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4片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抗弯试验与理论对比分析结果可知,实测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荷载位移关系(M-f曲线)与理论分析结果接近,极限抗弯承载力略高于理论结果。表明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抗弯过程中内填混凝土与钢箱室壁粘结可靠,应变关系满足平截面假定,理论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行且偏于安全,构件具有良好延性。  相似文献   

2.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当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钢管(方)混凝土结构在用于梁类结构方面存在纵向滑移和受拉区混凝土增加了结构自重等问题,提出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截面梁。并通过5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及2根空钢箱对比梁的模型试验,研究其弯曲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延性,符合平截面假定,极限承载力提高显著,试验中测试还表明钢箱中的混凝土与钢箱在受弯过程中纵向有明显的相互剪切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各自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提出新型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探讨其应用范围和优点,研究这种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及纤维模型分析方法。分别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该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并分析钢板厚度、混凝土等级、钢绞线根数、隔板位置等参数对3种跨度的该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同时与其他模型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跨度越大,这种组合梁在极限承载力和挠度方面与其他模型梁相比优势越明显,建议此梁使用在12 m以上跨度的房屋和桥梁结构中。  相似文献   

4.
周春利 《工业建筑》2014,(3):150-157
提出新型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探讨其应用范围和优点,研究这种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及纤维模型分析方法。分别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该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并分析钢板厚度、混凝土等级、钢绞线根数、隔板位置等参数对3种跨度的该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同时与其他模型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跨度越大,这种组合梁在极限承载力和挠度方面与其他模型梁相比优势越明显,建议此梁使用在12 m以上跨度的房屋和桥梁结构中。  相似文献   

5.
沈志昊 《山西建筑》2012,38(25):62-64
结合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相关文献报道,为研究其受力全过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受力行为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李师庆 《山西建筑》2014,(21):43-44
应用理论计算公式,对影响抗弯承载力的CFRP片材厚度、弹性模量以及混凝土强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弹性模量高、厚度大的CFRP片材加固的组合梁,承载力提高更大;采用高混凝土强度的梁,其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吴文慧 《山西建筑》2012,38(29):69-70
结合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特点,建立外包钢—混凝土简支梁截面的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通过编制相应的程序进行求解,进而对组合梁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组合梁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组合梁粘贴CFRP加固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此分析方法与一些相关的CFRP板加固组合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一种新型的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与普通的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这两种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受力过程中的应变分布、界面滑移、刚度、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差异。试验证实,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比普通的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刚度提高54.15%,极限强度提高27.72%。由于体外索的作用,减少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脆性破坏程度,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应变分布和增长更为合理。因此,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截面应变沿宽度方向呈非线性分布,剪力滞效应随荷载的增加而变化,并不是常量。研究还发现,体外索应力与混凝土翼板最大压应变有密切的关系。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截面非线性分析模型和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的极限强度与试验结果符合很好,这为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强度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和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一种新型的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与普通的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这两种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受力过程中的应变分布、界面滑移、刚度、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差异。试验证实,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比普通的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刚度提高54.15%,极限强度提高27.72%。由于体外索的作用,减少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脆性破坏程度,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应变分布和增长更为合理。因此,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截面应变沿宽度方向呈非线性分布,剪力滞效应随荷载的增加而变化,并不是常量。研究还发现,体外索应力与混凝土翼板最大压应变有密切的关系。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截面非线性分析模型和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的极限强度与试验结果符合很好,这为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强度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和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及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陶忠  韦灼彬  韩林海 《工业建筑》1998,28(10):10-14
利用轴压方钢管混凝土中钢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孙潮 《钢结构》2011,26(9):16-19
楔形变截面钢管格构柱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理论分析表明,考虑楔率、约束和剪切变形影响后,可将楔形变截面钢管格构柱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转化为等效的等截面钢管格构柱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楔形变截面钢管格构柱楔率影响系数、稳定系数和轴力-弯矩相关曲线,提出楔形变截面钢管格构柱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方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陶忠  韦灼彬  韩林海 《工业建筑》1998,28(10):15-18
考虑构件具有千分之一杆长的初挠度,采用对偏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方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高强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国皇  韩林海 《工业建筑》2007,37(2):96-99,88
对高强钢管混凝土构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高强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变形关系曲线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对设计规程DL/T5085-1999、GJB4142-2000(2001)、AIJ(1997)、EC4(1994)、AISC-LRFD(1999)和DBJ13-51-2003(2003)在进行高强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时的适用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应用第四强度理论和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破坏准则推导出了约束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工作机理。算例表明,在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围设置横向约束件可以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推导出的计算公式为约束钢管混凝土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钢管-钢骨混凝土组合构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对配置工字形和十字形两种钢骨之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进行了研究,采用极限状态的叠加原理推导了两种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与文献的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为了有利于工程上的应用,从经济角度出发,进行了两种截面形式的抗弯承载力比较,得出在用钢量相同的情况下,工形截面的抗弯能力强,从而给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钢管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钢管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一直是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首先进行了钢管初应力对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然后对考虑钢管初应力影响时 ,圆形和方形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荷载 变形关系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得到试验结果的验证。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初应力系数、构件长细比、截面含钢率 ,荷载偏心率、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 ,最终提出考虑初应力影响时 ,圆形和方形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实用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对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与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符合良好,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该结果为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可供有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淑芳  赵均海  魏雪英 《工业建筑》2006,36(10):79-80,85
进行了16个不同含钢率的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偏心受压试验,得出了其荷载变形曲线及极限荷载。以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给出了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试验进行比较,其结果基本一致,为钢管混凝土的分析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