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文辉  陈毓清  张磊 《吐哈油气》2004,9(4):369-374
定量分析信噪比在数据处理及去噪方法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改进叠加方法以提高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主要是研究如何定量估计信噪比及将它应用于加权叠加中。对于信噪比的定量估计,给出了三种方法,即叠加法、时域SVD法、频域SVD法。分别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得出了它们的特定适应条件。并且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都作了分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常规的水平叠加就是将同一CDP道集内的各道叠加在一起。但是,由于存在噪声各道的信噪比不同,如果每道都同等地参与叠加,势必会影响叠加效果。将定量估计信噪比很好的应用到加权叠加中来,定量估计出每个记录的信噪比值作为加权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同时,还对相关加权叠加、常规叠加、剔除叠加等也作了一些研究。应用上面的方法,分别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各种方法之间也作了具体的比较。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各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改善叠加剖面的质量,通过信噪比定量分析,也可证明它们比常规叠加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2.
黄土塬独特的黄土地貌 ,使地震波在激发和传播过程中产生多种强烈的规则干扰和随机干扰 ,地震记录表现为低频和低信噪比特征。本文提出黄土塬多线地震采集方法 ,从增加覆盖次数、增加炮点选择的范围、确保全线均匀的高覆盖次数面元叠加入手 ,利用多线邻道叠加来压制干扰 ,从而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逆时成像质量,开展了基于深度域地震波逆时偏移成像道集(CIP)的优化叠加方法研究。从海量逆时偏移数据体中提取CIP道集并构建模型地震道,通过与同一CIP道集内的各道作局部归一化互相关运算构建加权系数并以此优化加权叠加处理。以理论模型和FZ工区逆时偏移处理为例,进行方法验证和实际资料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经优化加权叠加处理后的逆时成像剖面在信噪比、连续性、成像聚焦性、地层细节刻画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地层细节刻画更加清晰。该方法为提高实际地震资料复杂构造成像精度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地震成像处理中因动校正不当导致同相轴出现弯曲的现象,进而降低叠加剖面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本文利用滤波后的近零炮检距地震道作为参考道,再利用道间的相关特性获取各道的T0校正量,对道集进行校正,并采用Sinc函数高精度插值,使得原道集上的同相轴趋于水平。叠加后断点成像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同相轴变细、频带变宽,从而提高了地震成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剖面成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理论消除方位各向异性时差的校正方法;推导了方位各向异性时差校正公式,并分别用模型数据和实际转换波资料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在道集和叠加剖面上都有了显著改善,利于小断层断点的识别。  相似文献   

6.
信噪比与分辨率是地震系统工程考虑的两个重要出发点。俞寿朋等人(1984)系统地阐述了信噪比与分辨率的各种定义与研究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想对该文再作一些补充。主要从带通滤波及反褶积的两个理论分析模型的实例出发,分析有关信噪比及分辨率在滤波或反褶积前后的变化情况,提出了视觉信噪比及视觉分辨率的概念。认为滤波和反褶积两种处理手段并不改变每个频率成分里的信噪比,而只是改变“视觉信噪比”和“视觉分辨率”,从而重新阐述了估算信噪比及分辨率的公式和含义。文章最后评述了当前反褶积方法的成就与问题,指出今后迫切需要研究出一种能够去噪音的多道反褶积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提高叠前地震数据信噪比的射线束道集叠加方法。与共反射面元叠加类似,它基于同相叠加原理,将时差在四分之一周期之内的道数据叠加到一道。首先制定叠加规则,抽取叠前地震数据射线束道集;然后根据同相叠加原理剔除不满足条件的地震道;最后将满足条件的射线束道集通过动校和静校进行叠加。最终得到的叠加道可以起到数据规则化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进行高信噪比的构造成像,提高速度分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受原始记录远道频率低于近道频率、动校拉伸、速度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满覆盖叠加降低了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文中讨论了少道叠加方法 ,对少道叠加和满覆盖叠加的结果做了分析和对比 ,认为少道叠加既可以保护高频信息 ,又可以压制随机噪音。少道叠加技术的关键在于消除叠前道集中的随机噪音和多次波 ,提高叠前资料信噪比。少道叠加技术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受野外采集噪声和叠前预处理方法的影响,共中心点道集(CMP)和共反射点道集(CRP)内各道品质差异较大,此时传统等权叠加不能得到高信噪比结果。为此,本文提出在一定时窗或整个时窗范围内,综合CMP或CRP道集内各道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炮检距以及入射角等因素衡量地震资料的品质,综合确定加权系数进行非等权优化叠加,以有效改善叠加结果。理论模型分析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非等权系数的综合优化叠加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去除噪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
AVO属性分析技术在垦东北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AVO属性分析中普遍存在的角道集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使用了将角道集部分叠加后再将多个部分角叠加数据体作为AVO处理输入数据的解决方法,进行了AVO属性处理,并对垦东北部馆上段Ⅳ、Ⅴ砂组进行了AVO属性分析,结果表明横波阻抗及μρ数据对岩性识别效果突出,泊松比及大角度叠加地震数据对油气响应敏感,其中利用大角度叠加地震数据沿层提取的油气检测平面图与实钻结果吻合率高达93%。为减少AVO属性分析技术的多解性,提高勘探成功率,本文总结出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多信息综合应用的AVO属性综合分析方法流程。  相似文献   

11.
受原始记录远道频率低于近道频率,动校拉伸,速度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满覆盖叠加降低了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中讨论了少道叠加方法,对少道叠加和满覆盖叠加的结果做了分析和对比,认为少道叠加既可以保护高频信息,又可以压制随机噪音,少道叠加技术的关键在于消除叠前道集中的随机噪音和多次波,提高叠前资料信噪比,少道叠加技术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复杂构造地区断块和高陡构造发育,相比于平缓地层,高陡构造区域地震照明有限,数据信噪比较低,全偏数据参与叠加对提高成像信噪比不利。由于区域构造特征的差异性,不同高陡构造带对应的反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不同炮检距(即入射角)段的反射信号具有明显分带特征。据此,在炮域深度偏移角道集上进行炮检距矢量片(Shot Domain Offset Vector Tile, SVOT)划分,有效分离出不同倾向、不同倾角界面的深偏数据。采用共聚焦分析方法,分析各SOVT叠加剖面的信号聚焦特性;根据其成像清晰度属性,进行SOVT剖面加权优化叠加,突出有效信号,改善高陡界面的成像信噪比。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它可依托商业软件深度偏移模块运行,只需额外增加少量运算,适于工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常规速度分析时,为了提高速度分析结果的信噪比,通常采用相邻若干个CMP道集作为原始数据。当地下界面倾斜时,各个CMP道集使用同一速度动校正后得到的叠加道有一定的时差。如果这些叠加道求和时能沿同相轴方向叠加,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速度谱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实际地震资料试验表明,对于倾斜反射层,与常规直接求和相比,沿同相轴同相求和得到的能量可提高近两倍。  相似文献   

14.
目前转换波静校正技术方法众多,已成为多分量勘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方法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1)面波反演法存在面波发散、难以确定频散周期及复杂探区面波信噪比低、频散曲线拾取困难等问题;(2)初至波静校正方法中的层析反演和折射法的转换波初至信噪比低,尤其在复杂探区拾取初至很难;(3)共检波点道集叠加纵波构造约束法要求地下反射界面变化相对平缓或者水平。因此,上述方法目前都不适合复杂构造转换波静校正。为此,提出一种复杂构造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具体步骤为:(1)通过层位拉平方法消除转换波静校正构造项,克服层位基本水平的限制。首先拾取P-P波CMP叠加信噪比较高的构造层位,并计算层位拉平投影时差,用投影时差“拉平”叠前数据;(2)将层位拉平数据转换到共检波点域并重新完成共检波点P-P波速度分析,以使共检波点道集的每道速度相同,消除复杂构造横向速度剧烈变化及速度分析精度不高造成的道间动校正误差,既可以使共检波点同相叠加、提高信噪比,又减少了速度精度不高对地震道剩余静校正量的影响;(3)把P-P波构造层位拉平的投影时差转换到P-SV域拉平P-SV波叠前数据,在共检波点域重新完成P-...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水平叠加的作用是压制随机噪声和消除多次波,但伴随的缺点是降低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且模糊了振幅特征。为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振幅保真,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然而,这些拟合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如在提高信噪比方面的能力较弱等。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讨论了时频域零炮检距拟合方法的特点及在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叠前消除各种线性干扰和多次波的必要性。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只要在叠前做好去噪工作,应用时频域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有利于改善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振幅保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地震资料中深层照明度低、反射信号弱、信噪比差等问题,基于傍轴射线及菲涅耳带理论,提出并研发了多次聚焦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室内处理方面大幅度增加地下尤其是中深层共反射点覆盖次数,有效增强中深层弱反射信号、提高信噪比,改善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应用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多次聚焦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在属性参数搜索、倾角歧视、中远偏移距时距曲线精度以及是否输出叠前道集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在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地震资料处理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振幅概率分布统计特性分离地震记录中的信号和噪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4年,W . S, Harlan提出的应用振幅概率分布的差别分离地震记录中信号与噪声的方法,为消除噪声提供了一个新的信噪分离域(振幅统计域)。 本文采用动校正后的CDP道集记录,经过时空域平滑,使信号聚焦趋向非高斯分布,而噪声反聚焦趋向高斯性分布,从而分别提取信号与噪声。最后再从CDP道集数据中减去噪声,并由部分近偏移道叠加得到高质量的地震剖面。此法用于叠前处理有以下优点:①去噪能力强,可使某些叠前处理方法在高信噪比条件下进行;②采用部分近偏移距道叠加,进免出现远道动校正拉伸崎变;③反褶积可在去噪后参与叠加的部分道上进行,从而减少了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18.
在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地区,地表结构复杂,低降速带非均质性强、沟中弯线受地形条件限制,测线成网困难、直测线采集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都较低,不能满足目前岩性勘探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在经过理论论证和生产试验后,逐步发展了一套针对黄土塬地区的非纵地震勘探技术,其原理是根据三维和宽线地震面元叠加压噪原理及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噪音特性,采用非纵观测系统,试验合理的非纵距来克服常规宽线叠加道集方位角窄的缺陷,以多束炮线、检波线激发接收,避开黄土塬近炮点的强干扰,达到合理的压制噪音,提高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的目的,在室内处理中,经过静校正、去噪等一系列技术开展了高保真的处理方法攻关,所得剖面信噪比适中,反射内幕清晰,能够满足目前岩性勘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富含天然气藏,以往在地震数据采集中多采用突出炮点、检波点组合作用的方法压制和削弱干扰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今采用高精度地震勘探,突出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利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水平叠加进行噪声压制,充分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本文针对目标工区地质任务及地震勘探难点,对比研究噪声干扰特性,剖析以往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叠加响应对高精度地震勘探所起的积极作用,为该区天然气勘探提供高质量、高精度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三分量数字检波器在东濮凹陷的采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检波器较之模拟检波器有更好的振幅和频率响应特征,更大的动态范围,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为了充分了解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的性能和采集效果,在东濮凹陷马厂地区进行了多波地震勘探试验。采用MEMS三分量数字检波器采集了3条二维地震测线数据,同时在数字检波器相同的位置用12个一组的模拟检波器采集了1条二维地震测线数据。对两种检波器单炮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检波器的Z分量单炮记录比模拟检波器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X分量和Y分量浅、中层的信噪比高,背景清楚。对两种检波器的叠加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检波器Z分量的叠加效果更好,剖面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更高;X分量和Y分量的叠加剖面对地层尖灭、不整合和微幅度构造等地质特征反映清晰。对三分量数据进行了振幅比和泊松比分析,低异常区与钻井揭示的油气显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