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案例比较方法,研究了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结构演进以及房地产投资等因素对中国大陆四个经济发达城市和香港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内地发达城市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会因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但这些因素只能部分解释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地区差异。第二,如果继续把房地产投资或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土地财政依赖就不会实现根本性的、绝对意义上的降低。第三,在中国大陆目前的土地制度结构下,只要地方政府可以直接操作土地出让,土地财政就不会自动彻底地消失,土地财政依赖将会长期存在。因此,治理土地财政依赖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其原有的初始制度安排主要是通过行政型的中央-地方体制(包括财政分权、计划经济、规划审批等)和二元的户籍、土地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来加以塑造和固化的。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来思考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发现有两个特点:第一,人口多;第二,中央-地方体制。这两个特点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常态下,中国城市的发展已从"规模扩张"向"功能建设"转变,在城市功能建设中,由重视"基础设施功能"向"要素聚集"和"城乡统筹"的功能转变。其内在要求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形态、功能相匹配,实现要素自由流动,打破行政分割和城乡分割,以及良好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3.
聚焦于广州市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扩张的关系,以期探究土地财政实现的空间过程,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城市土地财政实施机制及其对城市空间扩张作用的认识。为寻求土地出让数据的空间特征,应用GIS软件对2005—2010年广州土地成交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为了最大化获取土地出让收益,广州市政府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土地供应管理两类土地经营手段来提升土地价值,而这种土地经营手段导致了城市空间向外拓展时,出现向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4.
2005-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证明了土地财政收入与新增城区面积呈现倒“U”型关系;土地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呈现倒“U”型关系;新增城区面积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也呈现倒“U”型关系。计量结果说明土地财政与城市扩张、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以及城市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都是先共同增长,达到峰值后减少。使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描述城市建成区面积,为度量城市扩张提供了新的观测依据。检验结果证明:土地财政导致了城市过度扩张,随着土地财政规模越过拐点,城市进一步扩张,经济发展水平将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结合小城镇的特点,分析土地制度对土地置换的效率和模式的影响,探讨小城镇土地置换的特点、置换中存在的问题。从明晰土地权属,完善征地标准,以"土地供给市场化"推进小城镇土地置换市场化运营,加强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的引导作用以及创新土地置换、开发收益、分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1996年在第四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说是当代人对地球上人类的永久生存做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而能否有效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则是在矿产资源的享有上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至关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不仅使得政府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使得城市变得更为"智慧",而且也将改变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形式、渠道方面的选择,从而改变政府的边界。基于经济学中的不完全合同理论,分析政府在权衡是否选择将公共服务外包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影响政府的边界,将有助于降低政府协调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未来城市发展需要从资源导向的高速发展向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转型.从人口、土地、产业要素视角,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梳理和提炼城市转型发展繁琐复杂的过程和矛盾:人口要素发展从人户分离向人户一致转型,但其差距并没有"质"的缩小;土地要素发展从异速增长向人地协同转型,但地方政府仍依赖土地财政;产业要素发展从传统工业化到新兴服务...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会公共服务是事关城市居民民生、社会权利的基础公共服务。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社会公共服务在供给、配套体系以及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政府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打破传统的以"户籍制度"为主的二元分割体制,加强城乡一体化社会公共服务治理,深化行政体制的治理变革,形成多元化的供给平台,不断提高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缩小城市区域、人群、空间之间社会公共服务的差距,提供均等化的社会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土地财政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通过对我国土地财政的负效应分析发现,推进我国土地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中央让利于地方、增加地方主要领导官员的考核内容、完善土地征收机制、"开源节流"是实现我国土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有剐的"二元"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资源配置过度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扩大等系列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缺乏有效管理.为了制定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财政政策,必须合理界定县乡财政的事权和财权:积极推进税制改革,统一城乡税制;加强农村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优化转移支付方式;制定和完善农业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始终存在着循环论证的问题,客观上无法为城市治理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性工具。通过对2015~2018年"城市公共服务"议题下文献梳理发现,近年来城市公共服务主要形成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满意度测量、人口流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块状知识结构体系,总体表现出碎块化、分散性和持续性不足问题,没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图谱。对此,有待于组建更为有效的研究资源,整合力量,归类问题,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城市公共服务的核心问题,形成研究优势,以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13.
如何搞好成本核算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房地产开发成本内容以及在组织核算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组成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1、土地、土建、设备费用。这一部分费用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项目总成本的80%。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由于土地的不同来源,其成本也是不同的。土地费用的大小是评价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可行、是否有预期利润的最主要经济指标。土地费用主要包括置换成本、批租费…  相似文献   

14.
经过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也逐渐加大,致使地方政府税源减少,财政缺口加大。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不少地方政府走上了低价出售、批量转让土地的"土地财政"之路。分析了地方土地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成因,提出了治理土地财政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三十年来占用了大量耕地进行建设,目前全国耕地总量已逼近18亿亩的粮食安全底线,城市建设用地必须另辟蹊径,从存量土地中寻找出路。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自2004年7月开展以来,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盘活存量土地、改善农民生活、优化郊区建设用地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出现了若干困难。按照试点选择及运作特点,将宅基地置换试点归纳为四类模式并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分析置换试点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政策绩效和面临的问题,总结试点经验并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一轮高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发展探索出两条路径,一是依赖招商引资实现产业发展,二是依赖土地财政实现城市扩张。新常态下我国中小城市面临着招商引资乏力、房地产过剩、城市空间扩张过度等问题,甚至存在土地财政断裂危机。在这一背景下,关注增量扩张的传统规划手法变得难以适应,探寻新常态下中小城市的规划方法成为新的命题。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剖析城市发展的内在困境和背后动因,结合规划实践探索,指出:新时期城市规划,需要更科学的规划理念,关注市场社会,走向精明收缩;需要更系统的规划内容,战略与策划兼顾,设计贯穿规划;需要更有效的规划手段,综合平台应用,空间动态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运营机制尚不健全,现实迫切要求通过从更具稳定性与规范性的城市公共服务运营机制为切入口,解析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运营机制的现状及挑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供给营运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2001—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并运用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1年以来,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总体上逐步提高;(2)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3)从皖江城市带整体、"一轴"地区、"双核"地区来看,承接产业转移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单项Granger原因,承接产业转移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冲击响应为正且长期存在;(4)从"两翼"地区来看,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都较低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单项Granger原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随时间推移而递减。研究证实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但在不同地区应根据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低效用地是否低效,取决于采取何种标准。仅从建设容量高低和土地产出率的角度界定低效用地是不完整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具有历史阶段性,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来讲,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是必要的,搞低效用地再开发却弊大于利。X市的低效用地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存在市场风险,耗费行政资源,影响社会稳定。城市发展应该有"市长思维",不应该有"开发商思维"。政府应辩证理解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总揽全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一、项目背景据统计目前全国首次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占50.8%以上,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一些城市和乡村都面临"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困境,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社会稳定。《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文件,要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对生活垃圾处理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