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分析了影响锌强化营养盐锌含量稳定的因素,提出了控制锌含量稳定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生产过程控制,达到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日粮不同硒、锌和铜水平及互作效应对肉鸡胸肌中铜、锌、铁、钙、锰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720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组.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硒、甘氨酸锌和甘氨酸铜,以饲喂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试验期7周.结果表明:1)日粮不同硒水平对前中期胸肌铜含量的影响显著,对中期胸肌锌含量影响极显著,对后期胸肌铁含量影响显著,对前中后期胸肌钙含量影响不显著,对前期胸肌锰含量影响显著;2)日粮不同锌水平对前中后期胸肌铜含量影响显著,对中期胸肌锌含量影响极显著,对中期胸肌铁含量影响显著,对前期胸肌锰含量影响显著,对前中后期胸肌钙含量影响不显著;3)日粮不同铜水平对前中期胸肌铜、锌含量的影响显著,对后期胸肌锰含量影响显著,对前中后期胸肌铁、钙含量影响不显著;4)硒、锌和铜的交互作用对前中后期胸肌铜、锌、锰含量影响显著,特别是中期胸肌铜、锌含量影响极显著,对中后期胸肌铁含量影响显著,对中期胸肌钙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蛋白源日粮对猪肌肉中呈鲜物质含量及肉香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了猪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同时,采用口感品尝评定法评价了饲以不同蛋白源日粮试猪背最长肌的香味,研究了日粮中不同蛋白源对猪肌肉中呈鲜物质含量及肉香味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蛋白源日粮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影响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p<0.05或p<0.01);此外,不同蛋白源日粮还可显著地影响肌肉香味(p<0.05);但试验却未发现不同蛋白源对肌肉中游离鲜味氨基酸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中锌强化营养盐内在锌含量极易不合格,论述了如何能保证锌强化营养盐内在含量稳定,加强锌强化营养盐生产过程控制,达到产品内在含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对猪背最长肌中的总铁量、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加热及盐类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背最长肌中总铁量为11.59μg/g,非血红素铁和血红素铁含量分别为3.25g/g和8.34μg/g.将肉样在85℃下分别加热30分、60分和120分,肉中的非血红素铁含量分别增加7.69%、22.46%和52.62%.非血红素铁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血红素中的叶啉环的氧化断裂释放出亚铁所致,且这一作用与加热时间几乎呈线性关系.比外,添加亚硝酸钠对加热过程中非血红素铁的释放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加热过程中添加氯化钠对肉中非血红素铁含量的变化没有影响.这两种盐都是肉品加工中常用的辅料.本研究可为由于加热导致的肉中可利用铁的变化及营养效果的评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热处理方式和温度对牛半腱肌肉品质的影响。牛半腱肌肉分别采用水浴和微波加热到内部终点温度分别为40、50、60、70、80℃ 和 90℃,研究牛肉品质特性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浴加热中,牛肉剪切力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呈无规则变化。当加热温度为50℃ 和 90℃时,剪切力值在两种热处理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牛肉微观组织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结缔组织和胶原蛋白出现变性和收缩现象,肌纤维收缩导致纤维直径减小。不同热处理方式和温度对牛肉品质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羊乳粉、牛乳粉的热学特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全脂羊、牛乳粉样品以及高比例掺假(75%、50%、25%)和低比例掺假(10%、5%、3%、1%)牛乳粉的混合羊乳粉样品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全脂羊乳粉和全脂牛乳粉在DSC热学指标上存在差异,全脂牛乳粉相比全脂羊乳粉缺失一个脂肪特征熔融吸热峰b,蛋白质熔融吸热峰c峰值温度和热焓值较低,而乳糖熔化分解峰e热焓值较高。对于掺入不同比例牛乳粉的羊乳粉,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吸热峰b及其热焓值,可判断样品掺假牛乳粉比例是否在25%以下及判断掺入牛乳粉的量;在不同比例掺假样品中检测乳糖熔化分解峰e的焓值可判断羊乳粉掺入牛乳粉的掺假量。因此,DSC技术可以实现对羊乳粉、牛乳粉热学性质的分析和评价,也可作为乳制品行业质量保证和真实性鉴别的潜在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具体介绍了制革各工序中需要控制的一些参数 ,以便在保证成革所需性能的前提下 ,增大猪牛轻革的面积及提高其出裁率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2):66-73
对不同菌种发酵的牛、羊发酵乳经过模拟人体消化后利用AKTA purifier 10蛋白质层析仪进行功能性多肽分离纯化及比较,同时应用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ELISA及Western blot对所分离出的多肽进行抗炎作用分析与比较,为抗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用普通菌种发酵的牛、羊酸乳中的多肽种类少于添加了益生菌发酵的牛、羊发酵乳,普通羊酸乳中分离出多肽3种,普通牛酸乳中1种,嗜酸乳杆菌牛发酵乳中2种、羊发酵乳中4种,双歧杆菌牛发酵乳中2种、羊发酵乳中3种;②同时添加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复合菌种发酵乳中分离出了最多种类的多肽,且羊发酵乳中多于牛发酵乳;③在被测样品中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范围是(2.18±0.069)(14.03±0.081)ng/L,与阳性对照(16.52±0.027)ng/L相比,所有分离出的多肽均具有一定抗炎作用;④通过比较,同时添加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复合菌种的羊发酵乳中含有的一种多肽C①-2显示出最好的抗炎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生物转化工程原理将硫酸锌加入牛饲料中间接强化牛乳进行了试验观察,效果较好。强化后牛乳无外观质量变化,乳锌经一个高峰期四周后处于稳定状态,其含量可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还提出了硫酸锌强化饲料的适宜剂量。并就乳牛年龄、胎次、体重、产乳期对乳锌的影响和强化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通过此项研究,为解决目前婴幼儿缺锌问题,开发了一个吸收率高、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补锌源。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肉类研究》2016,(5):6-10
运用热性质分析、诱导氧化分析和流变分析,对牛脂肪部分替代猪脂肪后复合脂肪的物化性质及加工产品感官性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替代添加牛脂肪后,猪牛混合脂肪的物化性质和感官性状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对于猪脂肪4.37 h的氧化反应诱导期(induction period,IP),替代10%、20%、30%猪脂肪的猪牛混合脂肪的IP值分别为4.98、5.62、6.22 h;替代10%、20%、30%猪脂肪后猪牛混合脂肪熔融时热流越来越大,晶型转换所需要的能量随着替代量的增加明显增加,总体表现为猪牛混合脂肪熔融时需要的能量变小;同时,相比于单纯的猪脂肪,猪牛混合脂肪的黏性模量和弹性模量均有一定的上升,结果也显示牛脂肪部分替代猪脂肪明显影响到乳化肠的感官品质,总体可接受性受到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性别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性别的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各生长阶段 ,阉公猪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大于母猪。但只在 80~ 10 0kg生长阶段和全期 ,日增重才达到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 5 0~ 80kg和全期 ,阉公猪与母猪的日采食量达到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阉公、母猪各生长阶段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阉公猪的屠宰率略高于母猪 ;母猪的瘦肉率略高于阉公猪 ,但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背脂厚和眼肌面积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阉公、母猪肌肉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也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肉类研究》2016,(6):19-24
对猪宰后不同部位白肌(pale soft exudative,PSE)肉与正常肉的品质变化及能量物质的代谢差异进行研究。选取"杜长大"阉公猪宰后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均为正常肉和PSE肉,测定不同时间点肉品质指标(pH值、离心失水率、剪切力、L*)及能量物质(糖原、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腺苷二磷酸、腺苷酸)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各自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宰后2 h内,股二头肌ATP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宰后8 h内所有样本ATP含量下降显著(P0.05);宰后48 h内,正常肉股二头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本(P0.05);离心失水率变化和L*值变化呈正相关(P0.01);糖原含量和ATP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P0.01)。因此,股二头肌肉品质优于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的糖原、ATP含量高于背最长肌,背最长肌能量代谢速率高于股二头肌。 相似文献
19.
研究低聚壳聚糖对生长育肥猪抗氧化性能、脂类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聚壳聚糖组可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其中40mg/kg低聚壳聚糖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浓度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0mg/kg低聚壳聚糖能显著提高宰后眼肌L*45min(P<0.05),显著降低眼肌a*45min和a*24h(P<0.05),40mg/kg低聚壳聚糖也能显著降低眼肌a*24h(P<0.05),但两者对眼肌熟肉率、蒸煮损失、失水率、滴水损失和pH值无显著影响(P>0.05)。低聚壳聚糖以40mg/kg添加量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5种烹饪方式(煮制、蒸制、微波煮、炒制和炸制)对面制品锌含量及营养特性的影响,文章以面条为例,测定了济麦22和济麦70所制生鲜面在不同烹饪方式后的锌含量、植酸含量、植酸/锌摩尔比、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淀粉二级结构。结果表明:5种烹饪方式均能显著降低面条锌含量、植酸含量、植酸锌/锌摩尔比。蒸制处理后面条锌含量损失最小,济麦70面条蒸制前后锌含量仅损失0.3%;炸制处理能有效降低植酸含量,济麦22面条炸制前后植酸含量降低幅度高达84.38%;炸制处理能有效降低植酸/锌摩尔比,济麦70面条炸制前后植酸/锌摩尔比降低了80.35%。蒸制有利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稳定,且淀粉有序度没有显著降低。可见,面条蒸制处理后综合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