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毛的变性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毛粗绒线的原料一般用48^s ̄58^s半细毛,将46^s羊毛进行变性处理,若在不损伤纤维的情况下,使得羊毛的细度下降约3um,便可用于纺粗绒线,本文优选了羊毛变性处理的最佳工艺,测试了变性羊毛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质和染色性能,从变性羊毛的表面形态和结构变化,初步探讨羊毛的变性机理,结果表明,用优选工艺进行羊毛变性处理,基本上脱掉了羊毛表面的鳞片,细度下降3um,不损伤羊毛皮质层。变性羊毛手感柔软,泽  相似文献   

2.
对羊毛纤维进行了改性处理,在去除了羊毛纤维表面部分鳞片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分析了改性前后羊毛纤维与纳米ZnO整理剂的结合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羊毛纤维在叔丁醇钾无水醇溶液中的改性问题。使用无水溶液的目的是了使得羊毛纤维在不发生全面降解的情况下,通过只与鳞片表层的作用来改善羊毛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碱去除的只是鳞片最外层的疏水层和类脂物质,而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摩擦力增加,强力与上染率也都有所增加,但手感正如估计的那样趋于粗糙。这一处理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无水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属于典型大陆性气候区域,昼夜温差大、地下水循环蒸发、丰富的盐类等因素加速了羊毛劣化。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羊毛文物进行分析检测,采用高温水处理老化方式模拟羊毛劣化过程,从形貌、亲水性、红外、X射线衍射及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老化时间增加,羊毛鳞片层遭受破坏,纤维横截面出现裂纹、缺损,纤维直径缩小,疏水性减弱,胱氨酸及结晶区破坏严重,造成羊毛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生态法羊毛防毡缩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降低传统的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对环境的污染,研究了氩气低温等离子体(LTP)及蛋白酶/LTP复合处理的方法对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整理.通过测定羊毛织物的毡缩率、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等,结合电镜观察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的变化情况,讨论了LTP的作用原理.结果表明:以LTP处理羊毛织物时,电子密度随功率或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当功率和压强保持一定,电子密度不随时间变化;LTP对羊毛纤维的刻蚀程度随功率增大、时间延长而增强;MG酶/LTP复合整理优化条件为MG酶浓度0.8g/L,LTP功率250W,压强35Pa,时间5min,处理后羊毛织物毡缩率为2.28%,此种复合的整理工艺提高了单一工艺处理的效果,达到国际羊毛局机可洗标准.  相似文献   

6.
羊毛在微生物作用下引起霉变、黄残,其鳞处结构局部受损,大部分保持完整。而鳞片表面细胞膜几乎全破损,纤维内部超分子结构和大分子受损,变得更易受热融解、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羊毛受微生物作用时,羊毛内部比外层鳞片结构更易受损。  相似文献   

7.
驼绒纤维工艺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驼绒纤维弹性,初始模量,鳞片结构等性能的测试以及与羊绒,羊毛的比较,得出了驼绒纤维抱合大力,可纺性较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可纺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羊毛在微生物作用下引起霉变、黄残,其鳞处结构局部受损,大部分保持完整。而鳞片表面细胞膜几乎全部破损,纤维内部超分子结构和大分子链受损,变得更易受热融解、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羊毛受微生物作用时,羊毛内部比外层鳞片结构更易受损。  相似文献   

9.
乌拉圭羊毛理化性能及其可纺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乌拉圭细羊毛和半细羊毛在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纺纱工艺性能和染色性能等方面的特点,并与相当细度的美利奴羊毛有关性能相对比。分析了MIC22.6、MIC26.8、MIC28.8三种毛条的纤维长度和细度分布特性,制定出可纺纱支的纱线规格和相应的加工工艺路线。结果表明,乌拉圭羊毛表面鳞片密度低并紧贴毛干,使羊毛明亮光泽;乌拉圭羊毛强力大,初始模量高,卷曲弹性率较低,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乌拉圭羊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羊毛纤维在叔丁醇钾无水醇溶液中的改性问题。使用无水溶液的目的是了使得羊毛纤维在不发生全面降解的情况下,通过只与鳞片表层的作用来改善羊毛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碱去除的只是鳞片最外层的疏水层和类脂物质,而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摩擦力增加,强力与上染率也都有所增加,但手感正如估计的那样趋于粗糙。这一处理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无水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羊绒羊毛纤维识别领域,纤维鳞片翘脚和厚度是区分羊绒和羊毛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通过基于纤维轮廓的角点检测方法实现了这两类纤维结构特征的自动提取,并将这两类纤维特征与其他的特征组合成特征向量,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该向量进行降维,对降维后的特征向量使用SVM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平均识别率达到90.25%.  相似文献   

12.
山羊绒与相似毛绒类纤维鉴别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山羊绒纤维和相似毛绒类纤维的鳞片结构特性出发。分析了山羊绒与改性羊毛、80支细羊毛、拉细羊毛、兔毛纤维的结构特征。对目前使用的几种鉴别方法比较分析,认为计算机图像法是能全面将毛绒类纤维的鳞片结构特征参数反映出来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拉伸羊毛的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0^s原毛条、70^s国产拉伸毛条、70^s日本拉伸毛务、80^s原毛条、80^s国产拉伸毛条和山羊绒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拉伸羊毛的细度、鳞片间距和形态接近山羊绒,但鳞片厚度和翘角与山羊绒差距较大,日本拉伸羊毛稍好,但有剥蚀痕迹,与原毛相比,拉伸羊毛摩擦系数增大,力学性能变好,细度增加,吸湿性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激光照射可以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结构中实现电阻变化,使用二氧化碳激光照射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硅(MWNTs-SiO_2-Si)结构,观察电阻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研究表明对硅片施加正偏压,可以增大器件的电阻值,对硅片施加负偏压,可以减小器件的电阻值.二氧化碳激光的功率越小,电阻达到极值所需的时间越长;反之,二氧化碳激光功率越大,电阻达到极值所需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仪、电子单纤维强力仪、热系统分析仪及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和田地毯羊毛及新疆绵羊毛的纤维形态、结晶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及氨基酸含量,考察了上述性能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新疆绵羊毛,和田地毯羊毛的胱氨酸含量低3.15%、酪氨酸含量低16.40%,不利于普通活性染料染色.受鳞片状态、细度差异及结晶度等因素影响,即使选用新型活性染料染色,和田地毯羊毛的表观染色深度K/S值及彩度Ct均较差,值得进一步研究而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羊毛与羊绒纤维表面进行研究,通过轻敲模式扫描得到纤维表面形貌图像,进而对纤维鳞片进行测量与分析,得到可鉴别不同种类纤维的形态指标,并对不同种类纤维的鳞片形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羊毛纤维相比,羊绒纤维的鳞片厚度普遍小于550 nm,鳞片边缘倾斜角度在50°以上;拉细羊毛鳞片增厚可至900 nm左右,而减薄后的鳞片厚度在400 nm左右,鳞片边缘倾斜角度基本介于羊毛与羊绒纤维之间.本研究表明,通过AFM形貌观察并结合鳞片形态测量,可准确地进行羊绒、羊毛及拉细羊毛3种纤维的区分与鉴别.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在洗毛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超声波洗毛效果,并与传统乳化洗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洗毛可以降低洗毛温度、缩短洗毛时间、降低洗剂和助剂用量。利用超声波所得的洗净毛蓬松性好,羊毛之间不发生纠缠,白度高且洗净毛中几乎无细小杂质。另外,超声波在洗毛的同时,对羊毛鳞片有蚀刻作用。经过超声波洗毛所得洗净毛纤维鳞片变钝、变光、摩擦效应降低。且超声波洗毛所得洗净毛纤维细度分布更趋集中,长时间超声波洗毛会使羊毛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和稳定电雷管的绝缘电阻,通过电极塞表面清洗、药剂水分含量、接合缝密封粘结剂以及测试环境温湿度等对电雷管绝缘电阻的影响进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用酒精清洗电极塞表面可提高绝缘电阻,随药剂水分含量增大电雷管的绝缘电阻值降低,随测试环境温湿度提高而减小,接合缝密封效果影响电雷管的绝缘电阻值。提出了提高和稳定电雷管绝缘电阻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用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方法,在SiO2/Si衬底上沉积了非晶硅薄膜和注氢的非晶硅薄膜。研究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TCR)随制备工艺的变化,分析非晶硅薄膜电阻的稳定性对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本征非晶硅电阻太大,虽然经过适当地退火后,TCR能够达到6.39%K-1,但是电阻值还是过高,不适合制作器件。经过硼掺杂的非晶硅薄膜,电阻显著下降,相应的TCR可以达到6.80%K-1。制作的氢化非晶硅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TCR)高达8.72%K-1,且制作工艺简单,与常规集成电路工艺兼容性好。用离子束增强沉积的非晶硅薄膜可以用于制备红外探测仪。但实验还存在着重复性不好等问题,需要作深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苏木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芬顿试剂对羊毛纤维鳞片进行氧化处理,探讨了芬顿试剂对羊毛鳞片的氧化效果,并考察了鳞片处理后苏木染料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了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料浓度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基于芬顿试剂前处理法的苏木染料上染羊毛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测试了染样牢度。实验结果表明,苏木受pH影响较大,有变色行为,且经芬顿试剂处理之后,染料的上染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H 6~7,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50min,染液体积分数为80%,浴比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