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空电子技术》2009,(6):33-33
目前,仍经常有科学家们试图对真空管(vacuumtubes)进行微化改造,不过成功的案例却不多,主要是因为该种用玻璃封装的阀门已经在大多数应用领域被晶体管取代。  相似文献   

2.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纳米碳纤维,并通过2800℃高温处理得到石墨化纳米碳纤维。采用XRD、SEM和TEM对所制的材料进行微结构分析,并考察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嵌锂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初次嵌锂容量可达到533mA·h/g,25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保持在274mA·h/g,循环效率超过99%;经过石墨化处理以后,材料初次可逆容量达到311mA·h/g,首次循环效率从55%提高到78%,25次循环后可逆容量的保持率为99%以上。  相似文献   

3.
双涂层纳米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测试双涂层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将实现结果与一些理论分析相比较,指出纳米材料的吸收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关系的综合结果。合理地调配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促进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但由其组成的大电流系统会带来全新的安全问题。满足高精度、全面诊断、可靠通信、安全标准的监控系统可保证其安全,并提升它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简单超声法成功制备了硫化铋纳米颗粒与石墨烯(Bi2S3/rGO)复合材料,并探究前驱体氧化石墨烯(GO)添加量对Bi2S3/rGO复合材料储锂性能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等测试技术对其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及物相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池测试系统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添加20 mg GO制备出的复合材料,Bi2S3纳米颗粒在石墨烯片层中分布均匀,周围无散落,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容量较高,循环与倍率稳定性较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国内外标准关于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以及短路保护等安全性能检测的异同点,旨在建议我国关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检测的发展趋势,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更高效、更环保的储蓄电源设备,随着现代科技技术不断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将其广泛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但是,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一些细小的结构缺陷会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对使用者的人身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同时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检测过程中其技术也落后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因此,为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问题,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评价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锂离子电池低速率放电后性能的变化,对新的和经过100次低速率放电的3.7 V、1 000 mAh锂离子电池进行0.2C和1C的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经过多次低速率放电后,充放电性能明显恶化.尤以1C速率为严重,恒流充电阶段电池端电压上升速度较快,使该阶段充入容量减少,造成电池总体充电时间过长,长于新电池2.50 h,放电时电压平台较低,放电容量降为总容量的80.8%,比新电池降低17.5%.电池经过低速率放电后放空容量并无明显下降,不论0.2 C、0.4 C还是1 C均达到了100%以上.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纳米LiFePO_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LiFePO4的晶体结构、充放电机理、电化学性能、存在问题以及纳米技术近年来在LiFePO4中应用的最新进展。纳米LiFePO4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反应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微波合成法等。材料的粒径大小及分布、离子和电子的传导能力对产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在制备时采用惰性气氛、掺杂改性以及控制晶粒的生长尺寸是关键,电极材料的微纳米化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的改善有着显著的意义,展望了纳米正极材料LiFePO4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辅助刻蚀法制备了多孔石墨烯筛(MHGO),然后通过简单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具有MHGO镶嵌的钛酸锂-多孔石墨烯筛(LTO-MH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Raman光谱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 表明,所制备的LTO-MHGO复合材料在5 C(1 C=...  相似文献   

11.
硅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为它理论比容量高达3580 mAh/g(Li_(3.75)Si,室温下形成)。分别以四氯化硅和锌粉作为硅源与还原剂,通过简单有效的置换反应在500℃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纳米级硅,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原料成本低廉。所得到的纳米级硅颗粒为150~200 nm的球状,并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该材料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脱锂比容量能够达到1 747.7 mAh/g。然后以蔗糖为碳源通过高温热解法合成了硅碳复合材料,其50次循环后的脱锂容量保持率为82%。  相似文献   

12.
《真空电子技术》2013,(6):11-11
近日,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AnirudhaSumant和AliErdemir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在钢材的接触表面吸附上一层石墨烯将大幅减小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并能有效防止其生锈,堪称神奇。这一工序成本很低、操作简单,只需把含有少量石墨烯的溶液滴到两个接触面之间即可。随着接触面之间的相对运动,石墨烯会均匀并且牢牢地附着在整个接触表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对锂离子电池的可逆容量、倍率充放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共轭态和单一的原子层结构,具有优越的电子迁移性、大的表面积和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因此,众多研究者致力于借助石墨烯的独有特性来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本文对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世界首个纳米锂离子电池近日在我国宁波问世。纳米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是目前一般锂电池的1.5倍,它将大大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从热固性树脂/石墨、热塑性树脂/石墨、橡胶/石墨和导电聚合物/石墨等几个方面综述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逾渗特性、伏安特性和压阻特性。对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D),并制备 了表面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的纳米银线(AgNWs), 通过原位还原法将二者复合成一种新型的水溶性AgNWs/还原石墨烯(RGD)材料,克服了石 墨烯材料不易分散 的缺点。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UV-vis)光度计、扫描电子显 微镜(SEM)和傅里 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仪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AgNWs/RG D材料具有与前驱 体不同的物理参数,有望在非线性光学、光电传感器和生物抑菌等方面有良 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铋(Bi)作为负极材料表现出比石墨更高的理论容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锂化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阻碍了Bi负极的发展。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通过电化学原位还原将钒酸铋负极转化为具有三维蜂窝结构的纳米Bi负极,并进一步研究Bi负极充放电机理及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纳米Bi因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为锂离子嵌入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带来了高的比容量;同时,其三维蜂窝结构为Bi纳米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供了机械应变空间,缓解了Bi的体积膨胀,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纳米Bi负极在100 mA·g-1下的稳定放电比容量为497.5 mAh·g-1。本研究为高能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使得纳米Bi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高能负极的潜在候选者。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片状钛酸锂前驱体,再经煅烧制备纳米片状钛酸锂。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的水热时间(0,1,3,7和14 h)下制备钛酸锂前驱体,再将前驱体在不同温度(350,500和700℃)下煅烧对产物钛酸锂性能的影响。通过SEM、TEM、XRD等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形貌,最终产物为含有微量TiO2的尖晶石型纳米片状钛酸锂Li4Ti5O12(LTO),很好地继承了前驱体的形貌。将钛酸锂组装成锂离子半电池测试其电池性能,结果表明当水热时间7 h制备的前驱体再经500℃煅烧2 h后,所得到的钛酸锂在0.5C(1C=175 mA/g)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74.6 mAh/g;在20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4.1 mAh/g,仍保持为0.5C条件下的82.5%,在20C下进行循环测试,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4.6%,说明制备的纳米片状钛酸锂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20.
加速量热仪(ARC)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研究的新型热分析仪器,可提供绝热环境下化学反应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等数据.该文详细介绍了加速量热仪工作的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反应热特性、锂离子电池的热稳定性、比热容测试、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热行为.对加速量热仪在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