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学校建筑抗震防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国内外多次地震中学校建筑的震害情况和汶川地震中学校建筑物震害的分析,从设防标准、结构体系两方面分析了学校建筑物破坏严重的原因,提出今后新建学校建筑设计的抗震防灾思路和在役学校建筑的抗震加固对策。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破坏倒塌,通过在地震区对遭受中震、大震作用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调查与分析,以典型的结构破坏为例,针对多道抗震防线、强柱弱梁、剪力墙连梁、砌体结构整体性、楼梯间、非结构构件等抗震设计问题,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所规定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震害分析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保证施工质量,房屋建筑就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区房屋抗震加固及设计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对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各类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受损房屋进行了分类,并就不同类型的受损房屋,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此外,本文还详细分析了中小学校建筑的震害,对今后学校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玉岚 《国外建材科技》2009,30(5):60-64,73
基于汶川地震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分析,从正确进行建筑物选址、注重抗震设计、提高低烈度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全面实施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改造、提高学校和医院的抗震设防标准、开展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性能研究、推广和应用新型抗震建筑结构体系、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增强全民的抗震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安全性能的措施。结果表明,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物,是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楠  顾春明 《城市建筑》2014,(24):39-39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从汶川地震的震后灾害调查来看,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对于实现建筑抗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对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从汶川地震的震后灾害调查来看,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对于实现建筑抗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对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去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根本原因是因为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根据地震专家对130次巨大地震的分析显示,人员伤亡总数的90—95%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10%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因此房屋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城乡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救灾极其困难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增强其抗震能力的若干问题,以期提高城乡整体抗震减灾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目前建筑抗震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我国建筑抗震将是一场持久战,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校建筑抗震性能的思考——由汶川大地震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献超  李宏 《江苏建筑》2009,(3):24-25,27
针时汶川大地震中学校建筑倒塌的现象,分析了引起倒塌的可能原因,提出应从现有建筑加固、提高新建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加强设计及施工管理等3方面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学校建筑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后对农村防震减灾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造成农村住房地震灾害的主要因素,从加强民房的抗震加固措施、农村规划布局、次生灾害防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几方面提出了农村防震减灾的对策,从而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防震减灾与韧性城市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地震灾害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基于防震减灾角度,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抗灾能力预估、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及灾后重建等方面,阐述了保障城市韧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因为震级小,人感觉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造成破坏的地震近千次。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震多发。灾害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这些严重灾害主要是来白发生在城市或城市附近的地震。城市的基本组织体系是由城市社区组成的,城市社区是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由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城市防震减灾的许多工作都需要靠社区来完成。地震是一个社会敏感问题,现在大多数群众还是谈震色变。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应对地震突发灾害,建设安全社区,打造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给我们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7月20日,江苏省高邮、宝应交界发生4.9级地震,造成淮安市普遍有感,引起社会公众恐慌,震后淮安市区居民纷纷跑到室外,不知如何应对。同时,市地震局接到数千个公众咨询电话,从咨询的问题来看,大部分居民真正掌握的地震基本知识较少。为深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2013年,淮安市地震局联合淮安影响最大、江苏省内领军的综合性论坛"淮水安澜"论坛,举办了"淮安市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在总结这次"竞赛"活动的同时,我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做好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中国地震局、北京市人民政府2009年5月12日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联合举行了"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并召开"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地震电子政务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政务办公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地震行业信息化水平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保证。地震电子政务有效地提高了办公效率,特别是遇到突发地震灾害时,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破坏性地震往往给地震应急救援带来极大的难度。社区地震志愿者具有对当地情况熟悉、道路清、掌握信息丰富准确的特点,所以,大力促进社区地震志愿者队伍建设对及时救助受灾群众,降低灾害损失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市县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县地震部门是防震减灾事业的组成部分,是防震减灾系统中的基础单元。汶川大地震后,如何确定和突出工作重心,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东侧,鄂尔多斯地台西南缘,渭河地震带西端,是我国大陆东西向和南北向巨型构造带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强,断裂构造发育,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有史以来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50余次。地震灾害主要来自邻区强震的波及影响,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等造成本区破坏烈度达Ⅵ度以上。  相似文献   

20.
汶川震后看我国的城市防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汶川、北川、青川、茂县、都江堰等县市遭到巨大破坏,人员伤亡巨大,财产损失无法估量.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却显得无比脆弱,惨重的损失使我们深刻反思我们的城市防灾减灾能力,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防灾建设规划,更加密切关注现代城市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