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并行PSO算法的RBF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RBF网络的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并行PSO算法的RBF网络建模方法。其中,隐层单元数由一系列随机产生的整数训练得到;中心向量从输入样本空间内随机选择。随后,通过误差适应度来评价全局最优粒子,进而实现网络性能。从对非线性系统的仿真效果看,该方法隐层单元数比较少,与相同隐层的RBF网络相比,显示出了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改进递归最小二乘RBF神经网络溶解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溶解氧预测的准确性,将基于改进型递归最小二乘算法优化的径向基函数( RBF)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溶解氧预测。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隐层单元中心选择;利用改进型递归最小二乘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隐含层到输出层的权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溶解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预测精度优于RBF神经网络和递归最小二乘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3.
一类递归RBF神经网络模型的稳定性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和递归神经网络(RN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类新的递归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RBFNN)模型,它具有两种网络模型的优点。文中对它的渐近稳定性和学习算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相关的定理和公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神经网络模型在控制不稳定非线性系统(如小车-倒摆系统)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PSO聚类和梯度算法结合的RBF神经网络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约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发展及其应用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改进K-means聚类思想,以确定其隐节点的数目.结合梯度算法,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调节隐节点的数据中心、宽度和输出权值,最终达到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目的;同时,将优化后的网络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适应地确定RBF神经网络隐节点的数目并调整其结构参数,使网络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收敛精度,从而准确地识别滚动轴承的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PSO的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学习方法,首先利用减聚类算法确定网络径向基层的单元数,再用PSO对基中心和宽度进行优化,并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训练RBF神经网络。将此算法用于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实例仿真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虽然递归算法具有结构简练、清晰、可读性强等优点,但有时受执行效率和程序设计语言的限制,必须实现递归向非递归的转换.提出一个通用的算法框架实现一般递归算法向非递归算法的转换.该框架产生的非递归算法没有标号,适用于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结合几个典型的实例说明该框架的应用方法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二叉树遍历递归算法非递归化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递归算法具有结构简炼、清晰、可读性强等优点,但递归算法在执行过程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追求算法的时空效率,必须将递归算法转化为非递化算法,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本文讨论了在递归算法执行过程中栈的变化和给出了改进的非递归化算法。  相似文献   

9.
朱长元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12):185-187,190
由递归算法直接转换成相应的非递归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本文针对一个企业材料截断应用案例.通过数学建模、算法分析与实现,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RBF网络学习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鑫朝  颜宏文 《微机发展》2006,16(2):185-187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粒子群优化RBF网络学习的算法,即分组训练合成优化。该算法利用粒子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实现对多维复杂空间的高维搜索能力,找出神经网络权值的最优解,以达到优化神经网络学习的目的。通过与用最小二乘法优化的神经网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算法所优化的神经网络收敛效果明显、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机保护只在被测参数达到或者超过设定动作阈值才动作,缺乏预测控制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径向神经网络。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分解能力、优异的奇异检测能力进行故障特征分量的提取;用粒子群算法和径向神经网络配合优化权重,从而使网络收敛快,训练时间短。通过电动机故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PSO-RBF神经网络实现了对故障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改进k-means的RBF神经网络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振  徐蔚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11):161-163,184
针对传统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构造的网络分类精度不高,传统的k-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聚类结果随不同的初始输入而波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means的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先用减聚类算法优化k-means算法,消除聚类的敏感性,再用优化后的k-means算法构造RBF神经网络。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学习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心聚类与PSO的RBF网络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心聚类法与微粒群(PSO)优化方法,提出一种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设计算法。算法采用中心聚类方法对输入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处理,自适应地确定RBF网络隐含层的初始参数;利用修正全局最优解计算方法的经典PSO算法优化RBF网络隐含层参数,进一步修正网络结构参数;输出层权值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在线更新。采用该方法建立炼铁过程中烧结矿成分与转鼓强度关系的预测模型,并用现场数据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复杂非线性系统建模。  相似文献   

14.
贺昱曜  张慧档 《计算机工程》2008,34(23):208-209
为构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以相空间重构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粒子群的自动搜索算法,并以Logistic映射和水声信号作为研究对象,把该算法与同类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训练准确率和收敛速度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能够为水声信号的建模、预测以及动力学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蚂蚁算法的RBF网络参数的两阶段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径向基函数(RBF)网络中心参数仿生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改进的蚂蚁算法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首先进行网络参数范围估算,然后根据一定的步长对网络参数区间取离散点,最后蚂蚁根据在各个离散点的信息素的多少来选择路径,从而进行网络参数优化。第二阶段为:利用第一阶段的结果进行局部区间扩张,从而进行进一步优化。用蚂蚁算法优化后的网络对典型的混沌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其预测的各项误差低于常规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多光谱图像水质反演的评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选参数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方法.利用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SPOT-5数据和水质实地监测数据,得到符合条件且具有代表性的4类水质变量,对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用遗传算法对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在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模...  相似文献   

17.
赵磊  贾振红  覃锡忠  杨杰  庞韶宁 《计算机工程》2012,38(1):225-226,235
传统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图像分割算法存在很多错分、漏分的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分割算法。采用量子遗传算法对RBF网络进行优化,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提取待处理图像的边缘信息,识别噪声点与非噪声点,以此作为优化后RBF网络的输入,利用该网络良好的逼近能力纠正错分和漏分像素点。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分割效果更优,且能进一步提高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设计和优化高线性功率放大器和通信子系统,在系统级仿真中,构建功率放大器精确的行为模型是极为重要的。应用实际功率放大器晶体管测试板,通过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仿真得到大量功放输入输出数据,建立了一个基于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的行为模型,给出了RBF 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及K-均值聚类算法和共轭梯度优化算法,并进行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功放行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对于BP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逼近能力和速度。  相似文献   

19.
奇异值和RBF神经网络的彩色人脸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相对于灰度图像,利用图像的彩色信息能改进人脸图像的识别率。但近年来的彩色人脸识别研究较少。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向量和RBF神经网络的彩色人脸图像识别方法。首先说明了彩色图像的奇异值向量具有代数和几何不变性,再将降维的奇异值向量作为图像的特征,然后应用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为95%左右,是一种有效的彩色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中心超平面的概念,提出了超平面中心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此网络中以点到中心超平面的距离代替传统的径向基神经网络中点到点的距离,其优势在于中心超平面作为数据中心包含了更多原始数据之间的信息。以函数逼近和数据分类的实验为例,证明了超平面中心的径向基神经网络相对于传统的网络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