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处理机动车碰撞事故的过程中,有的分析参数是确定的,而有的是不确定的.文中提出利用边界值法、偏差法和数理统计法处理机动车碰撞事故中的不确定性参数问题,以使碰撞事故再现分析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交通事故中碰撞车辆进行合理的简化及建模,并对汽车碰撞事故中车速确定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及处理.利用有限元软件重点模拟分析了一维情况下车辆碰撞的速度,得出一种较为准确地确定碰撞车辆速度的方法,为交通事故的再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并为科学准确处理交通事故,明确事故责任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使用能力验证结果来验证测量过程的偏倚和精密度受控,采用精密度法对玻纤网可燃物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简化评定。同时结合本实验室的该参数试验方法、仪器等因素,考虑了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建立测量模型采用GUM法进行评定和分析。总结出2种方法在该参数的不确定度评定的优劣,为不确定度评定在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二维汽车碰撞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二维汽车碰撞事故分成向心碰撞和偏心碰撞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作为工具开发了汽车碰撞事故二维运动仿真系统,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系统验证。该系统实现了汽车事故碰撞过程的二维再现,可为汽车事故鉴定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车辆前部结构对行人头部伤害影响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再现了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分析了当行人头部与汽车发动机罩上表面发生碰撞时,汽车前部结构参数对相对碰撞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罩前缘高度对相对碰撞速度有高度显著(α=0.01)影响;保险杠中心高与发动机罩前缘高的交互作用对相对碰撞速度有显著影响(α=0.05);而保险杠中心高、保险杠上下缘高度差、发动机罩倾角以及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等对相对碰撞速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国内外人车碰撞的事故速度计算理论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车事故再现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推算汽车正面碰撞速度的综合约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鉴定及其科研中车辆等效碰撞速度的计算特别重要,为了准确的描述碰撞前汽车的状态,必须对交通事故碰撞的过程进行详尽分析.采用能量守恒原理推算汽车的碰撞速度,并结合法规及其经验公式对所得速度进行约束分析,根据碰撞两车的状态和事故现场信息对速度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典型案例与相似计算的实例,说明各个参数对速度计算精度的影响,及利用综合约束方法推算碰撞速度的可行性,为交通事故鉴定及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做法,要理解测量不确定度概念、掌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平 《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15(3):53-58,63
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通用规则,对以电子天平测定果蔬罐头固形物含量的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测量结果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60.79±0.63)%,P=95%。样品均匀性引起的重复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为最大,沥水时间误差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次之。  相似文献   

10.
三坐标测量机在应用时,通常得到的只是被测参数的估计值,而没有给出具体测量任务的测量不确定度.从长度测量的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出发,参照ISO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对影响不确定度估计的一些因素加以分析,推导不确定度计算的传递链函数,并且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此模型可推广应用于三坐标测量机各种测量任务的不确定度评定中,从而实现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值和不确定度评定的完整报告,提高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交通具有普遍性的汽车二维碰撞过程建立了一套完整适用性强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弹性恢复系数、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并利用VC++、OpenGL、3DMAX、Matlab联合进行了仿真和可视化再现。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复杂的汽车碰撞事故的车速及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摩托车与汽车正面碰撞及直角侧面碰撞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交通事故再现推算碰撞速度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车速鉴定一直是交通事故中的鉴定难点,因为对车速的鉴定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传统的车速分析方法十分烦琐、计算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不利于交通事故的处理,基于序参量的车速分析方法简单、计算量较小,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事故多发点鉴定方法都需在分析事故数据前将路段进行划分,这与事故的空间分布不一致,易导致事故多发点的割裂分析。在对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验证了单位里程事故数服从泊松分布,并推导出事故间距服从负指数分布,进而可计算出异常事故间距的界限值,认为构成异常事故间距的事故与路况可能存在一定联系,并根据小概率事件原理,可确定出异常事故间距连续出现个数的下限值,大于该下限值的连续事故异常间距构成路段即为事故多发地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起高速公路严重钻入追尾碰撞交通事故,结合关于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的国家标准,根据事故现场道路环境及路面情况、事故现场勘测数据、事故车辆损坏变形部位和特征(照片)以及实车损坏测量结果和两车车型基本参数,利用能量法与变形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碰撞前两车的行驶速度。计算结果为钻入碰撞事故的分析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交通事故的成因错综复杂,驾驶员驾驶过程中感知、判断、决策任一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公路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运用AHP分析方法和模糊评判方法,分析了影响驾驶员事故前操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驾驶员事故前对各感知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及驾驶员对各影响指标的评价模型,并用模糊数学和模糊推理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交通事故的驾驶员事故前操作行为模式模糊控制规则。该研究成果可以运用于对车辆驾驶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也可用于交通事故的鉴定与处理环节,提高交通事故鉴定水平,使相关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更为妥善。  相似文献   

17.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4个隧道的交通事故资料,以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从时间、隧道环境和交通动态因素3个方面选择9个候选自变量,采用反向选择法分析候选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否显著相关。研究发现:事故发生时段、碰撞类型、天气和日标准小客车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之比与事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事故发生时段、碰撞类型、天气和日标准小客车交通量与AADT之比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发生比率的概念,对模型的估计情况进行了解释。最后,从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准确度2个方面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因为道路条件对车辆的最直接影响表现在速度上,所以通过对事故多发地点的速度与交通事故的分析,阐明了平均速度、速度均方差、速度变化率与交通事故间的关系.并人为的创造了各种道路条件来分析道路条件与速度的关系,进而阐明了道路条件与事故的关系,避免了由于不可试验性造成的事故率系数法、多元回归法等研究中样本不一致及样本不足的缺陷.同时,通过对直线长度的分析说明了本方法的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事故现场路段安全性,预防二次交通事故,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路段划分为警告区、合流区、缓冲区、事故区、分流区和终止区。综合考虑驾驶员的视野、视力以及需处理的信息类型,建立了合流区和警告区限速值计算模型,将各种信息量化处理后计算得到典型事故现场的限速方案。在仿真环境下,对不同限速方案的通行能力、最大排队长度、平均速度和速度样本标准偏差等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通行能力变化不显著,模型计算的限速方案使平均速度有所降低,但同时也降低了最大排队长度和速度标准差,提高了事故现场路段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发生前的车速是确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是研究交通事故再现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的车速分析计算,建立3种车速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