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测试》2016,(Z2):64-67
电能表关键元器件磁屏蔽效果测量是电能表形式试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传统二维磁场测量测量磁泄露的方法存在测量的盲区。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利用三维磁场测量磁屏蔽的理论方法。首先从理论上证明只有在球面三维磁场下才能找到磁屏蔽泄露的薄弱点,通过电磁场理论给出三维条件下感应电流与电磁强度的公式。其次在此基础上搭建自动检测装置,针对该装置设计一套评估磁屏蔽效能的试验方法。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多种屏蔽材料构成的屏蔽壳进行磁泄露测试,试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对电能表关键元器件屏蔽材料的选取及其内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电流比较仪磁屏蔽效能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电流比较仪具有高准确度,线性特性好,低漂移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现场。在大电流比较仪的设计中磁屏蔽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是依靠解析的方法,误差较大。文章利用目前流行的数值计算方法,对电流比较仪磁屏蔽效能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出了电流比较仪磁屏蔽效能问题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讨论了有限元法在电流比较仪磁屏蔽效能计算中的应用,给出了磁屏蔽体二维和三维模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二维胶体晶体的结构特点及成形驱动力,介绍了LB(Langmuir-Blodgett)转移法、毛细组装法、电场沉积组装法、特殊装置组装法等二维胶体晶体成形方法的原理、成形过程及优缺点,同时概述了二维胶体晶体在微加工及微图案化、纳米传感器、纳米磁存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聚变装置超导磁场环境下真空测量电离规因灯丝变形、带电粒子轨迹变化等物理机制导致真空测量精度不高,不能满足工程精确测量的需求。基于磁屏蔽的理论,构建了半封闭式和开放式的两种多层磁屏蔽结构模型,利用Maxwell有限元软件,仿真研究了结构材料层不同厚度和不同磁场方向等条件下磁屏蔽效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屏蔽效能随铁层材料径向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铁层材料端部厚度对其影响较小;超导材料层厚度对屏蔽效能影响较小;磁场方向角在0°~90°范围内,屏蔽效能先减后增,并在90°(屏蔽结构轴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达到最大值。为电离规在复杂磁场应用条件下的屏蔽结构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阶段智能配电网中电能计量设备在线运行状态评价难的问题,该文分析温度、直流偏磁与二次回路状态对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电能计量设备状态监测终端。该设备使用铂热电阻的测温电桥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测,使用具有交流反馈的自激磁通门对直流偏磁进行监测,通过对二次回路电流测量的方法实现二次回路短路的监测,通过高频信号注入的方向实现二次回路开路监测,并通过窄带物联网实现监测终端与电力云平台间的数据通信。最后,进行温度、直流偏磁和二次回路实验,对所提监测方法进行验证,实验显示温度、直流与二次回路监测结果均可准确反映实际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6.
刘锋  吕昕  李跃波  潘征  杨杰 《功能材料》2012,43(Z1):121-124
针对目前一些新型平面屏蔽材料的特性和标准测试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两种平面材料屏蔽效能的屏蔽房测试方法,为平面材料的屏蔽性能实验提供了完善的实验手段,为准确评估平面材料的屏蔽效能提供了实验途径.同时,为大型孔缝结构的耦合实验和防护设备的性能检测提供了实验平台.通过实际测试应用,证明了实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高复现性波片测量方法和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高良  殷纯永 《计量学报》1998,19(2):136-141
建立了一种高精度波片位相延迟量的测量装置,它以磁光调制式1/4波片法为基础,其测量精度优于KDP电光调制检测法。本文介绍了磁光调制器的设计,总结了磁光调制方法的最优解调特性,提出了测量装置的结构,其中强调了磁光调制器必须放置在标准1/4波片之后以满足最优解调特性。误差分析表明,环境温度和机械安装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实验对同一批波片进行了长时间多次重新安装测量,其复现精度优于20′  相似文献   

8.
吕丹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39(12):27-28,30
在新的国际标准ISO/16063-33"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磁灵感度测试方法"中,要求传感器多平面固定,测试磁场360°旋转,自动测试装置记录并绘制磁灵敏度的三维成像图形。本文研究探讨了基于Visual Basic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对三维图形的进行模拟绘制的算法原理以及可实现程序,从而在二维平面显示器上准确模拟出传感器磁灵敏度的三维成像图形,并可绕X轴、Y轴及Z轴旋转成像。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材料去除率和加工通用性,本文提出了工具施加二维超声波振动辅助的化学机械磨削(CMG)复合加工方式,开发具有伸缩和弯曲两种模态的二维超声波振动子及实验装置.以单晶硅片为加工对象,进行单点切削加工轨迹特性分析,并比较不同加工模式以及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维超声辅助下的单点切削轨迹存在更多延性加工趋势.在同样普通机床精度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二维超声辅助CMG表面粗糙度明显改善,达到纳米级.较无超声情况下二维超声波辅助CMG复合加工材料去除率提高约1倍,可获得最优表面粗糙度5 nm,一维径向超声辅助加工结果次之.  相似文献   

10.
通信技术在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社会安全、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宽屏蔽范围、高吸收效率和高稳定性的电磁屏蔽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石墨烯是一种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大且可调控性高的轻质材料,可有效实现电磁衰减,保护精密电子设备和人体健康,在电磁屏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从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与石墨烯基材料的结构特性角度,阐述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电磁屏蔽特点,总结了结构调控以及表面异质化、复合化策略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结构调控有利于提高石墨烯基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和多重反射损耗;表面异质化和复合化策略有利于提高石墨烯基材料的界面极化和磁特性,从而加强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和磁损耗。总结了石墨烯基电磁屏蔽材料的改性方法,旨在为开发新一代绿色、轻薄、高屏蔽带宽的电磁屏蔽材料提供启发,指明石墨烯基电磁屏蔽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