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粉彩瓷素以粉润雅致、色彩柔和而享有瓷上国画之称。经过数百年的变革,逐步使粉彩这门瓷上绘画艺术更趋完善。如今的粉彩装饰艺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工艺制作越来越精湛,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清康熙年间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创制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珠山八友"是景德镇新粉彩艺术优秀的代表,是二十世纪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一座历史的丰碑,他们在改良粉彩瓷艺术中取得的成就之大及其历史地位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而作为"珠山八友"创始人的王琦则更是二十世纪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改革先驱,是粉彩瓷绘的艺术宗师。王琦的瓷绘艺术经历及其艺术作品,都别具特色,从早年的捏面人维生到最后自成一格,经历了瓷绘艺术风格渐变的一个完整过程,他的一生和瓷绘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作品特征鲜明,雅俗共赏,是他区别于其他瓷艺家的典型艺术特征。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倡导实业救国,积极投身于"瓷业美术研究社",组织"月圆会",后组建"珠山八友"艺术团体,通过结社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改良瓷业,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做出巨大了贡献。他人品高洁、艺德高尚,是彩瓷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位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好例证。  相似文献   

3.
张玲霞  罗敏 《中国陶瓷》2008,44(1):77-79
在中国陶瓷艺术领域,中国工笔国画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中国陶瓷的艺术风格、文化品位、艺术思想、审美特征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朝是粉彩瓷器蓬勃发展的一个朝代,景德镇是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中心,在此基础上成就了中国瓷业与中国工笔画的结合。 从分析陶瓷粉彩装饰在审美和制作技术上与工笔国画的结合入手,阐述了粉彩瓷的发展和工笔国画对粉彩瓷的影响:在装饰的色彩、形式和美学追求上体现中国式的古典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4.
粉彩又称软彩,属于釉上彩的一个品种。因其烧制后瓷器面上不仅能顾着颜色釉,表面还光泽晶莹,温润柔和,画面有立体质感,用手触摸也能感觉明显的凸起,拥有三维立体的效果。粉彩瓷是在清康熙时期由制瓷工匠开始研究烧制,到雍正时期才发展速度迅猛,直至乾隆时期发展到了鼎盛。因此人们常说粉彩瓷"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粉彩艺术发展至今,使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传统粉彩艺术瓷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和探讨的一个话题,是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粉彩瓷的装饰艺术是通过在白胎瓷器上绘制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从清代雍正乾隆朝的珐琅彩、粉彩瓷就开始流行,演绎至今,表现了不同时代的特征,清三代时期将粉彩瓷的装饰艺术推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6.
王国华 《景德镇陶瓷》2011,22(3):I0164-I0165
粉彩作为陶瓷装饰的一个画种,以其淡雅柔美的艺术品格独树一帜。如何继承和创新粉彩艺术是我们必须研究和面对的课题之一。本文对此进行重点叙述。一、粉彩艺术粉彩是古彩和西方珐琅彩的结合体,无法从本质上脱离它们的关系,传统的粉彩瓷除大量熟知的陈设瓷以外,还生产了大量的日用陶瓷,清宫旧藏的皇家日用瓷大部分是粉彩瓷,建国以后,粉彩的日用  相似文献   

7.
粉彩瓷是瓷都景德镇闻名中外的"四大名瓷"之一,是陶瓷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清康雍乾三代时期,粉彩瓷在景德镇艺术界达到了国内外领先地位。粉彩瓷作品是景德镇陶瓷艺术中具有独特装饰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陶瓷》2020,(2):前插52-前插58
正历史渊源景德镇艺林堂始于1953,六十余年专注于粉彩的传承与创新。建国初期,景德镇制瓷业刚刚稳定时,艺林堂做粉彩日用瓷,直到1979年,随着对粉彩瓷的理解与熟知变深,渐渐转型,开始制作极致完美的仿古瓷器(雍正乾隆民国)。在此过程中,艺林堂对粉彩器物形制、绘画、色泽、纹饰等研究及制作,慢慢有了独到的理解与追求。  相似文献   

9.
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珐琅彩瓷器蜕变而来的一种新彩瓷。民国初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剧烈的变革时期,新思潮得到了广泛传播,新文化、新音乐、新戏剧、新舞蹈、新美术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景德镇瓷业也出现了新气象,封建王朝统治的官窑已名存实亡,被当时新兴的股份制瓷业所代替,众多制瓷高手和陶瓷教育家打破了旧行规,培养了一大批瓷业人才。晚清以来流行的山水、花鸟、动物、人物等传统纹样,此时又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粉彩人物装饰品种,题材广泛,人物形象新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粉彩瓷艺术自清代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00年的岁月,至今仍受到大众的喜爱。依据这一现实状况,笔者试以粉彩人物图的审美价值为切入点,带领读者一起探究粉彩装饰技艺经久不衰的奥秘。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又称软彩。它始创于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彩绘艺术开始时的制作工艺较粗;到了雍正时期,粉彩瓷得到了  相似文献   

11.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它以粉润柔和,色彩绚丽,画工精细,富丽典雅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陶瓷艺术收藏家和人们的喜爱。粉彩瓷画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正是有了粉彩这一瑰宝艺术,才有了后来和现在我们看到的粉彩人物画。粉彩人物画源于清代雍正年  相似文献   

12.
粉彩瓷与青花、玲珑、颜色釉并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以其粉润清秀、色彩绚丽、画工精细、俊雅秀美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而在粉彩瓷众多装饰技法中,写意粉彩花鸟又以其民族艺术内涵与精神成为中国艺术陶瓷领域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张平 《景德镇陶瓷》2006,16(1):40-41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景德镇自元代以后已成为中国陶瓷发展的中心,它诸多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特征。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相似文献   

14.
段干华 《陶瓷研究》2023,(5):147-149
我国传统的粉彩瓷构成了陶瓷工艺发展中的关键组成要素,传统粉彩瓷由于具备独特的造型表现形式以及深刻主题内涵,长期以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而在传统粉彩瓷的设计中,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逐渐重视体现设计思维和表达,强调将精细化的陶瓷设计理念以及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融入于陶瓷设计过程,提高粉彩瓷的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传统粉彩瓷的常见艺术表达形式,合理完善与改进粉彩瓷的陶瓷工艺品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5.
江涛 《景德镇陶瓷》2010,20(3):24-24
粉彩瓷与青花、玲珑、颜色釉并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以其粉润清秀、色彩绚丽、画工精细、俊雅秀美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而在粉彩瓷百花园中,工笔粉彩花鸟又以其民族艺术内质与精神,成为中国艺术陶瓷领域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恽寿平花鸟画构图简洁精致,设色幽淡清丽,意旨超逸绝尘,不仅引起了绘画上的革命,而且带动了粉彩艺术的发展。粉彩瓷是釉上彩瓷的代表,以雍正朝最著。雍正粉彩瓷深受当时宫廷绘画的影响而追仿恽寿平花鸟画风格。恽寿平花鸟画从表现方法、绘画技法与艺术追求三个方面对雍正粉彩瓷产生艺术影响,雍正粉彩瓷又加深了恽寿平绘画艺术的影响力。对恽寿平花鸟画的研读与分析,是鉴赏雍正粉彩艺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粉彩瓷与青花、玲珑、薄胎并称为景德镇四人名瓷,以其粉澜清秀、色彩绚丽、晒工精细、俊雅秀美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而在粉彩瓷百花园中,工笔粉彩花鸟又以其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由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主办、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协办、景德镇昌南美术馆承办的《粉彩传人》首届景德镇粉彩陶瓷艺术展在昌南美术馆开展。此次艺术展汇集了赵惠民、杜浩生、王锡良、张松茂、王隆夫、戴荣华、余仰贤等100多位名家的300余件作品,其中既有传统重工粉彩瓷,又有现代艺术粉彩瓷和名人名作粉彩瓷。展览为期一个月。  相似文献   

19.
陈鹏 《中国陶瓷》2012,(1):62-63
郎世宁是清代宫廷中著名的西方画家,其成就卓然,画风在乾隆时期成熟并对乾隆粉彩瓷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在郎世宁画风的影响下,乾隆粉彩瓷艺术显现出许多不同于前代的艺术新风。  相似文献   

20.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清末陈浏在《陶雅》中这样盛赞粉彩。粉彩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以其线条纤细,色彩丰富、粉润雅致、光泽莹亮、风靡于世,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粉彩花鸟的发展、艺术特色和创作等方面,阐述和分析了粉彩花鸟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