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南堡油田南堡1、2号构造取心井馆陶组(Ng)岩心观察及铸体薄片鉴定,明确了研究区馆陶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玄武质泥岩实际上是风化程度高、砾间界线不清楚的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并提出新的储层类型——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储层。研究区储层物性总体较好,高孔、高渗储层发育;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杂基内微孔发育,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根据储层成因和展布特征可将其分为3类:河流-三角洲相成因的条带状储层、以火山碎屑为物源的火山裙扇储层及火山前缘的自碎角砾状熔岩环形储层,见丰富的荧光级油气显示,具有有利的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2.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砂体储层宏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井距井网条件下,通过精细储层沉积学研究,确定了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储层油砂体和单砂体的宏观储层特征。河流砂体分为主河道、决口水道、充填河道和边缘河道4种微相砂体单元,岩石相主要的粉细砂岩相,成岩胶结程度低。单期河道砂体主要表现为曲流河性质,河道宽度与厚度用单期河道砂体宽度和厚度描述,二者之间为线性关系,砂体内部结构符合点坝倒积体的堆积规律。河流砂体不同微相单元决定了油田高含水期储层物理特性的总体规律。  相似文献   

3.
普光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由于对该区嘉陵江组沉积及储层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高效勘探。综合运用测录井资料及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压汞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嘉陵江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组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三类沉积相,并进一步可划分为滩间海、台内滩、局限潟湖、局限潮坪、蒸发潟湖和蒸发潮坪等六个亚相和相应若干微相。其中,台内滩亚相和局限潮坪亚相中的云坪微相为储层发育有利相带。沉积相控制了储层发育带,嘉陵江组储层主要分布于嘉陵江组二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云岩、其次为晶粒云岩,部分样品孔隙度小于2.00%,大部分样品孔隙度为2.00%~10.00%,平均为2.00%;渗透率为0.001×10–3~1.000×10–3μm2,平均为0.230×10–3μm2,总体属低孔、低渗储层,以Ⅲ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4.
在对钻井、录井、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矿物成分、粒度分析、泥岩颜色等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尚店油田馆陶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认为尚店油田馆陶组为河流相且为曲流河,建立了适合该油田的沉积相判别模式。沉积微相划分结果表明,该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具有砂体大面积连片、岩矿成熟度低、多物源的特点,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以今论古"的方法,从区域沉积环境、沉积特征等方面,对尚店油田馆陶组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尚店油田馆陶组为河流相且为曲流河,建立了适合该油田的沉积相判别模式。沉积微相划分结果表明,该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具有砂体大面积连片、岩矿成熟度低、多物源的特点,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南堡油田发现井--老堡南1井测试获700 m3/d 高产工业油流,标志着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产油18.62×104 m3、气6 175.35×104 m3。综合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有利储集体是受多期构造 岩溶作用控制形成的岩溶塌陷体,其识别标志主要表现为:①钻井仅有泥浆漏失、钻速加快而无放空;②岩心上表现为与通常的岩溶洞穴相似的地质特征;③常规测井上表现为高伽马 低电阻(砂、泥充填)或高伽马 高电阻(方解石充填),成像测井上以发育各种洞穴角砾岩为主要特征;④地震剖面上无“串珠状”(俗称“羊肉串”)反射,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甚至杂乱、弱振幅反射;⑤与通常的洞穴型储层相比,洞穴通道空间消失,但储集体体积增大,有效储集空间主要是由洞穴溶积砂岩基质孔、溶蚀孔洞、洞穴角砾间残存空隙和裂缝、溶缝组成的复合系统。其形成演化经历了晚加里东-早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期构造 岩溶作用及其叠加。岩溶塌陷体广泛发育于南堡凹陷乃至渤海湾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分布区,油气源充足,具有广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
南堡油田深部储层水体较深、湖盆面积广、埋藏深,导致深部储层泥质含量较高、压实作用较强,储层较差,寻找优质储层是勘探开发的重点。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和其他分析化验资料系统分析了P1、P2 断块的沉积相、储层物性、储层孔隙喉道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了南堡油田深层优质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P1 断块发育三角洲相,储集砂体较薄、连通性差,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胶结物和泥质杂基含量高,储层综合评价为中孔、特低渗、细喉道型储层。P2 断块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储集砂体较厚、连通性好,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胶结物和泥质杂基含量少,储层综合评价为中孔、中低渗、中喉道型储层。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影响显著,三角洲相储层较差,砂质碎屑流储层较为优质,且优质储层均发育在强溶蚀相中。  相似文献   

8.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发育辫状河流相和低弯度河流相两种沉积相类型,其中低弯度河流相在研究区馆陶组下段为首次识别。研究区馆陶组下段Ⅴ砂组至Ⅰ砂组的发育和演化显示了沉积边界逐渐向西推进的特点。Ⅰ、Ⅱ砂组发育辫状河流相,Ⅲ、Ⅳ、Ⅴ砂组发育低弯度河流相。Ⅰ、Ⅱ砂组的有利储集区带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Ⅱ、Ⅳ、Ⅴ砂组的有利储集区带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东部。  相似文献   

9.
针对渤海湾盆地南堡35-2油田投产后实际生产特点与初始地质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并结合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其古构造、沉积特征、成藏模式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重新评估。研究表明:馆陶组油气聚集具有“古构造控制沉积相带、古构造控制油气聚集”的特点,具体为(1)南堡35-2油田潜山的古构造格局控制了沉积相带的分布规律,控制了油气的整体运聚特征,该结论不同于前人得出的油藏主要受控于岩性而不受控于构造的结论;(2)馆陶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沉积,油藏主体分布于主河道叠合连片区,砂体的空间展布对油气的再次分配起着一定作用;(3)南堡35-2油田的成藏模式表现为“断裂控藏,深聚浅调”的特点,边界大断层及潜山不整合面为深层“油源网”,使原油在深层馆陶组储层聚集,后期浅层次级断层活动强烈,部分原油被调整到浅层明化镇组形成次生油藏。南堡35-2油田馆陶组资源潜力十分可观,储量规模可能为之前预测的3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南堡35-2稠油油田开发的深入,油品性质在平面上、纵向上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对增产措施的选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找出造成这种变化的控制因素,在总结油品性质分布特征基础上,通过饱和烃色谱、族组分、地层水等分析,建立了油品性质与埋藏深度、油水界面、断层活动性、油气充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堡35-2油田A区油品受影响因素多、整体表现为油品性质变化较大,B区仅受边界断层和油源充注影响、油品性质整体变化不大。最后给出了油田油品性质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李勇  陈国明 《油田化学》2006,23(4):369-374
论述了胜利埕岛馆陶组油藏的地质概况,储集层发育、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黏土矿物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黏土矿物对碎屑岩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了母岩性质、气候条件、油气形成、沉积环境等地质因素对黏土矿物和储层特征的影响,逐一分析了伊/蒙混层矿物、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与储层伤害的关系。该油藏为典型的河流相沉积,矿物和结构成熟度低,非均质性强,胶结疏松,渗透率高,但主要由数量较少的大孔隙提供,石油储量和产量与高岭石含量成反比。与储层伤害有关的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其次为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的伤害小。储层对工作液的敏感性,主要为伊/蒙混层矿物产生的水敏,其次为高岭石产生的速敏,绿泥石产生的酸敏小。图1表4参19。  相似文献   

12.
以分析化验、岩心描述资料为基础,应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研究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储层岩石学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探讨研究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东营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原生孔和溶蚀孔两大类,其中溶蚀孔隙是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碎屑岩的碎屑和填隙物成分是孔隙变化的内在因素,而成岩作用的改造是孔隙演变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其中压实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则有利于改善中深层储层物性;东营组最有利储层类型为中孔中渗储层,主要分布在东一段,东二、三段储层类型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13.
储层在钻井、完井、采油、增产和修井的各个作业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伤害,尤其是与地层配伍性差的各种入井液,将会造成地层污染,从而使油井产量下降,采收率降低,因此加强入井液的研究是保护油层、防止伤害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在油气层和井筒之间产生一条清洁的通道,增加油气井的产能,加强了射孔液、射孔工艺、射孔损害机理、射孔参数的研究,尽量避免或减少射孔过程中对油气层的伤害,保护馆陶组砂岩油气藏,重点分析了孤东油田馆陶组储层在射孔过程中的损害机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储层敏感性分析是判别储层伤害程度的重要手段,对后期高效开发和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垦西油田新近系馆陶组储层岩心样品,结合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及压汞测试、流动水驱实验,对馆陶组上段和下段储层伤害指数和敏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新近系馆陶组储层岩石胶结疏松,孔隙结构总体孔径较大,孔喉分布较均匀,连通性较好;岩石矿物组成以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和岩屑为主,黏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及伊蒙混层;馆上段以细粒为主,馆下段以中粒为主。(2)馆陶组储层普遍具中等速敏性、弱碱敏性、弱盐敏性特征;上下两段的酸敏性特征差异较大,上段具有非酸敏性特征,而下段具有强酸敏性特征,酸敏指数达78.28%;(3)研究区馆陶组铁白云石、绿泥石含量及孔隙结构对储层敏感性具有控制作用。(4)控制注采流速是研究区开发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对馆下段酸敏带来的储层伤害要进行防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从储层厚度、渗透率、延伸长度、实进系数等指标评价南堡2-3区馆陶组(Ng)主力含油储层,指出单因素储层评价结果存在相互矛盾,不利于全面认识储层;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计算上述4项参数的权重系数,并采用权重法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NgⅠ4、NgⅠ6为Ⅰ类储层;NgⅡ5、NgⅡ6、NgⅣ为Ⅱ类储层;NgⅡ13、NgⅢ为Ⅲ类储层。分析了各类储层的特征,并利用动态资料证实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M油田Asmari储层为典型的混合沉积,不同岩石组分的混合使得该套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了明确混合沉积的储层特征,综合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分析数据、扫描电镜照片、毛管压力曲线、碳、氧、锶同位素等测试数据,对伊拉克M油田Asmari组储层特征进行解剖.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包括粗-中粒石英砂岩、砂屑-生物屑云...  相似文献   

17.
环池油田侏罗系延8油层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石油》2006,20(4):10-12
  相似文献   

18.
白玉彬  张乾 《特种油气藏》2011,(5):56-59,138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油田长2储层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的中—细粒长石砂岩,平均孔隙度为16.36%,平均渗透率为9.58×10-3μm2,属中孔、中—低渗储层。根据压汞曲线、铸体薄片等分析资料及试采、录井等测试结果,对长2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认为:长2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后者发育的长石溶孔对储层物性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前两者对储层物性破坏严重,而溶蚀作用扩大了储集空间,改善储层物性;长2储层可以划分为Ⅰ、Ⅱ、Ⅲ、Ⅳ4种类型;综合评价长2储层是以Ⅰ、Ⅱ2种类型为主要构成的中—低渗透储层,优质储层多分布在分流河道沉积旋回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19.
蔡晖  崔政  雷源  张占华 《河南石油》2010,(4):101-103,109
从海上油田开发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南堡35—2油田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弱凝胶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室内实验方法,对影响弱凝胶调驱的关键参数,如原油粘度、调驱时机和调驱剂用量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原油粘度越大,调驱效果越差;弱凝胶最佳注入时机为含水40%;弱凝胶用量越多,驱油效果越好;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现场实施。实施结果表明,弱凝胶调驱能够降低视吸水指数,控制含水上升,改善水驱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南堡35-2油田弱凝胶调驱优化及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上油田开发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南堡35-2油田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弱凝胶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室内实验方法,对影响弱凝胶调驱的关键参数,如原油粘度、调驱时机和调驱剂用量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原油粘度越大,调驱效果越差;弱凝胶最佳注入时机为含水40%;弱凝胶用量越多,驱油效果越好;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现场实施。实施结果表明,弱凝胶调驱能够降低视吸水指数,控制含水上升,改善水驱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