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轧制开坯钼丝退火点设置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轧制开坯钼丝采用粉末生产的坯条或棒坯经轧制→旋锻→拉伸进行加工。因其具有变形均匀、单重大等优点,与传统旋锻开坯的钼丝相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稳定性。但钼丝材的缺点是,在加工过程中易引起金属加工硬化,故生产中常出现断丝现象。轧制开坯钼丝拉伸加工较大规格时,上述现象更为突出,因此,须进行适当的退火,以消除应力,降低变形抗力,提高塑性。轧制开坯钼丝的简单工艺路线如右图所示。1 实验方法按以上工艺路线进行A、B两种工艺试验,如表1所示。其中A工艺在φ1.9 mm ~φ0.8mm拉伸工序中设置退火点,退火分别在φ1.4mm或…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一火一道,一火两道和一火三道的热轧工艺制度对钨板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一火一道工艺轧制的板材无开裂,工艺可靠,但板材纤维组织粗大,有部分再结晶组织出现,切削和磨削过程中出现掉渣现象;采用一火两道工艺轧制时,通过减少两道次轧制之间的时间,可以充分保证板材轧制温度和塑性,轧制的板材中纤维组织细小均匀,保留部分亚晶粒组织。通过适当延长板材最终退火时间可提高后续加工性能;采用一火三道次轧制时,板材加工温度明显降低,加工后出现明显的边裂,加工性能明显降低。因此,可以采用一火两道次工艺轧制磨光钨板材,从而实现加工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开坯方法对钼棒、丝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轧制开坯工艺生产的钼棒丝材,其组织、性能良好,明显优于传统的旋锻开坯工艺生产的产品。该工艺方法是钼加工材生产技术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悬浮熔炼钼铼合金的铸锭晶粒粗大,致使热加工性能变差,通过对锻造过程和轧制过程两种开坯方式的受力状态分析,认为锻造开坯产生的拉应力垂直晶界是导致沿晶开裂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第一道次平行铸锭轴向喂料热轧开坯的工艺方法,在轧制过程中材料产生剪切滑移变形,此时钼铼合金铸锭滑移面与晶界成一定夹角,不产生垂直晶界的拉应力,避免了拉应力作用下的沿晶开裂,获得了优质热轧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烧结钼棒(方条)经孔型轧制开坯,再旋旋锻、拉伸等加工,生产出大单重钼丝的生产工艺与控制要点,分析了轧制钼棒、丝材的组织与性能,生产实践证明,与旋锻开坯工艺比较,该工艺不仅可生产大单重、大规格的钼粗丝,而且改善了钼的加工性能,提高了钼中丝、细丝的金属成材率,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轧制工艺对超细晶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轧制道次少于4次时镁合金组织中没有裂纹或微孔;轧制道次大于4次时,镁合金表面出现微小裂纹。随着轧制道次增加,镁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轧制道次为4次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轧制温度的增加,镁合金组织晶粒尺寸增大,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最佳轧制工艺参数为:轧制温度200℃、轧制道次4次。此时获得最佳抗拉强度428 MPa,屈服强度332 MPa,伸长率为8.8%。  相似文献   

7.
通过轧制温度、轧制方式实验,以及织构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轧制工艺对液晶显示背光源用的深冲钼带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开坯,然后低温两次交叉轧制,再进行一次交叉轧制的工艺,使钼带在1000℃退火后具有很强的{001}〈011〉板织构和弱的〈111〉丝织构;钼带纵、横向组织几乎完全一致,都为细小均匀、相互搭接的纤维状组织;钼带经过消除应力退火后,纵、横向不仅都具有较高并相近的延伸率,而且强度也相近,杯突值较高。由于强度和硬度适中,各项性能形成了很好的匹配,使钼带各向异性大大减弱,深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硬质合金》2014,(6):347-352
工业纯钼板材被广泛用作LCD行业的溅射靶材,原始粉末特性和加工工艺参数对钼板的组织和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粒度的钼粉,设置了不同的等静压制及轧制工艺,制备出钼板及相应试样,并采用扫描电镜、金相观察及硬度、密度测试等手段对各样品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3μm中等粒度且粒度分布均匀的钼粉可制备出密度更高且晶粒更细的烧结钼板坯;采用160 MPa保压10 min并分级卸压的等静压工艺可制备出整体密度更高的烧结板坯,但并不能减小烧结板坯的内外密度差;减小轧制火次有助于得到细小晶粒组织,采用一火多道轧制工艺制备得到的钼板在退火后平均晶粒大小为30μm。  相似文献   

9.
CT机用超高精度钨片加工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医疗器械部(GEMS)所生产的CT机用高精度0.203mm厚钨片,长期来成品率低,从提高高精度钨片成品率目的出发,研究了钨坯开坯轧制加工率及钨板换向轧制对钨片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指出,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开坯轧制加工率,减少一次换向轧制,有利于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由于TA7钛合金热加工温度范围窄,加工工艺塑性差,锻造、轧制等加工环节易于开裂。为了减少其开裂,轧制采用三种方法:采用相对较低的轧制温度一火轧制爆炸复合纯钛板坯;采用高温短时加热,相变点以上温度开坯;冷轧改用350~400℃温轧。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有效提高加工塑性,降低开裂风险,并获得了良好的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1.
TA7钛合金可被用于制造飞机蒙皮、喷气发动机焊接轮环等中等强度的焊接结构件,但由于存在成形塑性差、易开裂、成品率低等问题,TA7钛合金板材的加工难度较大。为此,针对TA7钛合金板材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索性实验,对比了3种不同制备工艺对TA7钛合金板材开裂情况、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坯轧制在低温区域进行,一火轧制后板材表面开裂明显,成品板材晶粒细小,但组织均匀性不高;开坯轧制在相变点附近的高温区域进行,一火轧制后板材开裂程度明显改善,成品板材晶粒有所长大,但组织均匀性依旧较差;开坯轧制在低温区域进行,且后期采用换向轧制得到的板材表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此外,3种工艺制备的TA7钛合金成品板材的室温力学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Ti一15—3合金板材的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及其对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15.3板坯开坯轧制采用900℃~1000℃换向轧制可使热变形在较好条件下完成,提高一次加工率,并获得良好的轧制表面;经800℃,(5~10)min,AC固溶处理和550℃,(5~10)h,AC时效处理的板材可获得较高强度及良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13.
武钢轧板厂开坯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为2800mm,辊径为1160mm,(报废辊径为1070mm),轧辊材质为60CRMNMO铸钢,轧制压力为1500~2000t,轧制温度为1000~1200℃,为往返多道次轧制。多年生产实践中发现此开坯轧辊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轧辊高温硬度低,磨损大;2.轧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简化φ89 mm×2 mm的TA2钛管加工工艺路线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变管坯规格和减少轧制道次的方法,对原始工艺进行了优化.经过对挤压比、开坯轧制力和开坯轧机模具的承载能力进行校核,确定了较优的工艺路线.经过工艺优化,φ89 mm×2 mm钛管生产的原材料损耗减少了约1%,轧制道次减少了1道次,设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模具磨损减少,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5.
中厚纯钼板在交叉轧制中,存在工艺难以控制、轧废率高及退火后性能不均匀等现象。因而,寻求合理的轧制和退火工艺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研究表明:中厚纯钼板在25%的道次压下率、退火温度850℃下能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连铸法制备了AZ31B镁合金板坯,研究了化学成分、杂质含量及均匀化退火工艺对AZ31B变形镁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冲断试验对试验板坯的宏观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AZ31B镁合金板坯中的Mn、Fe元素含量超标导致板坯出现粗大柱状晶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等缺陷,因此该成分的板坯只适合轧制中厚度的板材.该合金板坯采用阶段均匀化退火制度(380℃×8 h 420℃×6 h),改一火多道次轧制工艺为多火多道次,可轧制出8 mm厚板材,其力学性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叙述65Mn-普碳钢复合钢锭轧制为扁钢的生产工艺,由锭-坯,坯-材两火成材改为φ650mm开坯机一火成材新工艺的开发过程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钼粉的粒度、粒度组成、成型和烧结工艺参数对钼锭质量的影响以及烧结锭坯组织结构特征与性能的关系。同时,在提高烧结锭坯质量的基础上调整锻造开坯工艺参数,从而解决了锻坯表面微裂纹的现场问题,提高了钼板的质量与成材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变形量开坯方式,分别经两道次和三道次轧制将管坯轧制成总变形量为70%的管材。在道次间进行800℃×1 h真空退火,冷却方法为炉冷至500℃后空冷至室温,观察其组织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大变形量轧制时材料的流动呈条带状,小变形量轧制时材料的流动呈束状。总变形量相同的情况下,小变形量轧制方式能得到更好的外观质量,轧制道次越多,所得管材综合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变形量开坯方式,分别经两道次和三道次轧制将管坯轧制成总变形量为70%的管材。在道次间进行800℃×1h真空退火,冷却方法为炉冷至500℃后空冷至室温,观察其组织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大变形量轧制时材料的流动呈条带状,小变形量轧制时材料的流动呈束状。总变形量相同的情况下,小变形量轧制方式能得到更好的外观质量,轧制道次越多,所得管材综合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