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省首台600MW超临界机组贵州兴义发电厂1号机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的应用进行介绍,对在我省应用较少的该种汽轮机高中压缸差胀、低压缸差胀测量监视技术要点进行总结。该机组汽轮机高中压缸差胀测量采用bently3500/45监测器双斜面差胀功能,低压缸差胀测量采用bently3500/45监测器DC线性可变微分变换器(DCLVDT)差胀功能。  相似文献   

2.
朱秀峰 《广西电力》2003,26(1):44-44,77
介绍了300MW汽轮机组运行中高中压缸胀差的几种控制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1 存在的问题 我厂四号机组大修后首次启机冲转,冲转前胀差信号1.08mm,随着汽轮机的转速升高胀差一直向负值增大,汽轮机转速升至2300rpm时,胀差显示-1.28mm,之后DCS画面上胀差显示突变至-7mm,  相似文献   

4.
1工程概况 金竹山电厂2×600MW机组扩建工程主要设备:锅炉选用东方锅炉公司制造“W”型燃煤锅炉;汽轮机组选用哈尔滨汽轮机公司制造的单轴、三缸四排汽、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选用哈尔滨电机厂制造的水-氢-氢冷却方式、静态励磁的发电机。  相似文献   

5.
安顺电厂采用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7/537-4型亚临界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采用东方电机厂生产的QFSN-300-2-20型发电机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为了提高我厂300MW机组的经济性的安全性,我厂对一期两台机组密封油系统加装了一套真空净油型装置,该装置能降低密封油中的含水量,有效地分离出油中含有的空气,保持了机内氢气的纯度。  相似文献   

6.
杨锦波 《广东电力》2005,18(6):84-86
韶关发电厂10号300MW机组投入运行后。高中压缸负胀差长期偏大,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为此,针对高中压缸负胀差偏大的情况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高中压负胀差偏大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发电厂的装机容量为 8× 30 0 MW,汽轮机组为东方汽轮机厂制造 ,分两期建成 ,于2 0 0 1年 8月 2 7日全部投入生产。一期的 1、2号汽轮机为 D1 2 .型高中压分缸机组 ,3、4号汽轮机为 D42 .型高中压合缸机组 ,调节保安系统采用全液压控制。二期的 4台汽轮机均为 D30 0 H.型机组 ,调节保安系统采用数字电液控制系统。1 阀杆漏汽现象二期的 4台汽轮机运行中当负荷达 1 80 MW时 ,高压主汽阀的阀杆部分向外漏汽 ,且负荷高、漏汽大 ,检查后并未发现主汽阀有异常情况。机组大修时对主汽阀做了处理 ,但并没有彻底消除漏汽现象 ,运行中时常…  相似文献   

8.
曾贤 《热力发电》2001,30(3):65-65
1 事故概况湛江发电厂 4× 30 0MW汽轮发电机为东方电机厂生产的QFSN - 30 0 - 2 - 2 0型 ,采用水 -氢 -氢冷却方式和双流环式氢油密封系统 ,允许氢压运行范围为0 .1~ 0 .3MPa。机组自投产以来曾多次发生发电机氢压下降事故 ,造成频繁地补氢。 1999年 10月 2 0日 1号发电机曾因氢压下降严重 ,每隔 6h补氢 2 0m3仍无法维持而被迫降低机组运行负荷直至停机处理 ,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2 发电机氢压下降主要原因分析2 .1 氢气系统外部泄漏引起发电机氢压下降( 1)误开氢气系统的排氢门、取样门以及发电机底部液位信号…  相似文献   

9.
我厂 1~ 6号汽轮机均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 N2 0 0 - 1 30 / 5 35 / 5 35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 ,发电机均为东方电机厂生产的 QFQS- 2 0 0 - 2型汽轮发电机 ,冷却方式为水氢氢型 ,发电机密封瓦的型式为双流环式 (悬浮式、轴流式 ) ,其供油系统由 2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空侧油路和氢侧油路组成 ,它们分别向密封瓦供油。投产初期由于油质较差 ,我厂发电机密封瓦处轴颈表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拉伤 ,造成发电机密封瓦损坏频繁、漏氢。其中 4号机较为严重 ,汽侧轴颈处存在多处拉伤 ,深度为 0 .0 4~ 0 .4mm,宽度为 60 mm;励侧轴颈也…  相似文献   

10.
300MW机组运行中振动突增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况韶关发电厂10号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7/537-4型机组。该机组为亚临界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高中压部分采用合缸结构,低压缸为对称分流式,采用双层缸结构。汽轮机的4个支持轴承均为带球面轴瓦套的椭圆轴承,1,2号轴承为双侧进油,3,4号轴承为单侧进油,机组可实现2种不同的进汽方式,即单阀(全周进汽)和顺阀(部分进汽)。机组自2001年投产以来,运行状况基本稳定,2002年进行过1次检查性大修,在机组进行汽门活动(全行程关闭)试验时,1号轴承轴振出现瞬间增大的现象。2002-03-18T10:39:05,机组负荷295MW,顺阀…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国电集团吉林热电厂10号机N200-130/535/535型三缸三排汽、凝汽、抽汽机组,胀差规定值分别为:高压+4.5- -1.0mm,中压+3.2- -1.0mm,低压+5.2- -3.0mm。由于胀差允许变化的范围较小,在启动过程中出现胀差正值接近规定值时,经常采取延长暖机时间或降低蒸汽参数的方法来控制胀差。延长暖机时间不利于机组经济启动,降低蒸汽参数,使机组各部件产生交变应力,使安全启动受到影响。所以,轮机胀差的监视与控制,运行人员在启动过程中,每一操作环节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大唐洛阳热电厂5号机组为CN300-16.7/537/537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单轴供热式汽轮机。汽轮机本体部分分为高中压缸和低压缸2部分。高中压缸由合金钢铸造,采用双层缸结构,通流部分反向布置。主蒸汽及再热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N200—12.7/535/535型200MW汽轮机各胀差的涵义,并结合华能淮阴电厂2号机组一次冷态启动带负荷过程中的高压胀差变化趋势及变化速度等,对机组冷、热态启动、滑参数停机等情况下汽轮机胀差变化与控制进行了分析。着重从北京重型电机厂(北重)生产的200MW汽轮机冷态启动带负荷的实例分析,揭示了汽轮机在带负荷过程中高压胀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 N30 0 - 16 .7/ 5 37/ 5 37型汽轮机本体部分在设计上存在缺陷 ,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的现象 ,结合改造前机组性能试验结果 ,以双辽发电厂 1号汽轮机本体部分改造为例 ,详细论述了改造的方案、过程以及效果 ,为同类型机组的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查坡洛什核电站1号机组是首台定型和通用化的100万千瓦机组.该机组系由现代化的压水堆、4台卧式蒸汽发生器、首台K-1000-60/1500-2型四缸凝汽式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所组成.K-1000-60/1500-2型汽轮机装置的热力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曹叶 《广西电力》2009,32(4):56-57
靖海电厂2号机组自投产以来就存在汽轮机低压缸轴瓦振动大的缺陷.为找出该厂2号机组额定出力运行时汽轮机低压缸瓦振异常的原因,对发电机氢压、氢温;凝汽器热井水位、真空、循环水进水压力进行了变参数试验,发现凝汽器热井水位、真空、循环水进水压力对低压缸瓦振有明显影响.经分析认为低压缸设计存在刚度不足.通过采用提高凝汽器热井水位、真空、循环水进水压力来提高汽轮机低压缸刚度不足,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轮机低压缸瓦振异常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于滨 《电力建设》2008,29(9):93-0
1 设备简介 某公司1、2号机组汽轮机(300 MW)型号为N300-16.70/537/537-6型,由东方汽轮机厂生产,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缸(高中压合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2台(300 MW)机组在改造前共用1台江苏省扬中市华能电力设备修造厂生产的YQL汽轮机快速冷却装置.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 安徽省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型号为N600—24.2/566/566。2号机组于2008年1月12日0:08并网发电,2月12日6:30运行人员发现调节级温度套管嗤汽,机组于2月12日10:40停运。高中压内缸壁温360℃。  相似文献   

19.
1概述安徽省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型号为N600—24.2/566/566。2号机组于2008年1月12日0:08并网发电,2月12日6t30运行人员发现调节级温度套管嗤汽,机组于2月12日10:40停运。高中压内缸壁温360℃。  相似文献   

20.
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1号600 MW机组的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型号为N600-24.2/566/566,发电机型号为QFSN-600-2-22A,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共布置9块轴瓦,1号、2号轴瓦为可倾瓦,分别布置在前轴承箱和中间轴承箱,3号~9号轴瓦为椭圆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