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着重研究了玉米聚乳酸纤维经过150℃热处理后,其力学变化情况。同时探究了处理时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为聚乳酸纤维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聚乳酸纤维的热稳定性,采用多种热处理方法对聚乳酸纱线进行了处理。通过对处理后聚乳酸纱线的强伸性、热收缩率等指标的测试分析,确定了聚乳酸织物的适宜加工方式和加工温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无水染色技术在纺织品印染加工中的应用,采用纤维熔点仪、X射线衍射仪(WAXS)、双折射率测试仪,研究不同条件下超临界CO2处理后聚乳酸纤维微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将纤维在超临界CO2介质和水介质中处理后的性能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随着超临界CO2流体处理温度、时间、压力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取向度降低;熔点、结晶度提高;超临界CO2介质处理后纤维的性能变化较水介质中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涤纶混纺纱后区牵仲倍数对成纱强仲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混纺比为60:20:20纺制不同牵伸倍数下的19.8tex涤纶/高强度维纶/苎麻纤维混纺纱,测试成纱断裂强力和断裂仲长率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枪系数的增加,成纱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都呈现一个先增加后又减小的趋势。涤纶混纺纱的断裂强力最大出现在牵仲倍数1.20附近,说明涤纶混纺纱的临界牵伸倍数在1.20区域附近;涤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出现在捻系数1.15附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性能的影响,包括热收缩、白度和黄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仲长率、失重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当温度低于150℃时,牛奶蛋白纤维纱的性能变化较小;当温度高于150℃时,牛奶蛋白纤维纱的性能变化显著,说明牛奶蛋白纤维纱在后整理加工中热处理温度应该低于150℃,以减少对牛奶蛋白纱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阻燃处理对聚乳酸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用HBCD、TBB、TBP-A、TBP-A-2EO、TPP共5种阻燃剂对聚乳酸织物进行阻燃处理。聚乳酸纤维对TPP和TBP-A的吸收率最高,但对TBP-A的吸收率超过4.38%时,聚乳酸纤维的极限氧指数仍保持在25.9%左右,而对TPP的吸收率仅为3.05%时,极限氧指数即可达到27.8%。当TPP的含量提高到12.8%时,极限氧指数反而下降至25.4%。扫描电镜观察和DSC测试表明,此时的纤维表面上出现过量的TPP结晶,拉伸强力下降了70%。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通过TPP适当的处理,可以实现比较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7.
纺丝用聚乳酸的合成及聚乳酸纤维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发环保、健康型新纤维.提高纤维质量是21世纪纤维科技的发展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纺丝用聚乳酸合成和聚乳酸纤维纺丝的方法、优缺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聚乳酸纤维的降解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染色性能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
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印染》2004,30(4):48-49
近来织物的生产更加关注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品和加工工艺。聚乳酸纤维由天然的、可再生的碳水化合物合成,并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害。这些特性符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不同类型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研究表明:分散染料上染聚乳酸纤维的最佳温度为110℃;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上染百分率有较大的差别,在拼色时需要进行选择.分散染料上染聚乳酸纤维的提升性不太好,染料用量为2%(owf)时,染色深度趋于最大值,分散染料染色的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皂洗牢度,褪色和沾色牢度≥4级,满足耐洗牢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烨 《中国纤检》2008,(5):46-47
对聚乳酸热降解性的大量试验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聚乳酸热降解性的主要因素,为聚乳酸后续纺丝加工做好铺垫,使这种新型环保材料能够更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和发展应用进行了阐述。通过设定实验条件,对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不同混纺比下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张蓓  李培光  孙卫国 《江苏纺织》2014,(6):42-44,51
为了研究稻秸秆纤维的基本性能,对稻秸秆纤维及几种天然纤维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分析了稻秸秆纤维的微观形态。通过对各种性能及结构分析得出稻秸秆工艺纤维长度在6-9cm、细度在2.6-3.9tex;纤维断裂强度大,可挠度较大;纤维摩擦系数较大,回潮率较大;稻秸秆纤维是由多根单纤维连在一起组成的工艺纤维,单纤维表面纵向有明显的沟槽。  相似文献   

13.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声速取向测量仪、单纱强力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等对普通ECDP与低沸水收缩ECDP的结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低沸水收缩ECDP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都略高于普通ECDP纤维,断裂强度略有降低但基本相当,吸湿性能略低,其沸水收缩率有明显的降低,接近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将具有抗菌功能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姜黄加入到粘胶纺丝液中,根据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制得姜黄与粘胶纺丝液的共混膜并测试其相关性能,为纺制具有抗菌功能的姜黄粘胶纤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对聚乳酸纤维针织物与棉纤维针织物冷暖感进行研究,比较得出聚乳酸纤维针织物冷感强于棉纤维针织物,更适合制作夏季贴身穿着衣物。  相似文献   

16.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可与棉、毛等天然纤维混纺。本文通过对不同混纺比例的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的拉伸性能及弹性回复率的测试,得出混纺比对该混纺纱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纤维耐热改性试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呔哔克(TGIC)、泰克(TAIC)作为聚乳酸纤维的耐热改性试剂,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出了耐热改性的最佳试验方案。通过聚乳酸膜的干热收缩测试,得出泰克为最佳改性试剂。改性后的聚乳酸柔韧性有所增加,纤维热处理后的强度保持率较改性前增加,热稳定性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测试3种捻系数、6种混纺比18个品种的腈氯纶/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研究该混纺纱的混纺比和捻系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腈氯纶含量的增加,混纺纱强力先降低后增加,存在强力最小的混纺比;小于强力最小混纺比时,混纺纱断裂伸长率较小且变化不大,反之,随腈氯纶纤维含量增加而急剧增大;小于强力最小混纺比时,混纺纱断裂强力随捻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反之,随捻系数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混纺比条件下,随捻系数增大,混纺纱断裂伸长率减小。  相似文献   

19.
锦/氨纶包覆纱拉伸力学性能与包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规格的锦纶丝、莱卡丝在空心锭子纺纱机上纺制了一系列不同包覆度的锦纶 /氨纶包覆纱 ,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拉伸实验分析 ,得到了包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包覆度间的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