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实现STS新管幕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以沈阳地铁十号线东北大马路站为工程背景,应用Midas-GTS软件,研究了在不同加速度强度的地震作用下,有STS新管幕和无STS新管幕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地震作用下,由于STS新管幕结构的存在,减小了车站结构的弯矩、位移及加速度,从而减小了地铁车站的变形,对抗震结果有利。地铁车站衬砌的连接部位特别是柱顶受地震强度影响较大,是地铁车站抗震的薄弱环节。STS新管幕结构对地铁车站抗震的影响规律与衬砌强度增加对地下结构抗震的影响规律相一致。研究可为沈阳地区地铁车站抗震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崔宏 《山西建筑》2016,(6):128-130
以沈阳十号线某地铁车站为例,阐述了地铁车站结构抗震设计的主流计算方法,并对计算中的各参数取值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车站结构计算结果,指出在7度抗震设防烈度下,车站结构按正常使用状况配筋即可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地铁车站的结构特点与工程地质条件,并采用SAP2000软件,对该地铁车站进行了抗震静力与水反工况静力分析,探讨了该车站主体结构的内力与变形情况,为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天津市滨海新区不均匀软土场地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模拟分析,从车站抗震性能、土-地铁车站结构位移、有无地下连续墙存在时的地铁车站结构应力及土-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覆土层厚度对地铁车站结构应力、应变有一定影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震作用下,车站中柱底部及中层楼板应力较大,且柱与楼板交接点范围内应力较大;不考虑地下连续墙影响时,地铁车站结构位移及应力均明显增大,不利于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某地铁车站为工程依托,对比分析了反应位移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在暗挖地铁车站抗震设计中的应用问题,以确定在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分析可知,2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规律虽整体一致,但反应位移法位移计算值约为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的1.55倍;鉴于地铁车站工程抗震研究的复杂性和地震破坏的严重性,应同时采用2种方法进行包络计算和设计。后续应进一步研究不同场地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寻求不同地层、不同结构形式下准确、可靠的抗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上海、北京地区地下变电站的结构特点,综合已有的地铁车站、地铁隧道等抗震设计研究成果,对地下变电站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探讨。地下变电站的抗震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参考已有的地铁车站的抗震设计方法,但还必须考虑其自身楼板开孔等特点进行抗震设计,同时要对其抗震构造措施进行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局部液化土层中某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工程为依托,通过对局部土层液化情况的判定对其抗剪强度进行相应折减,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液化土层中错层、T形、曲线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与变形情况进行模拟,最终基于层间位移角对车站结构的抗震设防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地铁车站换乘节点中埋深较浅的结构相对而言更不利于抗震,在设计时需加强其相应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为新建类似地铁车站的抗震设计及性能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无梁楼盖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ABAQUS软件开展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地震波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并与常规车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梁楼盖地铁车站于小震时仍保持较好的抗震完整性,但大震下呈现出脆性破坏的特点,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大小是导致车站结构震害程度的关键因素;2种车站结构的震害及加速度响应程度与输入的地震波类型关系密切;车站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沿车站纵向具有空间效应;中柱对车站的抗震性能贡献不明显,是抗震的薄弱构件,通过改变中柱截面从而改善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作用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下的地下建筑物动力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鹏  周健 《建筑结构学报》2004,25(2):124-129
本文在室内软土动力试验和有限元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进可靠度理论提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软土地层中地下建筑物抗震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考虑地震烈度和不同软弱土层对地下建筑物抗震稳定的影响,选用多条强震地震记录输入时程对两个典型上海地铁车站进行算例分析。计算内容包括地铁车站和周围土体的动应力,周围土体的孔隙水压力、震陷及车站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动力可靠度,所得到的计算与分析结果在理论上提高了对软土地层中地下建筑物抗震稳定性分析的水平,为上海软土地层中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地铁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地下车站结构抗震等级的规定,结合工程实例,具体分析了不同抗震等级对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等的影响,探讨了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如何经济合理的确定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抗震等级,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由于车站在所处线路的特殊地位、车站功能需求以及不同专业配合等各种因素,会在车站施工过程中产生一些在施作完成的结构上进行预留孔洞封堵的问题,文中主要对地铁车站中设备区孔洞封堵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CFD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ventilation for subway side-platfor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 obtain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 of subway station and the optimized ventilation mode of subway side-platform st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ventilation for subway side-platform station as main line, builds three dimensional models of original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existed and rebuilt station. And using the two-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 as its physics model, the thesis make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to subway side-platform station with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collected for simulation computation through field measure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two-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velocity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at the station under some reasonable presumptions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t last, an optimization ventilation mode of subway side-platform station was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3.
朱恒 《福建建筑》2012,(5):23-26
文章对重庆地铁站地域性识别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地域性的重庆地铁站室内空间特色,进而提出针对地域性形成的空间特色提出室内空间营造策略,为重庆地铁站空间识别性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基坑条件复杂,影响基坑施工因素多,导致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面临众多风险,针对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问题,通过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分析,建立了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然后将突变级数法应用到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分析中,相对于其他风险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不需要计算权重,且是基于状态变量的动态评价方法,弥补了静态评价方法的不足,减少了主观性。并以天津凌宾路地铁车站为例,分析了基坑事故原因相互作用对事故的影响,对车站基坑施工风险概率进行了计算,同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处理,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基坑施工风险预防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广州某地铁站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外部盾构施工荷载的改变,使得车站主体结构在原设计状态下无法承受施工荷载,且不具备盾构施工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简单有效的加强设计,最终保证了盾构施工顺利和车站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结构沉降控制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至东大桥站区间隧道采用平顶直墙结构垂直密贴下穿既有2号线朝阳门站。采用FLAC~(3D)模拟分析了密贴下穿施工引起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规律,据此提出了下穿施工期间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控制方案,并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对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进行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主要取得以下认识:下穿段两沉降缝间的既有地铁车站结构为沉降控制的重点区域;区间隧道下穿施工期间,初支背后回填注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千斤顶顶升则是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控制的关键措施;隧道开挖初期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显著,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千斤顶顶升力并加强注浆质量,确保了下穿施工期间既有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新建隧道密贴下穿既有地下结构等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昊 《华中建筑》2009,27(9):59-61
当前武汉城市地铁建设逐步展开,以地铁站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区域开发以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将引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该文首先对地铁站综合开发的一些理论进行了研究,然后以中南路地铁站及其周边的开发为例.通过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分析区域现状,从城市设计的视角探讨了地铁站及周边地区地上、地下空间开发以及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凌 《山西建筑》2010,36(19):56-58
对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特点和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基础,研究了从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审美需求层次出发的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资源约束下地铁车站施工进度管理问题,结合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周期长和协调难度大特征,探索关键链技术如何在地铁车站施工进度管理中发挥作用。引入工序持续时间比例、资源紧张度、工序位置系数和风险弹性系数不确定影响因素,运用熵权法和 TOPSIS 搭建缓冲区优化模型改进关键链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改进关键链技术模型在地铁车站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关键路径法相比,改进关键链技术缩减了工期,提高了完工率。将改进关键链技术应用于地铁站施工项目中,不仅丰富了其理论体系,而且对地铁站施工进度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