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型热管低温储粮系统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储粮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化学药物熏蒸防虫、高能耗高噪音降温,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品质绿色储粮的重大需求。研制了一套小型热管低温储粮系统,该系统以热管技术为依托,以小麦为介质,在冬季利用热管冷凝端与外界冷风热交换获取冷量,利用热管蒸发端吸收小麦热量并使小麦降温从而积蓄冷量。结果表明:热管低温储粮系统能够无能耗、无值守、自动地将冬季自然冷源导入储粮中,粮温最低可达到1℃,远低于准低温储粮20℃的水平,单位降温速度达0.2℃/d。该研究结果为大规模绿色储粮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山东鲁中粮库利用自然冷源进行就仓低温杀虫试验,在秋冬季节对当年入库的小麦进行通风降温达到冷冻杀虫的目的。通过数次通风降温,使粮温降到0℃以下并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经检测证实,利用自然冷源就仓通风降温可以达到冷冻杀虫的目的,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5.
6.
制冷在冷库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肉类冷却、冷冻和冷藏都离不开制冷.制冷设备的优劣;制冷效果的好坏;对肉类产品冷加工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制冷是保证冷库生产的重要工序.在冷库生产过程中,制冷系统的耗电、耗水占有很大比例,整个制冷系统的耗电量约占生产总耗电量的70%左右,如何降低制冷中的能耗是冷库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风储粮中粮堆结露可能性的判断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风储粮是目前粮食储备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技术措施,但结露会增加储粮水分而降低通风安全储粮的效果。结露的根本原因是温差过大。根据不同季节粮堆与大气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在气温上升季节和气温下降季节气温、粮温与露点的比较,判断粮堆结露的可能性与结露的类型,做好通风储粮中的预防结露工作,以确保通风储粮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热管低温储粮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热管低温储粮技术在储粮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设计建造了基于热管原理的低温储粮仓,研究了储藏过程中粮食温度、水分减量、电导率值、过氧化氢酶活动度、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一年(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的试验周期内,试验仓粮食降温速度和低温时间明显高于对照仓,在小麦品质方面:试验仓水分、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分别下降了0.12%、14 mg H2O2/g,比对照仓低0.11%、39.13%;脂肪酸值和电导率值分别增加7.65 mg KOH/100 g、5.1μS/cm,比对照仓低42.48%、45.16%,证明该低温储粮技术蓄冷效果明显,同时具有降低粮食水分减量、抑制脂肪酸值升高、保持籽粒活性,防止粮食劣变陈化的效果,为该储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自然低温粮仓的历史、目前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作了阐述,并对创造自然低温粮仓的条件包括应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冷源的获得和冷源的保持从防热隔热设计的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研究;同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储藏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管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低成本、可快速拆装的PE-RT热管蓄冷装置,用高密度聚乙烯(PE-RT)导热塑料管替代紫铜管作为热管管材,用新型碳氢制冷剂HCR22作为热管循环工质,以蓄冷量为指标,研究了2种材质热管组在不同充液率和不同换热面积比时的蓄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同管径、同结构尺寸的铜质热管组相同,PE-RT热管组的最佳充液率也是33%,最佳充液时,PE-RT热管组的最优换热面积比同样是2.81;热管组蓄冷72h,PE-RT热管组和铜质热管组的储水槽水温分别降低13.52,15.30℃,PE-RT热管组的蓄冷量为铜质热管组的88.37%。该研究为PE-RT低温热管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提升普通织物的低温抵抗性能,将具有蓄热调温功能的相变微胶囊涂覆至织物表面制得蓄热调温织物,通过Fluent 软件对复合织物的低温防护过程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蓄热调温织物的低温防护试验对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检验,并模拟探究了微胶囊的相变潜热以及其在织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对蓄热调温织物低温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显示不同时间节点蓄热调温织物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及各区域的温度变化趋势,且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小于8.64%,该模拟结果可较为准确地再现蓄热调温织物的低温防护过程;当微胶囊的相变潜热由50 J/g增加至200 J/g时,织物的低温防护时间延长了70.1%;当微胶囊的质量分数由1%增加至5%时,织物的低温防护时间由214 s延长至388 s,同比提升了81.3%。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热激处理对低温贮藏中黄瓜冷害发生的防治效果及对贮藏特性的影响,以"金田208"黄瓜为试材,通过测定黄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失重率、腐烂率、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VC含量、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确定黄瓜适宜的热激处理条件。结果表明:不同的热激方式、处理温度及时间会对黄瓜造成不同的影响。不适宜的热水处理会造成大量霉变,不适宜的热空气处理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水、褪绿或烫斑。适宜的热水和热空气处理均可以对黄瓜的冷害起到推迟或减轻的效果,并有效的控制低温贮藏期间黄瓜果实的失水,能够延缓黄瓜细胞膜渗透率的增加和MDA的积累,防止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利用42℃的热水处理10min可以显著(p0.05)降低黄瓜的冷害指数和腐烂率,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并维持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对减轻黄瓜冷害症状起到了较好效果,适宜用作黄瓜的热激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