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铝合金板抗枪弹倾角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62 mm和12.7 mm穿燃弹对不同厚度的均质铝合金板进行倾角效应试验,以研究铝合金板倾角对其防护力的影响。在试验中均以弹丸在标准弹速下对后效板的残余穿深或对靶板的总穿深来作为衡量抗弹性能的指标。对这两种穿燃弹而言,小角度时,装甲防护力比0°角时低,随着倾角增大,防护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引信天线波束倾角控制的几种技术途径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讨论了由PIN管数字移相器组成的微带相控线阵天线和由机械相控波导裂缝线阵天线的关键技术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的几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薄装甲倾角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研究了薄钢装甲倾角对其抗弹性能的影响。在保持装甲防护面密度(ph/cosθ)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同时改变倾角和板厚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硬度、不同厚度的装甲板在不同倾角(0°~70°)下对小口径穿甲弹丸的抗弹极限,并对侵彻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倾角对抗弹性能影响很大。V_(50)抗弹极限与倾角θ之间(V_(50)~θ曲线)呈“∽”型关系。曲线中出现的两个“拐点’系侵彻过程中弹丸的破坏,偏转效应以及靶板边界条件和破坏形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弹丸破坏为主导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供我国未来新型主战坦克基本装甲车辆的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两种提高热电池比能量的方法,分别从以钛合金作为热电池壳体材料和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热电池阴极片两个方面来实现.对两种方法制备的电池进行了独立的相关测试,并在相同条件下对传统热电池进行放电试验.实践证明,采用两种方法后,热电池比能量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字天顶仪在大倾角状态下进行天文定位时垂直轴和旋转轴之间存在的轴系误差,研究了倾角补偿值的自身修正方法,提高了倾角补偿值的自身精度。从数字天顶仪倾角补偿原理出发,提出在大倾角状态下倾角补偿值精度主要跟倾角仪的读数误差有关。经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旋转轴倾斜改正模型,推导计算出旋转轴的倾斜分量,得出了取对称观测位置的倾斜改正平均值就可以消除倾角仪读数线性漂移和零点误差的结果,通过实验对倾斜误差的消除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经过该方法对倾斜误差进行修正后,数字天顶仪的定位精度由以前的0.5″左右提高到0.3″以内。  相似文献   

6.
对合金宏观偏析(黑斑)研究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Rayleigh判据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各种判据产生的条件及使用范围。根据Flemings的宏观偏析理论建立了一种考虑凝固界面倾角效应的黑斑通用判据,并讨论了该判据在特殊条件下的表达式,找出了它与其它判据的联系。利用垂直向上和水平定向凝固方法试验检验了这些判据的正确性。发现Worster提出的判据和Flemings的宏观偏析理论是一致的。凝固速率对黑斑形成的影响大于温度梯度的影响,考虑凝固界面倾角的判据能更好的预测黑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徐健  薄玉成 《弹道学报》2010,22(3):26-29,34
为了研究转管炮机心体导轨倾角对主滚轮驱动压力的影响并改善驱动条件,进行了主滚轮以及机心组动力学分析.运用动量矩定理及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滚轮回转以及机心组纵向运动列写动力学方程,在保持机心体横向宽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参数化机心体导轨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方法,编程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机心体导轨倾角的存在会增大主滚轮驱动压力峰值,但不会改变主滚轮压力峰值出现的时机;驱动压h峰值与导轨倾角基本呈线性关系且单调递增;回转体转速较高时,驱动压力峰值与倾角关系曲线斜率更大.在高转速的转管炮机心体设计时,仅从驱动压力方面,应优先考虑水平导轨.从驱动和磨损后定位方面,应适宜搭配加速度较小的炮箱曲线槽以及倾角较小的导轨.  相似文献   

8.
Bayes序贯验后加权检验方法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简单假设与复杂假设两种Beyes序贯验后加权检验方法(SPOT), 并对基于复杂假设的SPOT方法进行了修正, 以更为准确地控制实际检验的风险.最后, 对两种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复杂假设所需的试验次数较少, 但实际风险大于简单假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安装激光定距引信的伞降空炸子母弹,降落时受气流影响呈倾斜降落姿态,引起激光引信在同等高度上的光程变长,导致实际空炸高度低于所装定的最佳高度。为修正因弹体倾斜而出现的定高误差,提出一种通过测弹轴倾角来修正子母弹定高高度的方法,文中分析了单、双轴两种定高修正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当弹轴倾角低于50°时,修正值误差不超过8.1%。此方法在修正子母弹空炸高度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在联邦滤波器系统级故障检测中的两种常用方法,即状态χ2检验法和残差χ2检验法.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即组合式χ2检验法.新方法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又弥补了他们的缺点,为χ2检验法应用于联邦滤波器故障检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中基于捷联寻的制导技术在某火箭中的应用,根据该火箭制导系统的特点,提出了该制导火箭制导控制系统的一种具体设计,并首次在常规的捷联制导中引入了平衡攻角补偿和重力补偿,结合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制导火箭制导控制系统原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导弹武器多约束、高精度制导的基本要求,提出一种新的最优末制导律。在综合考虑落角和末端攻角的要求下,用二次型最优控制推导出新的制导律,并给出了零阶无时延系统的表达式,最后运用典型弹道仿真和对比试验验证了该制导律的良好的弹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不但能够满足多约束高精度制导的要求,而且对落角、末端攻角控制和早期弹道修正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拓怀德 《兵工学报》1996,17(2):180-183
结合导弹,陀螺和转台之间转角关系式的推导,给出一种求取各种三自由度转动体之间转角关系式的简便方法--坐标变换矩阵对比法,简称矩阵法。分别用两个三度转动体的转角所表示的两个直角坐标系之间的空间旋转坐标变换矩阵,代表同一变换,因而相等,由两个矩阵的对应元素相等可直接得出两个转动体之间的转角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图像制导空地导弹攻顶弹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地制导武器侵彻战斗部为达到最佳毁伤效能,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对落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基于二次型最优理论推导了满足落点及落角约束的最优制导律.以远程图像制导空地导弹为背景开展攻顶弹道方案研究,针对纯惯导使用条件要求,提出了末导时间tgo算法,同时制导律参数以导引头框架角约束实现自适应.通过仿真计算验证弹道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红外复合制导技术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红外制导技术及其武器装备的发展十分迅猛,它具有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优点,目前红外制导的发展方向是红外成像制导和基于红外的复合制导。文章回顾了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两类红外制导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红外复合制导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分析了当前红外制导技术领域的若干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载人飞船以弹道-升力方式再入大气层的最优轨迹和最优反馈增益的基准轨道制导法,组合快速预报法,对两种制导法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导弹飞行过程中受到外部干扰导致前置角变化较大的问题,设计了满足任意初始前置角和末端攻击角度约束的偏置比例导引律,并对该导引律下系统参数的收敛性给出了证明。基于现有分段迭代求解剩余飞行时间的方法进行拓展,解决了现有分段迭代求解方法在前置角等于π/2 rad时存在奇点的问题,并用该改进方法给出了该导引律的剩余飞行时间估计。对提出的导引律和改进的分段迭代求解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能够满足任意初始前置角和末端攻击角度约束下导弹的脱靶量和末端角度要求,且在飞行末端加速度指令收敛至0;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该导引律在前置角大于π/2 rad时能够实现对导弹的更有效控制;使用改进的分段迭代求解方法对提出的导引律进行剩余飞行时间估计,估计误差小,误差收敛快。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偏置比例导引律和剩余飞行时间估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侵彻攻击空地导弹末端制导要求,解决当前多约束制导律终端攻角控制问题,设计了包含受剩余飞行时间决定的控制量权函数,并引入到最优问题的目标函数中,基于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得到一种扩展的多约束最优制导律。利用指令随时间变化解析表达式及伴随系数法,对制导律加速度指令变化规律及无量纲脱靶量特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制导律指令的收敛性,从而为终端攻角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讨论了制导律增益n的设计原则。结合工程应用的需要,分别提出了一种制导初始条件设计方法及最大需用加速度的估计方法,可有效减小导弹末端机动。通过仿真验证了制导律及分析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噪声接入比例导引系统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量纲及归一化方法引入对角噪声及闪烁噪声接入的比例导引系统的简化分析中。并结合统计学的方法——伴随法来简化系统并分析脱靶量的统计学特征。得到了角噪声与闪烁噪声接入比例导引系统后,不同参数对脱靶量的统计学上的精确的影响。为制导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将弹头-目标相对运动关系分解为纵向平面和侧向平面内的相对运动关系,对非自旋弹头的制导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保证非自旋弹头打击地面目标时的脱靶量和末端落角同时满足要求,提出了一种变结构制导律,该制导律在滑模面设计中同时包含了脱靶量和末端落角两种因素.采用指数趋近律方法来分别设计了纵向平面和侧向平面内的变结构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结构制导律不仅保证了脱靶量指标,而且使非自旋弹头以期望的末端落角命中目标,有效地提高了对目标的毁伤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