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高压釜反应器,在反应温度为260~320℃、氢分压为4~7MPa、反应时间为2~6h及剂油质量比为0.2~0.5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裂化油浆(FCCS)抽提油在Ni-Mo/SiO2-Al2O3催化剂上选择性加氢脱除多环芳烃(PAHs)的反应规律,针对影响加氢脱除PAHs反应的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建立了油浆抽提油选择加氢脱PAHs的幂函数型动力学方程。以微分法和牛顿迭代法对动力学数据进行非线性参数估值,确定了加氢脱除PAHs的动力学模型参数。研究表明,油浆抽提油选择性加氢脱PAHs反应的动力学反应级数为1.14,表观活化能为44.33kJ/mol,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平均相对偏差为1.41%。  相似文献   

2.
以中海油惠州炼化提供的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自主研发的渣油悬浮床加氢装置中进行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催化剂质量分数以及空速对转化率、产物各馏分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60℃、氢分压14MPa、氢油体积比1000∶1、催化剂质量分数300μg/g、空速1.0h-1的最优反应条件下,渣油转化率为 90.50%,生焦率为5.01%。同时分析了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与抑焦机理,可为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东混合原油常渣原料油在固定床连续加氢反应装置中的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 明, 经过固定床连续加氢处理后, 含硫化合物的含量随着加氢深度的增加明显降低, 脱除效果明显, 最终脱除率达到 8 3. 2 2%; 硫含量在原料油和生成油中的分布规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最终得到的生成油<3 5 0℃馏分中的硫 醚硫全部脱除, 苯并噻吩基本上脱除完全, 空间位阻大的二苯并噻吩类含硫化合物也大部分被脱除。  相似文献   

4.
用骨架镍催化剂对环戊酮液相加氢动力学进行研究.分别考察该催化剂体系的加氢活性和加氢速率.经加氢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对环戊酮加氢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氢气压力3.5 MPa,温度190℃,可使环戊酮加氢转化率大于90%.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算,求得各影响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并得到该催化剂的加氢动力学方程:-dc环戊酮/dt=kc环戊酮pH22.经统计检验表明,所得动力学模型较为合适.反应温度160-190℃时的加氢反应活化能为42.53 kJ/mol.反应速率常数为287.798 exp(-42 530/RT).  相似文献   

5.
对渤海湾环烷基原油减三线馏分油加氢降凝工艺生产橡胶填充油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加氢降凝工艺,在总体积空速0.18h-1,氢油体积比800,反应压力15MPa,反应温度320~380℃的条件下,产品中大于320℃馏分凝点降至-26℃,硫、氮质量分数分别降至12μg/g和8μg/g,芳烃质量分数由36.8%降至4.3%,与进口SBS填充油的性质相近。  相似文献   

6.
渣油加氢转化过程中沥青质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H -NMR、元素分析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沥青质质量分数的渣油在高压釜内加氢反应前后沥青质结构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加氢反应后沥青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H/C 原子比减小, 芳碳分率增大, 芳香环系周边氢取代率σ及芳香环系缩合度参数H AU/ CA 减小, w(HA)增加, 而w(Hα)、w(Hβ)、w (H γ)减少, 沥青质的取代芳碳分率减少, 质子芳碳分率增加, 表明加氢反应后所得沥青质的缩合度增大, 沥青质发生了明显的脱烷基侧链反应。加氢后沥青质的含硫质量分数降低, 含氮质量分数增加。随原料中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增加, 加氢后沥青质的环烷环数和芳香环数均逐渐增加, 尤其是芳香环数, 甚至会大于原生沥青质。渣油加氢过程中沥青质主要是以单元薄片为基本单元参与反应的, 沥青质的加氢反应, 既有自由基反应, 又有正碳离子反应。  相似文献   

7.
烟熏、煎炸、烧烤类食物在其烹饪制作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其中的一类致癌物,以苯并芘的致癌性最强。本文对三种不同的烹饪方式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在其制作过程中多环芳烃的产生原因,以及时间、温度、油脂、食物与炭火是否直接接触等因素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和减少多环芳烃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小型程序控温流化床试验台上研究煤燃烧生成多环芳烃的特性.考察了燃烧温度、停留时间、过量空气系数、脱硫剂和金属铁等因素对多环芳烃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800~900℃)范围内,流化床燃烧在850℃时多环芳烃生成量最少;多环芳烃生成量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出现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添加氧化钙增加了多环芳烃的生成量;少量铁的加入使多环芳烃生成量增加,大量铁则抑制了多环芳烃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以花生油为对象,研究4种碳基吸附剂对花生油中多环芳烃及营养物质的脱除效果,探究吸附剂性质与脱除效果的关系。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氮气吸附-脱附试验,探究木质活性炭、煤基活性炭、椰壳活性炭和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性质及孔径分布,考察这4种碳基吸附剂对花生油中多环芳烃、VE和甾醇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具有粗糙、多孔的表面结构,对多环芳烃、VE和甾醇都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而木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具有相似的表面结构和孔隙结构,具有相似的吸附效果;与活性炭相比,多壁碳纳米管结构为管状结构,且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较小的比表面积,对多环芳烃、VE和甾醇的吸附效果较弱。4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与其表面粗糙程度、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以及孔隙结构有关,可为食用油中其他有害物质的脱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取被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土壤作为试验样本,应用4种化学氧化剂降解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对比不同氧化剂的降解效果,筛选最佳氧化剂并优化氧化条件. 结果表明:采用双氧水、改性Fenton试剂、高锰酸钾、活化过硫酸钠均可以降解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其降解效率依次为:高锰酸钾(94.06%)>活化过硫酸钠(82.79%)>改性Fenton(81.15%)>双氧水(72.91%). 高锰酸钾能高效、稳定地降解16种多环芳烃,对单个多环芳烃的降解率均在80%以上,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残留量均在标准范围内. 当添加量为2.5 mol/kg、水土比为7.5、反应时间为48 h时,高锰酸钾降解多环芳烃的效率最高,达到95.96%. 化学氧化剂可以有效降解土壤中的多环芳烃,高锰酸钾的降解效果最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CO2、CH4 混合气为气源,在地层条件下利用自主研制的饱和溶气原油装置对长庆原油进行预处理,通过逐级降压得到地面集输工况(0~3.5MPa)下的饱和溶气原油。通过溶气原油物性测试装置与高压流变仪分析了气体组成、温度、压力等对饱和溶气原油溶解度Rs、体积系数Bo、凝点TZ、黏度μ 和屈服值τy 的影响规律, 并讨论混合气稀释效应与溶胀效应对长庆原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升高,Rs、Bo 升高,随着温度降低,Rs 升高,Bo 降低;相同温度、压力下,Rs(CO2)约为Rs(CH4 )的2倍,但CH4 的溶解明显促进了CO2对长庆原油的溶胀效果;n(CO2)/n(CH4 )=9∶1混合气对长庆原油的溶胀作用最佳,且对长庆原油凝点、黏度和屈服值的改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油井的井底流压是影响油田的生产能力和油田调整方案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进行油气井动态分析的基础,直接控制井的生产能力。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地层条件的复杂性,现在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能十分准确的计算出井底流压。在液面折算法计算井底流压的基础上,将油套环形空间中流体分为气柱段、油气段、油气水段三种不同流动形态,研究不同流动形态下混合液密度与压降梯度的关系,采用分段计算模式,应用微积分方法计算油井的井底压力。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抽油井井底压力与压力计实测压力值平均相对误差为8.54%,可以满足现场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加氢尾油裂解过程中结焦的影响,在加氢尾油裂解实验装置上考察了裂解温度、进料质量流速和水油质量比对炉管结焦速率的影响。利用SEM、EDS、DSC-TG及EA对结焦试样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结焦速率随温度升高从2.16mg/(cm2·h)逐渐增大到7.90mg/(cm2·h);结焦速率随流速的增大从3.36mg/(cm2·h)逐渐增大至11.02mg/(cm2·h);结焦速率随水油质量比增大从7.56mg/(cm2·h)减小为 4.89mg/(cm2·h)。焦体中碳氢质量比随温度升高、运行时间延长及水油质量比降低均逐渐增大,且焦碳在管壁上发生了渗碳现象。综上,加氢尾油最佳裂解条件是温度850~860℃,进料质量流速约193.80g/h,水油质量比为0.5 ~0.7。  相似文献   

14.
采用HPL-1型催化剂,在小型加氢装置中对4种劣质柴油进行加氢脱硫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60℃、反应压力7.0 MPa、体积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800∶1;该条件下劣质柴油加氢脱硫率最高,可达96.57%。通过修正压力、氢油体积比、体积空速等参数,建立了劣质柴油0.5级动力学模型,通过检验发现,4种劣质柴油硫质量分数的实验值和模拟值的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废机油再生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暋对废机油进行预处理,除去部分水及杂质,再通过闪蒸装置进一步除水,然后通过常减压蒸馏工艺对 其进行切割。在常压蒸馏段可得到低凝点、高稳定性的轻质柴油,在减压蒸馏段结合络合精制灢碱洗灢白土精制等工 艺流程,可生产出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基础油等可利用资源,最后用各种添加剂进行调和以提升油品质量。经研究确 定了补充精制的工艺条件:添加络合剂质量分数为1.5%的酸溶剂4.5%进行酸洗;在40曟的温度下,添加质量分数 为40%的NaOH 水溶液1%进行碱洗;在小于120曟的温度下,添加白土3%搅拌25~30min。采用此工艺不仅可 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极大地提高废机油的再生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核孔膜过滤实验,研究了微米级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矿化度对SMG-μm 微球的封堵效果有很大影响,随着NaCl的质量浓度增大,封堵效果越好;在压力和微球质量浓度相同时,不同核孔膜孔径的过滤时间有很大差异;SMG-μm 微球在较低压力下的封堵效果优于高压力的封堵效果;实验发现,质量浓度对过滤时间的影响比较复杂,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