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满足浅海采油平台修井作业的需要,研制成浅海采修一体化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固定式桩基平台和移动修井模块组成.移动式修井作业模块可通过吊装搬运,对不同采油平台实施修井作业,避免了海上平台的复杂安装,1套修井模块可服务于多座井组采油平台.现场应用表明,该平台大大提高了修井模块的利用率,降低了修井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2.
浅海采油修井一体化平台的建造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海洋开发工程技术开发日初产 3 0~ 5 0t单井或井组 ,或开发中后期单井日产 1 0~ 2 0t的浅海油田是不经济的。采油修井一体化平台的设计 ,考虑了中后期生产时须简化修井设备和采油工艺、降低海上修井作业费用等问题。同时 ,总体设计与常规海上采油装备有机结合 ,满足了日常采油工艺管理的要求。该平台包括固定采油平台 (结构基础)和一体化平台移动 (修井采油模块 )两大部分。建造中采用多种新技术、新工艺 ,满足平台的使用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从浅海修井作业的特点、修井设施配置以及工艺流程等方面论述了胜利浅海作业平台修井工艺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丛式平台井、大斜度长水平井数占比逐步攀升,大部分油气田已步入生产开发中后期,采油、修井作业任务频繁,对现场作业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现有采油、修井机以及连续管作业设备进行平台井采油、修井作业时存在频繁运移、拆装调整井口设备、作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可适应采油、修井及其它常规作业工艺的轨道式一体化连续管作业机。该作业机采用双轨道撬装形式,可实现井口设备快速运移、拆装及高度和水平方位调整,连续管装备与井口支架可同时实现修井及采油作业配套设备快速转换等。应用结果表明:轨道式一体化连续管作业机整体操控运行灵敏且满足作业要求,配套设备拆装自动化程度高,修井采油作业工艺设备实现快速转换,减轻了现场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海上的修井作业大多数使用采油平台的修井设备进行,一旦修井设备发生故障,会耽误作业使原油产量下降、修井费用上升,甚至影响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加速对修井设备实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必要性的工作措施,其能够大幅降低渤海油田修井设备故障率,促使油田开发的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得到更好的巩固。针对如何运用精细化管理达到降低渤海油田修井设备故障率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我国海洋油气田无钻修机平台修井作业方式进行调研,对已经应用成熟的搬迁修井机、液压修井机、连续油管修井和投捞潜油电泵等作业方式进行综述,论证各项作业方式所适用的条件,并对技术局限性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国内海洋油气田的开发情况,制约无钻修机平台修井的瓶颈在于提高作业时效和降低作业费用。对国内海洋油气田开发趋势进行分析,未来无钻修机平台修井作业方式将有较大改进。对无钻修机平台修井作业方式进行思考和展望,整理海洋无钻修机平台修井的思路,为海洋平台开发和修井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深水油气生产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模式时,常规修井作业须动用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于高昂的修井成本限制了深水修井频率,使深水油气田在投产之后几乎很少实施后续的增产作业。但是,部分修井作业可以在不动生产管柱的条件下进行,例如采用小尺寸的修井隔水管及水下井口压力控制系统,单体工程船即可以实施修井系统的安装和修井作业,可提升修井的作业效率。 分析了深水水下井口修井的作业类型,针对不动生产管柱的轻型、中型修井作业,分析了修井系统的配置及关键设备特点和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典型修井作业程序及作业风险应对方案,可为深水修井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结构、设备配套、总体参数论述了浅海新型修井平台的研究、设计概况,并阐述了该平台研究与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浅海新型修井平台是为解决胜利海上作业平台能力不足,以满足生产需要而进行研究、设计的一种自升式小修平台。特别是在新型升桩系统和修井作业系统的研究、设计中,采用了创新技术及液压储能作业机,新型升桩系统可使该平台的升降高度限制在0.25m之内。液压储能作业机可使移动作业平台面积减小、机构简化、操作  相似文献   

9.
修井作业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是根据长庆石油勘探局采油三处修井作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生产及科研的需求,建立长庆油田修井作业数据库,开发出实用的配套应用系统。修井作业数据库将为修井作业开发生产领域建立起以单井作业生产史管理为核心,一个统一的、集成化的单井作业生产数据信息管理体系模式,实现了按照井的生命周期定义,覆盖修井作业、油田常规维护作业、增产措施作业等作业生产数据采集、汇总处理、数据审核、数据存储、数据发布一体化的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实现了修井作业相关数据的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管理报表、关键数据综合展示,为后续的综合应用开发提供良好数据信息支持平台,是第三采油技术服务处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信息企业集成发展战略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金敬灿  杨桂贤 《石油机械》2005,33(11):49-50
为了满足吉林石油集团采油修井生产作业的需要,增强修井机的作业能力,提高修井设备在市场的竞争力,研制了一种新型“车机一体化”越野性好的XJ60修井机。该新型修井机采用“车机合一”的结构和设计思想,简化了结构。传动系统采用液动机械传动,变速范围大,有自动调节速度和载荷的能力,对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场应用40余井次,该修井设备运转良好,性能优越,稳定性好,可满足吉林油田修井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海上油田实施无修井机平台检泵或换泵,只能依托于钻井平台配合作业,但由于钻井平台有限的作业资源、作业窗口、气象及作业成本的影响,不利于降本增效。缆式投捞电泵技术的引入与应用,恰能解决此难题,且不需洗压井,规避了储层伤害情况的发生。通过海上油田缆式投捞电泵技术的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艺完全适用于低产低效井或无修井机的无人平台,能最大程度挖潜生产井产能,较快恢复油田生产,有利于增储上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内某平台上部组块由四层甲板、一座生活楼和修井机三个部分组成,受起重船吊装能力的限制,生活楼结构单独吊装,组块与修井机一起吊装。文章从吊装安全性、便利性方面考虑,通过运用SACS软件对吊装过程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通过对比修井机置于作业区域采用吊装框架吊装、修井机置于避让区域进行直接吊装、修井机位于作业区域进行直接吊装三套方案,优选出修井机位于作业区域进行直接吊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老平台新增井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越  杨光  王建文  王春升 《海洋石油》2012,32(2):106-110
老油田的二次开发难度较大,为充分利用老平台设备资源,解决现有海上平台存在的预留井槽不足的问题,曾提出并成功应用了内挂、外挂、新增桩腿外挂等增加井槽的方式,但井槽增加的方位和数量受到限制。结合两平台短距离连接和修井机双向滑移避让钻井船技术,提出了新的修井机共用方式。通过采用双向滑轨实现了修井机在新建平台和老平台间的往复滑移。此技术节约了开发投资,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小卫 《石油机械》2012,(11):58-61
分析各种海洋连续管修井作业方法,快速实现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实施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大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介绍海洋连续管作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岸修井作业、海上联合式修井作业、海上独立式修井作业和海底式修井作业的特点及适应的工况。指出每种修井方法的实施都要注重相应专用设备的开发,作业前需要针对每口井的工况、所使用的平台状况、所处的海洋环境及气象条件等做详细的评估。建议我国应积极参照海上联合式及独立式连续管作业方法,升级改造现有油田使用设备,开发适合国内海洋油气作业特色及需要的连续管作业装备。  相似文献   

15.
K80海洋修井机在渤海油田SZ36-1B平台新增井位作业时,可能会出现各橇块之间相对滑动或整机倾覆等问题。为此,采用StruCAD*3D三维空间梁结构分析计算软件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对修井机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修井机下移动底座加固设计和改造方案。截至目前,K80海洋修井机顺利完成了对新增井位4口井的检泵作业和2口井的大修作业,整机稳定性好,各橇块之间无相对滑动现象。因此,K80海洋修井机稳定性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正确,修井机下移动底座加固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鉴于柴油机驱动修井机存在废气排放量大,噪声污染严重,工作效率低,以及安全隐患多等技术缺陷,研制了XJ70DB电动修井机。整机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电驱绞车模块、液压控制模块和电气控制模块。其中,电驱绞车采用双速电机加齿轮减速箱传动方案,以双速电机变极调速取代机械换挡调速,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噪声低。采用盘式刹车与绞车电机能耗制动联合刹车技术,刹车准确可靠,启停平稳。电气控制系统采用PLC集中控制,为修井作业创建了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平台,全面提升修井机自动化水平。23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动修井机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及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海上某老油田为最大限度地释放产能,降低钻完井及修井作业成本和风险,在原有老井口平台一侧外挂新井口平台,新井口平台采用能力较强的HXJ225修井机,以满足该油藏绝大部分钻完井和大修作业需求。然而外挂平台的扩延使老平台面积增大,致使钻井平台悬臂梁无法覆盖内排槽口进行钻完井作业,钻机频繁搬迁费用较高,为降低作业费用和解决实际难题,在进行油田储量和经济评估后,创造性地提出在新井口平台设置变轨滑道,采用“推箱子”方式解决新老井口平台两台钻机避让问题。该外挂井口平台投入使用之后,修井机的相互调用,为该油藏开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