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中国书画和紫砂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珍贵财富.研究中国书画艺术和紫砂艺术的特异性对于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它们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出发,通过论述紫砂制壶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文化、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求重建紫砂制壶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关联,从而挖掘出紫砂制壶艺术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为紫砂制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建立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晓兰 《江苏陶瓷》2010,43(4):35-37
宜兴紫砂艺术作为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的装饰工艺在陶瓷装饰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拓展,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具有数十种工艺技法的紫砂装饰体系。撇开紫砂装饰工艺手法的异同,传统中国书画在紫砂装饰内容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紫砂陶坯这一新的艺术载体上,中国书画作为传统文化,通过紫砂陶坯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延伸,与此同时紫砂装饰也因为它的融入而繁荣,提升了紫砂艺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聂韬 《陶瓷》2023,(11):165-166
太湖石,对于太湖流域的江南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在许多的庭院之中都能够看到它的存在,除了具有装饰的作用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审美的体现,所以太湖石和同样属于江南产物的紫砂结合也是顺其自然,能够体现出不同文化元素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之后的积极效果。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太湖石韵》采用了非常具有辨识度的手法,来营造出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紫砂质朴的纹理和作者细腻的手法之中,能够看到匠人们多年的功力体现,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熏陶之下,所展示出来的文化素养,使这样的一把多元化的紫砂壶具有更多人文的韵味和艺术的气息,在茶座之上熠熠生辉,也恰恰地能够证明,随着紫砂艺术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也从实用性升华到艺术性,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蒋秀娟 《江苏陶瓷》2007,40(F06):16-16,18
数百年历史的传承与沉积,造就了紫砂艺术的博大与绚丽。紫砂虽只“五色”,缘何能够逾越七色之彩虹。姑且不论诗词书画诸类文化使其“有容乃大”的重要因素,最一目了然的原因,应该是紫砂装饰艺术逐步完善。紫砂装饰艺术极大地丰富了紫砂的艺术表现元素,不仅使紫砂获得了“五色”之外的“第六色”,而且使紫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紫砂装饰艺术伴随着源远流长的紫砂艺术演变历程一起发展成熟,可谓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6.
李霓 《陶瓷工程》2007,41(6):33-34
宜兴紫砂陶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很高的艺术水平、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一致赞赏,纷纷考察研究,著书立说,一致认为,宜兴紫砂陶艺已远远超出了一般工艺美术品的范畴,成为中国又一特别的文化艺术门类,登上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7.
范中明  范鹏 《山东陶瓷》2011,34(2):40-41
宜兴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一员,也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范志中 《陶瓷工程》2013,(10):51-51
在紫砂艺术中.紫砂壶的外部刻画装饰,采用玉器图案来装饰的也很多。紫砂它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的宽容性,并且善于把所吸收的包括玉器文化在内的其他艺术文化加以改造.变战紫砂文化的一部分,促进了紫砂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在以紫砂壶艺为代表的紫砂艺术创作中,紫砂文化薪火相传,凭借其特有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文化传播载体,紫砂文化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创作内涵,以传统制壶工艺为发展基础,集传统文化艺术类型之多,而又不冗杂繁琐,可谓"古韵响金石,风雅韵紫玉"。紫砂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紫砂艺术创作者特有的文化情结、情感,表达了对华夏文明的自豪感与文化艺术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的造型特征丰富多样,每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都是一个艺术的结晶,紫砂壶的创作能够将生活中许多素材运用到其中,抓住事物的重点特征,刻画出紫砂壶中最具特点的形象,紫砂壶同时还承载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陶艺之美发挥到极致,紫砂壶在数百年的发展时间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和体系,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紫砂艺术大师,能够在紫砂艺术世界中不断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让人们能够通过紫砂作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紫砂艺术创作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蒋尧基 《景德镇陶瓷》2003,13(1):12-12,16
宜兴紫砂,历史绵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沉淀。它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而毫无愧色。宜兴紫砂就其社会性来说,可以分为二大类,对业内人士而言是“谋生的紫砂”,对消费大众而言是“休闲的紫砂”。这两者的共同参与,相辅相成,造就了不朽的紫砂文化,推进了紫砂的繁荣和发展。在纷杂的世界里,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一种境界,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相似文献   

12.
范永叶 《陶瓷》2022,(3):111-113
紫砂壶除了日常生活使用,同时也发挥着承载中国文化的作用,在发挥实用价值的同时,紫砂壶也在不断地凝聚文化的因子.当代紫砂艺术创作承袭了数百年以来的发展和衍变,以自身独特的工艺和秀丽的文化艺术面貌而著称于世.在紫砂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正逐渐的成为紫砂文化的一部分,这给紫砂带来更多的艺术角度和创作思考方向,紫砂...  相似文献   

13.
紫砂的艺术价值在于紫砂的造型美、泥料的材质美、装饰的工艺美、蕴含的意境美和实用功能美美,这"五美"集于一身,表现了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紫砂文化融古贯今,为中国的文化付出了众多贡献,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谢强 《江苏陶瓷》2009,42(5):37-3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也正是一批爱好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与热衷文化艺术的紫砂艺人共同创造了紫砂今天的繁荣。紫砂壶融茶道、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文化的积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与陶文化的辉映。赋予了宜兴紫砂更多一份东方魅力与世界色彩。  相似文献   

15.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佼佼者,以多样化的造型特征以及多元化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大众的一致喜爱,紫砂壶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紫砂文化与茶文化紧密相连,而紫砂壶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一致喜爱,不仅是因为具备出众的使用功能,还因为紫砂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对于作品具有浓厚的情感,与众不同的艺术表达让人们对于紫砂艺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彰显出其中涵盖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特点,正因为如此,紫砂壶才能够不断延续着艺术的传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紫砂艺术才能够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潘毅 《江苏陶瓷》2007,40(F06):5-5,8
从曼生期和现代两个代表阶段论述了艺术观点、文化元素对传统紫砂发展创新的不可或缺性,并以阐明文化因素、艺术含量是紫砂的生命之源,发展之本,以期新时期的壶者自律博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紫砂工艺作为一门民间艺术,以其文化的融合性为人称道,在紫砂艺术的创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其他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探索、研究传统文化与紫砂艺术的历史渊源、融合方式、创作形式等,对于紫砂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早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地区就已经开始烧制陶器,而紫砂又是宜兴陶瓷中的典型代表。紫砂工艺是陶瓷技艺之精华,从泥料炼制到烧制完成的一系列工艺技法完整、完备。紫砂工艺的古法是今日所有紫砂壶制作的基础,是创作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手法。紫砂实践者通过泥片拍打成型法、泥片镶接成型法等,结合捏塑、堆塑或雕刻,将预先设想的形态艺术进行有效地提升,体现的是自身的独特艺术语言和艺术品格。紫砂艺术创作与工艺技法是相辅相成、交融一体的,创作中弄清什么是紫砂的传统,什么是紫砂艺术的精神以及紫砂与时代、文化环境的关系,对紫砂创作实践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汤杰 《陶瓷》2024,(3):131-134
在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语境下,“AI艺术”以亮眼的作品,势不可挡地闯入了“惟有人类可以胜任”的艺术领域。在此背景下,思考和展望中国紫砂艺术创新设计与研发的未来路径迫在眉睫。立足博大悠久的中国文化和人类独有的情感禀赋双重自信,笔者从一个紫砂从艺者的视角出发,运用类比分析,从认知AI艺术的局限性和人的不可替代性、中国紫砂文化的乡土性和世界性、人工智能赋能中国紫砂文创等方面进行开放式阐述,尝试为AI语境下的中国紫砂艺术创新和研发破题,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助力中国紫砂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20.
紫砂器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自然韵味和文化内涵,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与艺术品味。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艺术作品“生机”,作者采用了紫砂造型之中常用的竹器形态,在长期的临摹和专研经典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观念融入其中,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这一概念的阐释融会贯通,通过竹子的生机盎然和挺拔屹立,展示出卓尔不群的君子风格和傲立冰霜的特征,这也是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和贯穿始终的文化传承,特别是以竹子为代表的自然形态,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紫砂艺术文脉的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为直接地触摸到中国文化内核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