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静态高压高温条件下,在金刚石热力学稳定区里,表面硼化含氮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实验条件、合成工艺和合成效果;讨论了影响合成效果、晶体生长性能与硼在晶体中浓度分布特征的因素;提出了提高表面硼化含氮人造金刚石性质与质量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文中进行了固体相变的一般热力学分析,进而引伸到石墨金刚石相变系统中自由能变化的规律,从而得出了相变系统自由能与晶粒半径变化的两条曲线,分别说明了在触媒存在的挣压法和无触媒存在的直接转变或动压法金刚石生长的热力学规律。在进行了结构转化热力学  相似文献   

3.
静态高压下表面硼化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静态高压下,在金刚石热力学稳定区里,用含硼粉,碳化硼(B4C),六方氮化硼(HBN)原料,合成表面硼化人造金刚石的实验条件,工艺与效果。讨论了影响表面硼化人造金刚石合成效果,晶体生长性能与硼在晶体中浓度分布特征的因素。指出了提高表面硼化人造金刚石质量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热力学原理及其数据是计算与讨论石墨-金刚石平衡曲线的基础,就是说在研究石墨-金刚石的转变过程时,首先考虑到的是热力学问题。因为通过热力学的计算使我们能够预测石墨-金刚石转变过程的方向和限度问题,从而为研究这一转变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浦利泽尔(Pollitzer,1912年)用不十分精确的燃烧热值对金刚石的生长条件做过计算。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机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机理是大家十分关注的理论问题。因为,弄清石墨是怎样变金刚石的,金刚石又是怎样长大的,以及过渡族金属或其合金在此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些基本问题,对提高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技术水平是非常有益的。30多年来,我国从事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研究的科研、生产工作者,根据各自获得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多种模型,并借助这些模型来阐明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机理,概括起来有如下一些基本内容。文献[1]对固相直接转变机理提出了一个微观模型——高压高温下ABC型石墨的一种振动模型。从图1可以看出,原来处在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探讨合成工艺与金刚石合成效果的关系问题,对提高人造金刚石的品级及生产效益是有重要实际价值的。文中叙述了合成压力、温度与合成加热时问在金刚石晶体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性。讨论了合成工艺对金刚石合成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合成工艺是影响合成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研究中,通过对合成金刚石效果的有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金刚石合成效果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7.
研究探讨石墨与金刚石晶体生长的关系,有助于促进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材料品种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叙述了石墨合成金刚石的实验结果。讨论了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行径和影响转变的因素。在对石墨性能进行多种测试与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合成金刚石石墨的选择原则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工艺与金刚石晶体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合成压力、温度与加热时间在金刚石晶体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性。讨论了合成工艺与金刚石晶体生长的关系,提出了合成工艺是影响金刚石晶体生长的重要因素。在研究中通过对晶体生长有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金刚石晶体生长质量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提高人造金刚石质量和生产经济效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叙述,讨论了影响金刚石晶体生长质量的多种因素,指出了提高金刚石质量的合成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造金刚石合成棒中各组分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气相氧化分离原理的特殊热解工艺取代传统的酸煮工艺,来实现金刚石与石墨的分离。对石墨的氧化速率随温度、时间、燃耗的变化进行了机理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石墨的氧化动力学;并建立了氧化助剂A促进石墨氧化的化学模型。同时,探讨了人造金刚石的抗氧化性机理。  相似文献   

11.
触媒参与下金刚石晶体生长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随着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技术的发展,各研究者对超高压高温下,特别是触媒参与下,由六方结构的石墨变立方结构的金刚石机理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诸如溶剂、触媒、溶剂-触媒、固相转变和结构转变等不同的看法。值得指出的是结构转变观点,对有或无触媒参与下,石墨是如何向金刚石转变的微观过程做了清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石墨到金刚石以及六方BN到立方BN的转化,都不是一般的物态变化过程,而是伴随着有关原子外层电子运动轨道发生变化的过程。对人造金刚石和立方BN晶体形成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虽然有许多结晶学方面的理论可以借鉴,但无论如何不能不说明原子的结构是怎样转变的这个要害问题。否则,要想达到对机理的正确认识是有困难的。因而,对已提出的种种关于合成金刚石和立方BN的形成理论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是必要的,而对金刚石和立方BN在某些条件(温度、压力和介质等)下是如何被变成石墨与六方BN的问题,更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特殊类型含硼金刚石的合成技术与特征。讨论了掺杂物含硼原料、合成工艺、实验条件对金刚石晶体生长的规律、性能和质量的影响,以及含硼金刚石合成机理和硼在合成中的作用。指出了进一步提高特殊类型含硼金刚石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合成用粉末金属触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石墨向金刚石进行转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材料,使得金刚石的相变活化能和合成温度和压力显著降低,这样的材料称之为人造金刚石用触媒材料,简称触媒材料或触媒。在没有触媒参与的情况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13GPa的高压和2700℃以上的高温。采用触媒,可使金刚石的合成压力与温度分别降至5—6GPa和1200~1400℃,从而使工业生产金刚石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型体。石墨是合成金刚石的主要原料。实践表明,在有或无金属触媒的参于下,石墨都能转变成金刚石,只是所使用的压力和温度不同而已。但值得注意的是用不同的石墨材料合成金刚石,所获得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差别很大。由此可见,开展对石墨材料与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关系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于在超高压、高温的条件下,在触媒金属的参予下,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机理进行了定性地探讨,提出了一种人造金刚石成核的微观模型——间隙成核;从金刚石结晶热与其生长空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出发,阐述了人造金刚石的长大过程;进而指出了,在目前的合成条件下,影响金刚石长大的主要矛盾,即为了使金刚石长好长大,必须创造出合适的且稳定的压力温度场。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类型的石墨粉为原料,通过铜吸收和传递热量,采用冲击波合成工艺,制备多晶金刚石微粉。测试了多晶金刚石微粉的得率和耐磨性能,研究了石墨微晶结构对其得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鳞片石墨合成多晶金刚石微粉的得率和耐磨性不如土状石墨合成的金刚石;微晶具有平行排列的焦炭基人造石墨合成的多晶金刚石微粉易石墨化,难得到金刚石;微晶具有杂乱排列的炭黑基人造石墨的得率比土状石墨高;一次焙烧的炭黑基人造石墨具有较多的微孔,其合成的金刚石的耐磨性能比土状石墨的差;经过二次焙烧后合成的多晶金刚石微粉的耐磨性能比土状石墨的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人造金刚石的形成区分为直接转变、在有外来介质参与下的转变和金刚石在亚稳条件下的生长等三种情况;并在文中较为详细地引述了国内外各研究者对人造金刚石生长机制的一些基本看法,认为:关于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机理的看法在短期内很难统一,各抒已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简介我国早期人造金刚石设备一容器类型和选型,评述人造金刚石三种方法合成机制和发展概况,分析人造金刚石间接法合成机制的三种典型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报导熔煤观点与熔煤效应的基本内容,研讨制定高品级小单晶金刚石的合成工艺和其有关环节的具体技术,阐述人造金刚石工业化中设备一容器选型(含大型化)合成工艺和合成机制等重要基本科技问题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们高兴地迎来了我国第一次成功地合成金刚石的二十周年。第一颗人造金刚石晶体在我国的诞生,无论对我国的高压技术还是对晶体生长学科的发展,都堪称是里程碑。第一颗人造金刚石问世后,人们自然就想到,怎样把金刚石单晶长得更大些,更好些。这当然不仅仅是个生长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对于金刚石结晶机制的认识。这里仅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面评述请参阅相应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