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洗发水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也是国产洗发水品牌产生、觉醒和反抗洋品牌的过程.曾几何时,一些国产洗发水品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在一浪又一浪的广告战、价格战、口水战和渠道战之后,他们迅速陨落,成了名噪一时的品牌.剖析了国产洗发水品牌“短命”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国产洗发水品牌“短命”现象的策略,从而提升国产洗发水品牌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化工文摘》2001,(2):47-47
在中国的洗发水市场上,宝洁公司的产品雄踞了半壁江山,其名下品牌“飘柔”、“海飞丝”、“潘婷”分别占有了约25.43%、15.11%和18.55%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市场份额也主要由丝宝集团和联合利华占有,三足鼎立的势态一时还难以打破。国产品牌除了重庆奥妮能在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的排名榜上位居前10名外,其余的就令人担忧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国产品牌现在还有没有机会?这些都是业界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 《中国涂料》2012,27(10):I0001-I0001
最近几年,“创新”作为出现最多的新闻名词可以说名至实归。从中央领导到地方,从集团公司至最基层,作报告写文章,谈问题和解决问题言必提“创新”,它似乎成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4.
洗发水行业是中国日化界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其起伏不平的历史中,每个企业的各种表现为洗发水市场这场白热化的竞争增添了许多值得一书的故事。从宝洁的一支独秀,到外资的全面进攻,从舒蕾的横空出世,再到众多品牌争相斗妍,洗发水行业的变幻给了无数寻梦者绚烂的憧憬。然而,随着产品同质化的提早到来,横亘在洗发水企业面前的,已经是一个不再简单的市场。在他们周围,是一个进去容易,但操作起来却异常复杂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3控制战略性的营销资源中国洗发水市场从来而且将来也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 ,这样市场不均衡的状态却是一种带有客观必然性并长期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源于公司之间的资源差异 ,而这种资源要素正是获得高额利润与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那些拥有对行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资源条件并通过战略予以配置的公司 ,自然存在获取高于平均水平利润的可能性。宝洁相对竞争对手在占有与创造上如 :产品研发及差异化、企业规模、市场流通渠道服务能力和品牌塑造与市场占有率等日用消费品市场关键营销资源上具有显著优势,因而宝洁进入中国之初就将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舒蕾"的多品牌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丝宝集团销售额达到了20亿元,统计显示,在全国同类产品品牌排名中,丝宝旗下的“舒蕾”品牌已位于洗发水类前3名;“风影”品牌位于洗发水类前6名;“美涛”品牌位于定型美发产品类第1名。丝宝的成功让中国民族洗化产业看到了希望.而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所采取的以终端为运作重点的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国外洗发水品牌———德国的威娜宝进入中国市场 ,洗发水逐渐替代了中国传统的肥皂、香皂和洗头膏 ,成为人们主要的洗发日用品。“中国城市居民洗发水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研究报告指出 :以“飘柔”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对我国城市居民的洗发水消费具有绝对的影响力 ;今天的城市居民在选择洗发水时对功能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价格的重视 ,而去屑止痒和润发护理是人们选择洗发产品时追求的两大主要功能。该项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和西安6市实施 ,成功访问了6市1731名家庭洗发产品的主要购…  相似文献   

8.
围绕舒蕾品牌的成功案例,指出中国洗发水市场的成功企业需了解中国市场与消费者,规避市场领导者设置的陷阱,有效控制战略性的营销资源,执行有效的营销战术,面对营销环境与企业自身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北旱南涝现象尤为明显,一边是烈日,一边是洪水,专家们提出了“南水北调”解决方案。而在日化界被誉为“美丽产业”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产业也存在着品牌海洋与资本火焰之间的“美丽战争”,这是一场从资本到文化、从营销到销售的全面战争,战争的胜负最终决定于品牌的持有者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市场的理解力和掌控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的洗发水品牌普遍存在“全而不精”的现象,即一个品牌往往包括从洗发水.洗面奶、香皂.沐浴露.花露水等到洗手液、空气清新剂等整个日化产品系列。然而有业内人士却认为,把一个品牌所包含的产品范围做得过大,使得这个品牌的产品定位不清晰,从而缺少品牌的核心价值——这是我国洗发水品牌的通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