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强化混凝是一种具有多重目标的混凝过程,是对整个给水系统综合、系统化的工艺过程。在黄河下游水厂进行了强化混凝技术的应用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浊度去除率提高20%,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提高26%,使出厂水水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南郊水厂通过强化混凝技术,提高了现有常规给水工艺去除污染物的效能,使出厂水水质满足国家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水低温低浊是期的强化混凝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以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时期的松花江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有效的,与原有的单一聚使铝混凝工艺相比,可显著降低沉淀后和滤后水的剩余浊度。同时可节省混凝药剂费用,降低制水成本。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水低温低浊时期的强化混凝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以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O)强化混凝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时期的松花江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有效的,与原有的单一聚合铝(PAC)混凝工艺相比,可显著降低沉淀后和滤后水的剩余浊度.同时可节省混凝药剂费用,降低制水成本.  相似文献   

4.
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除嗅对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净化地表水源,考察了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对含藻水的强化混凝净水效能.结果表明,单纯混凝对含藻水的净化效果较差,只能去除部分藻类,对藻类引起的嗅味基本没有去除作用.采用高锰酸钾预处理后对净水效果有一定的提高,对嗅味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而采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处理对混凝的强化效果要远远高于高锰酸钾,对水中的藻类、嗅味及有机物的强化去除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工艺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锰钾复合药剂(CP)预处理工艺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应用分析,探讨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CP)预处理工艺在微污水强化混凝强化过滤在技术和经济上应用的可行性。指出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强化混凝强化过滤工艺无论是在技术成熟程度上,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首次选配一种新型复合药剂对地表水进行强化混凝试验,制备复合混弹簧剂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处理低温、低浊地表水,研究表明,该药剂对地表水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无机助凝剂(B)无毒、易分散、悬浮性好、吸附性强、价格低。助凝剂B与硫酸铝复配使用效果良好。具有强化混凝作用。B的浓度为10-20mg/L时助凝效果较好,复合药剂中包括KMnO4(0.5mg/L)时混凝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岭土配置不同颗粒物浓度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试验,研究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对混凝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且投药浓度较低时影响更大;整体上,出水水质随进水悬浮物颗粒浓度变大而变差,但存在混凝处理最差点. 针对含高岭土水样,无机药剂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有机药剂,无机药剂作用机理以压缩双电层为主,有机药剂以吸附架桥为主.  相似文献   

8.
高锰酸盐-生物活性炭工艺抗冲击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锰酸盐-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以某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测试该联用工艺抗有机物和氨氮冲击负荷的能力.结果表明,高锰酸盐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分别对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混凝工艺和过滤工艺进行了强化,缩短过滤工艺达到稳定出水水质的时间,有效提高整体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原水受到污染时,在生物活性炭工艺前增加曝气装置,提高生物工艺进水溶解氧含量,是一种提高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效能的简单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预氧化与气浮工艺联用处理高藻水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比较几种预氧化药剂(高锰酸钾、高锰酸盐复合药剂、氯以及臭氧)与气浮工艺连用时对原水浊度、UV254和藻类的去除效果,确定出各预氧化药剂的最佳投量,并筛选出适合处理此类水源水的最佳预氧化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温高藻水源水处理,氯、高锰酸钾、高锰酸盐复合药剂、臭氧最佳投量分别为1.5、1.0、1.2和1.5mg/L,适合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藻水处理的最佳预氧化药剂是臭氧.  相似文献   

10.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处理臭味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验室小型试验,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药主地臭味污染水源水中臭味,铁,锰,色度,浊度,有机物等的综合处理效能,与传统常规聚合铝混凝处理相比,高锰酸盐复合药处理具有优良的除臭,除铁,除锰,除色,除浊及除有机物功能,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日用化工生产废水为对象,采用某科研所研制的复合混凝剂对其进行了混凝预处理与生物接触氧化联合处理,实验室实验和工业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凝-生物法处理日用化工废水效果好,处理后水质澄清,SS、CODCr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是处理日用化工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高岭土配置不同颗粒物浓度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试验,研究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对混凝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且投药浓度较低时影响更大;整体上,出水水质随进水悬浮物颗粒浓度变大而变差,但存在混凝处理最差点.针对含高岭土水样,无机药剂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有机药剂,无机药剂作用机理以压缩双电层为主,有机药剂以吸附架桥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提高天津高藻期滦河水藻类的去除效果,保证水厂出水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试静态实验模拟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氯(Cl2)、氯氨(NH2Cl)和臭氧(O3)预氧化除藻和除有机物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PPC在预氧化除藻、除有机物以及助凝中均表现了良好的性能,30mg/L的Al2(SO4)3混凝条件下2mg/LPPC即可有效提高藻类和有机物去除效果,O3次之.PPC和O3预氧化可以明显提高混凝除藻效果,投量为2mg/L和4mg/L时比单纯混凝时藻类最高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5%和35%,而Cl2和NH2Cl预氧化除藻效果较差,而且基本没有助凝效果.结论单纯的混凝除藻在经济上并不理想,而在FeCl扑聚合铝、Al2(SO4)3三种混凝剂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氯(Cl2)、氯氨(NH2Cl)和臭氧(O3)中,Al2(SO4)3作为混凝剂与预氧化剂PPC联用能够实现对滦河水天津段的藻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对有机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用试验研究了东莞樟村水质净化厂一级强化混凝处理工艺处理东莞运河污水所产生的化学混凝污泥脱水问题。结果表明:五种阳离子型和一种两性型PAM效果最好,阴离子、非离子型PAM药剂调理化学混凝污泥的效果均不理想;各种药剂都有其最佳作用范围,投加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脱水性能的降低。最佳调理药剂应该能全面改善化学混凝污泥的脱水速率和脱水程度,而不仅只是改善某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超低浊度高色度地下水给水水源中色度主要由溶解性有机物产生,常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难以使处理后出水色度达标,为此,提出强化混凝-电解气浮过滤工艺进行除色研究.通过混凝药剂筛选及电极比选,确定最优的处理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强化混凝阶段,最佳药剂为聚合氯化铁(PFC),其最佳投药量为40mg/L;电解气浮过滤阶段,铝电极的处理效果优于铁电极,且在铝电极作为阳极的条件下其最佳滤速为5.5m/h,运行周期12h.其出水色度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混凝强化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法可以强化生活污水的一级处理.对于某小区生活污水,采取混凝强化一级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用聚合氯化铝、硫酸铝和PAM进行单剂及复配使用处理废水.结果表明,投加聚合氯化铝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明显优于投加硫酸铝,进行絮凝剂复配实验时,当10%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2.0 mL,PAM投加量为1×10-8 mg/L时,去除率可达到84.21%,即原水COD值为380 mg/L时,出水COD值可达到60.00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一级标准.强化一级处理可以使一级处理效果进一步得到改善,水质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17.
臭氧预氧化与混凝联用工艺处理低温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臭氧投加量、接触氧化时间等因素对臭氧预氧化与混凝联用工艺处理低温微污染水的影响,以及臭氧预氧化在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上的净水效果.方法采用静态试验,改变臭氧投加量,接触氧化时间等参数,分别对比了高锰酸盐指数、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臭氧投加量0.5(mg.L-1)时,沉淀出水各项指标就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投加量为3(mg.L-1)接触氧化时间为15 min时,沉淀后出水的高锰酸盐指数、浊度、色度分别降低了18.4%、95.9%和81.9%.比直接采用聚合氯化铝混凝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8%、23.6%和22.4%.结论对于低温微污染水源水,臭氧预氧化与混凝联用工艺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浊度、色度,使处理后水质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通过烧杯试验研究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去除黄浦江水中微量天然有机物和浊度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进行预氧化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和浊度的去除效率,相同混凝剂投加量情况下,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可提高约6%-9%;在PAC投加量为6-10 mg/L时,出水浊度均小于1 NTU,出水CODMn为2.27-2.15 mg/L.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混凝除磷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混凝实验,观察混凝除磷与除浊的关系,考察混凝剂品种、pH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及混凝对水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研究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及聚丙烯酰胺(PAM)的助凝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强化混凝可以有效提高混凝除磷的效果;聚铁混凝除磷效果明显好于聚铝和聚铝铁;3种混凝剂除磷最佳pH分别为:聚铁7.5,聚铝6.5,聚铝铁6.0;溶解性磷的去除总体上来说更加困难,但是当混凝剂投量增加到一定水平,溶解性磷也能得到有效去除;PPC与PAM均具有一定的助凝除磷效果,但PAM的用量和投加时间必须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20.
大庆龙虑泡原水较高的铝,处理后残留铝量亦较高。本文对该高PH值低浊原水进行了混凝药剂投量、水温、PH值和不同混凝药剂对沉后水残留量量影响的混凝试验研究一混凝效果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混凝剂投量、水温、PH值对残留铝有较大影响,混凝剂复合铁铝较硫酸铝混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