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拓展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盘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思维,针对目前专业领域内盘扣造型与技艺的研究居多,而关于盘扣与服饰的空间关系研究较少的现状,采用个案分析法结合创新实践,通过梳理盘扣的起源与发展,归纳与分析盘扣的常见造型、材质及工艺技法,对比不同时期盘扣在服饰中的排列组合方式,实践盘扣在创意女装中排列布局的个性设计,探索其对服装整体造型和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盘扣在服装设计中排列布局的固有思维,不仅可以增加服装的个性、趣味和层次感,而且也为传统元素融入现代服装多元化设计提供了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总结传统盘扣在现代服饰应用实例的基础上,进行了盘扣的功能性及装饰性设计,得到了多款创新设计服饰,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工艺及文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盘扣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服饰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盘扣也在不断创新,时至今日,盘扣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服装整体搭配中的附属品,同样也是设计领域的艺术品。现通过分析盘扣服饰作品,从制作工艺、创作题材、色彩搭配及材质等方面探讨盘扣在服饰中的创新设计,为盘扣的应用开辟新的思考途径,传递盘扣的艺术美感和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4.
《丝绸》2021,(5)
盘扣是重要的中国传统服装元素,在民国时期发展至顶峰,民国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文章根据历史文献、实物和图像等资料,梳理了中国传统盘扣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民国盘扣的造型艺术,探讨了民国盘扣流行变迁,并管窥民国社会文化观念变化,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合理依据。研究表明:一字扣体现极简风格,盘花扣体现装饰艺术,其他盘扣体现材料艺术,盘扣制作技艺弘扬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工匠精神。民国一字扣的渐变是对传统服饰的延续,盘花扣在民国时期突然流行,其嬗变受到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盘扣是中国服饰的一种钮扣,是服装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传统盘扣工艺全由手工完成,存在效率低等一些弊端。现对传统盘扣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和归纳,并对扣绊条的制作工艺进行创新,将盘扣制作与机缝工艺、新型材料等相结合,在保留盘扣实用性、艺术性和手工性的同时,提高制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让盘扣艺术在现代生活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纵观我国传统服饰,盘扣在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推及到文化层面,产传统盘扣可以视作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发散着浓郁的中国味道。传统盘扣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在无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彰显着生命力,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与追寻,同时又传递着招福纳祥的美好寓意。无论是初步发展的元朝时期,还是鼎盛阶段的明清时期,还是当前的现代社会,传统盘扣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仍广受设设计师的喜爱,尤其是"盘扣皇后"德籍华人珊丽娜于2009年将盘扣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将传统盘扣应用到服装设计之中。在本文中,我立足职业女装设计来谈一谈如何对传统盘扣进行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7.
《丝绸》2017,(6)
盘扣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因其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而被广泛运用。盘扣由远古结绳系带发展而来,秦朝出现"盘扣"雏形,使用于唐朝,普及于宋朝,清朝取代系带,民国时期到达巅峰,被沿用至今。前人的研究中,对于盘扣的起源与发展多为明清之后,而对明之前的研究较少,造型结构变化的研究著作更少。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盘扣藏品实物、文献资料的研究,归纳整理出盘扣的造型结构,总结出盘扣经历了从材质、造型结构到意蕴表达的全面演变过程,是一个从功能性到装饰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中国传统盘扣造型结构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盘扣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对服饰亦有点睛之笔,能生动的表现中国服饰重意蕴、重内涵、重主题。其随中国服饰的演化中逐建改变,肩负着传承民族服饰元素的重担又于传统中融入时代气息,与现代服饰完美结合走向国际舞台。论文结合盘花扣纹样造型、工艺创新,分析探究了皮革材料在盘花扣的应用,对盘花扣传承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克兢  田合伟 《丝绸》2013,(3):44-47
中原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其如何在现代时尚品牌服装设计中进行活化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以中原传统服饰的材质选择、手工艺和图案纹样等元素为研究基础,通过实物分析,对中原传统服饰的天然面料、盘扣工艺和刺绣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中原传统服饰是面料的自然风、盘扣的休闲风及刺绣的和谐统一,并实例分析了中原传统服饰面料及手工艺能够契合现代时尚服装品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再现了中原传统服饰面料及手工艺的魅力,为现代时尚品牌服装设计提供设计灵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在现代成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培青 《纺织学报》2007,28(9):92-95
阐述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的历史,以及在工业化生产背景下传统服饰手工艺所受到的冲击,揭示传统服饰手工艺必须走发展创新之路,与现代国际时尚结合,以适合工业化成衣生产的特性应用于现代成衣设计。同时列举了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刺绣、镶边和盘扣这3种服饰手工艺的传统样式及其在现代成衣中的应用,分析说明传统服饰工艺如何与现代成衣设计相结合,对传统服饰手工艺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药现代化事关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与中药走向世界密切相关,目前中药制剂存在着多方面的难题,比如生物利用度低、不良气味、药物毒性作用大和药物配伍禁忌等诸多问题。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和微胶囊技术在解决中药制剂的诸多问题中的应用。随着微胶囊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中药方面应用的深入研究,微胶囊技术对中药现代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Xuanwei style ham is one of the famous dry-cured hams in the worl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ingredients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on sensory properties, brine diffusing r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hygienic quality of Xuanwei style cured ham were studied. Modified cured ham processing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Massaging of green ham and injection of curing solution improved brine diffusing rate ( P <  0.05) and reduced curing time from the traditional 28 days to 21 days (weight of green ham about 13 kg). Ninety mg/kg sodium nitrite was used for improving cured ham color ( P <  0.05), and its residue still met the Chinese cured ham standard of 20 mg/kg. The hygienic and sensory qualit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addition of sodium ascorbate and polyphosphate ( P >  0.05).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paper studied the Chinese famous Xuanwei dry-cured ham, modified curing ingredient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Xuanwei ham are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ham quality and important to shorten the traditional cured ham processing procedure such as longer processing time and seasonal processing method to adapt to the new industrial procedures of manufacturing and marketing of Xuanwei cured ham.  相似文献   

13.
李先保  陈庆榆 《肉类研究》1996,(2):25-27,29
本文介绍以禽类为原料加工生产传统型袖珍产品的新工艺,采用肉鸽加工烧鸡,用分割后的鹅腿加工中国传统型火腿,用鹌鹑蛋生产皮蛋等。该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各原料的特点对传统工艺加以改进,并保持传统产品的特色和风味,对增加禽类产品的品种及促进禽类产品的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中药材和保健食品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分布于细胞内,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极大增加其溶出和促进人体吸收利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和保健食品上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为超微粉碎技术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味文化的根基与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中国味文化是中国烹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个性发展走向,决定了它必然地从本质上使中西方烹饪文化大有区别,这种个性就是“齐和”,其理论本源于华夏古国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后来不仅演变成了中国传统烹调的基本发展规律,还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模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李立新 《纺织学报》2007,28(11):115-118
通过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装饰艺术形式——中国结即传统绳结技艺,将中国结的历史演变阶段划分为上古至民国和现代2个阶段,探讨中国结于各个历史时期在装饰及服饰领域中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重点分析了中国结在传统与现代服饰中包括服装、服饰配件、服装饰品3方面的形制及装饰特征,明确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装饰元素,特别是在服饰的装饰与应用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对现代服装设计及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式传统菜肴方便食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传统食品依赖的同时对食物的追求也更趋向于营养、方便和安全化,中式传统菜肴方便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中式传统菜肴方便食品相较于传统菜肴往往存在色泽、风味、质地和滋味不足的问题,因此怎样改善这些问题是中式菜肴方便食品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方便食品的研究现状,对中式传统菜肴方便食品进行了分类,并对速冻、真空冻干、罐头类以及其他类型的菜肴方便食品在制作方法和改善其色泽、风味、质地和滋味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在中式传统菜肴方便食品生产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问题,概括了中式传统菜肴方便食品工业化生产中的发展对策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药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抗高血压中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独到的疗效。现将2002年以来中药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剖析入手,对中国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在材料、生产工艺、销售方式诸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在新中式家具创新设计思维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刘明 《纺织报告》2021,(2):79-81
祥云纹样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对祥云纹样进行运用,不仅可以传承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华文明,更是对服饰创新的发展。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未来更是服装制造向服装创造转型的主力军。像祥云纹样等中华传统纹样,可以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演变,更说明了其强大的活力以及适应性。在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对传统纹样加以简化与应用,定能在国际服饰的发展史上发扬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