洪水频繁,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构成较大威胁。为此,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暴雨洪水风险模型,分析输水干渠不同区段的风险程度,并根据不同降雨情景实时分析洪水风险,为降低工程的暴雨洪水风险损失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汉江白河水站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是丹江口水利枢纽后纽工程设计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通过介绍汉江白河水文站以上流域的地理概况、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运用白河水文站丰富的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和实测资料,进行了年设计洪水,秋季设计洪水,非汛期分月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并对设计洪水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总干渠自渠首陶岔经河南、河北两省至北京市团城湖全长1277km,天津干渠长155km。全线跨江、淮、黄、海四大水系,沿线穿越大小河流701条,控制交叉河流集水面积约90万km^2,影响供水范围15、5万km^2,其水文气候特性复杂,资料条件差异大,设计洪水计算流域特性、人类活动影响状况、资料条件等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总干渠交流河流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方法、水利工程设计设计洪水影响及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论证等。  相似文献   

8.
蒋鸣 《人民长江》1999,30(3):25-27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陶岔—沙河南段横跨江、淮两大流域,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明显,暴雨、洪水变异极大。根据内乡、镇平、南阳、方城4县市有记载以来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50年代至今各单位的历史洪水调查成果,对该渠段400多年来发生的大和特大洪水从雨、水、灾情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历史洪水发生的一些规律,调查分析的1919年和1975年特大洪水成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设计中水文设计洪水所采用。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南段)交叉河流设计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省段总干渠沿线基本资料情况、暴雨洪水特性、交叉河流的设计洪水计算,以及对设计洪水的合理性综合分析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盐城市区规划面积50.2km~2划分为9个防洪区。区内有新洋港、串场河、通榆河等10多条河道穿过,承纳里下河腹地和市区雨洪迳流,大部分经新洋港排泄入海。 本区每年6、7月间当西太平洋副高压北抬西伸,与北方南下冷气团相遇时即产生梅雨过程;8、9月份常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衬砌材料水泥土配合比进行了衬砌模拟施工的试验。模拟施工选用了粘粒含量为10%和14%的两种土料、水泥掺量为10%的两种配比,按照《渠道防渗技术规范》要求的施工流程进行了模拟施工,但将预压机具羊足碾改成了推土机,碾压机具由轮胎碾改成了压路机,碾压水泥土达到了设计抗压强度4.90MPa、压实度为95%的结果。试验表明,施工碾压水泥土的力学指标完全能达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衬砌材料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坝洲水利枢纽是上游隔河岩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水库,洪水调度将与隔河岩水库联合运行,设计洪水计算需扩定隔河岩和隔河岩-高坝洲区间的设计洪水峰量及过程线。在分析清江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高坝洲水利枢纽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及其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位于黄河游荡性河段,河势演变复杂.对穿黄工程河势与防洪主要问题的研究成果认为,孤柏嘴附近河段河势比较稳定,是穿黄工程的较好河段;穿黄工程处断面缩窄到2.8~3.2 km是可行的;穿黄工程各方案对河流的影响,隧洞方案较小;考虑各种不利条件,穿黄工程采用隧洞方案时,河床最大冲刷后水深为9.48~11.6 m;采用渡槽方案时,河床最大冲刷后水深为16.41~24.12 m.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桥墩壅水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建设多在天然河道进行,当桥墩阻水面积占河道过水面积的比例较小时,可以不考虑桥墩壅水影响.南水北调干渠经常高水位运行,流速低,纵坡缓,桥梁壅水可能造成上游交叉建筑物输水能力降低以及渠顶超高不足和安全度的降低等问题.现以某跨渠高速公路桥为例,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对桥墩的壅水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在缓纵坡渠道上桥墩壅水上游影响长度较大,如跨渠桥梁间距过小,可能引起连锁壅水.桥梁设计时应尽量减小桥墩数量并避免斜交.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书涛  石守亮 《人民黄河》1999,21(10):29-30,4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和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的关键性工程。西线工程的建设与环境地质的相互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冻土与冻害,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变形等都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地质问题,只有深入分析其特点并注重保护地质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西线调水工程环境地质的容量和效益,从而实现人类与环境地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渡槽工程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振型叠加反应谱法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薄腹梁渡槽工程进行了抗震分析,对渡槽抗震中比较突出的槽内水体与槽壁的动力相互作用、盆式支座的简化,以及桩、土和桩与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符合工程要求的合理简化处理,对场地的地震动参数给出了合理的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渡槽工程结构的动位移、动应力和静动综合反应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黄河相机补水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阮本清  韩宇平  高季章  王浩 《水利学报》2005,36(1):0022-0027
本文依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在分析水源区和受水区径流丰枯遭遇并遵循丹江口水库调度原则的条件下,计算了充分利用水库汛期的弃水和中线工程输水渠道的过水能力,向黄河相机补水的可能水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向黄河相机的补水量,多年平均为2.13亿m^3(2010水平年)和2.79亿m^3(2030水平年),最多年份可达24.10亿m^3(2010水平年)和31.01亿m^3(2030水平年)。能够向黄河补水的时问多为黄河偏丰、丰水期和汛期,补水时机不太有利。  相似文献   

18.
赵鑫  梁波 《人民长江》2002,33(7):8-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线渠供电系统初步设计采用了以35kV中心开关站和输电线路构成专用网供电的方案,该方案供电可靠性高,经济合理,便于建设管理与运行调度,完全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渠用电要求,阐述了这一方案的研究和设计,包括用电负荷统计,可靠性计算,电压损失计算,供电系统接线等,总结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供电系统初步设计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对该工程的研究始于 195 2年 ,调水规模约为 16 0~ 170亿m3 ,基本能解决黄河流域 2 0 5 0年左右的缺水问题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方案总体布局、生态和社会影响分析等主要问题的研究 ,结合该工程建设难度巨大、涉及各方面关系复杂的特点 ,提出整个工程要分期建设 ,并建议将从大渡河和雅砻江支流自流调水 4 0亿m3 入黄河作为第一期工程 .  相似文献   

20.
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自然环境和工程实际出发,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水质监测站网的规划原则、监测站分类、站网布设及监测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设站目的将水质监测站分成4种类型,规划布设了重点监测站4个、基本监测站3个、辅助监测站11个和流动监测站4个,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监测项目、采样时间和频率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监测站网的详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