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贺电波  李才  史浩 《河南石油》2010,(2):54-57,86
渤中21—2构造潜山目的层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埋藏较深,储集空间以裂缝、孔洞为主,非均质性较强,受控因素多,地震响应关系复杂。这一地区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并且该构造没有钻井,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难以把握。在储层地质与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相干分析、属性分析、曲率分析和频率分解等技术,从不同角度对该潜山有利储集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这些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多解性,而综合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渤中21-2潜山为碳酸盐岩地层,储集空间以裂缝、孔洞为主,非均质性较强。该潜山埋藏深,地质、地震资料情况复杂,没有钻井,仅靠单一的储层预测方法很难有效地预测裂缝、孔洞的平面展布规律,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手段相互印证来落实储层。为此,通过对裂缝、孔洞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应用相干分析、属性分析、曲率分析和频率分解技术等手段,从不同角度对该潜山有利储层发育地区进行了预测。这些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多解性,而综合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地震属性技术在桑塔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桑塔木潜山构造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岩性特征,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提取了相应的地震属性,应用交会法分析技术优选适当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缝洞预测,研究该区潜山油气藏缝洞发育带和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综合其他研究预测了油气富集区,指出有利勘探目标。钻探表明,地震属性技术是该区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根据桑塔木潜山构造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岩性特征,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提取了相应的地震属性,应用交会法分析技术优选适当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缝洞预测,研究该区潜山油气藏缝洞发育带和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综合其他研究预测了油气富集区,指出有利勘探目标。钻探表明,地震属性技术是该区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潜山裂缝储层地震多信息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针对潜山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埋藏深、横向变化大、成藏条件复杂的特点 ,应用地震能量吸收分析、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地震相干分析、地震振幅频率参数提取分析等技术 ,综合分析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的各种地震属性特征 ,研究了一套预测潜山裂缝性储层分布规律的方法。该套综合分析方法避免了单项技术分析的多解性 ,可以提高同类油气藏储层预测的精度 ,从而降低钻探风险。该方法应用于胜利油田车古 2 0 1地区 ,预测该区古生界潜山裂缝储层的分布和厚度 ,并对储层进行含油气性研究 ,为该区上报探明储量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裂缝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在锦州25-1南潜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储层地质与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对锦州25-1南潜山油藏进行了裂缝储层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裂缝储层弹性参数异常以及多同相轴、弱反射、波组特征横向强不连续性和强方位各向异性等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弹性参数反演、应力场分析和方位各向异性分析等技术,能够从不同角度对裂缝分布进行表征,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多解性;而综合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锦州25-1南潜山裂缝储层发育部位主要集中在东部断块,1、8井区、2井区及3井区是该油藏裂缝最发育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乍得邦戈盆地在L-1井区的花岗岩潜山获得油气发现,在该区开展了“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的油气勘探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高信噪比、全方位观测、低频信号的强穿透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优势,有效提高了潜山顶面偏移成像质量,获得了丰富的潜山内幕信息,为花岗岩型潜山的储层表征和潜山目标评价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基于“两宽一高”地震资料提出了花岗岩潜山复杂储层表征技术,根据储层的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储层类型、岩石物理特征和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将花岗质基岩潜山储层序列划分为风化淋滤带、缝洞发育带、半充填裂缝发育带和致密带;将裂缝型和孔隙型储层分类表征,孔隙型储层通过地震多属性融合和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储层定性和定量预测,裂缝型储层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分别应用曲率体、相干和OVT域地震属性等进行裂缝识别与预测;综合裂缝预测和孔隙型储层预测结果进行储层评价和优质储层预测。该配套技术在乍得邦戈盆地的实践表明,应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及针对性配套技术,能有效提高邦戈盆地花岗岩潜山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勘探成功率,在B区块实施的潜山探井成功率高达79%。  相似文献   

8.
罗霞 《石油物探》2007,46(5):501-504
在胜利油田沾化地区,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影响,发育了高、中、低多位序潜山。低位序潜山埋藏深,一般大于3800m,成藏条件好,但勘探程度低。为此,在沾化地区开展了深层潜山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了构造清晰、信息丰富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低位序潜山储层预测。通过对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潜山层位的准确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落实了低位序潜山顶面和内幕构造形态;利用正演模拟结果和钻井统计信息建立了缝洞型储层与地球物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潜山储层的反射特征;利用裂缝预测技术、属性分析技术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部署钻探的渤深6-12井,获得产油180t/d的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牙哈断裂构造带寒武系白云岩潜山储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塔里木盆地牙哈断裂构造带寒武系潜山地层剥蚀严重,由上寒武统、中寒武统和下寒武统白云岩组成。寒武系潜山储层主要分布在潜山风化壳,厚度不超过100 m,总体上属于裂缝-孔洞型复合型储层,储层孔缝洞级别较小,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储层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基于模型的储层反演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潜山储层横向展布规律,利用保幅的三维地震纯波数据进行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结果较为可信。通过属性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均方根振幅、反射强度斜率和弧长3种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寒武系潜山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构造高部位和北部斜坡区,呈星点状而非片状分布,与钻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岩潜山风化壳是油气勘探重要领域,但基岩潜山一般埋藏较深,地表、地下构造复杂,导致地震成像困难,地震振幅难以保真,风化淋滤带储层预测难度大.为了准确刻画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储层,采用从近地表出发的整体速度建模技术和保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提高了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成像准确性和保幅效果;针对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的分层特征,将地震...  相似文献   

11.
火山岩地震储层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来满足勘探开发的迫切需要。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是地震储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盆地构造环境及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和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和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火山岩的储层建模。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协同研究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岩矿测试分析技术、测井岩性识别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流体预测技术、储层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研究的六大关键技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由于受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对火山岩优质薄储层仅能识别到10m左右,对储层物性、储层流体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半定量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成藏条件复杂等特点,并以碳酸盐岩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形成了古地貌恢复、地震属性综合分析、三维地震相干体分析、频谱分解、叠前和叠后裂缝预测、岩石物理分析、三维可视化等一套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预测技术。该技术有效地指导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大力推动了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深入发展,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储层不连续界限是指由于沉积作用、成岩改造及构造运动等因素,在储层中形成的岩性尖灭、砂体叠置、物性变化及小断层等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的各类界限统称,它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河道砂体的叠置程度,建立了考虑“厚度、高程、叠置范围”的河流相储层结构“三参数”概念模型及6类储层结构类型敏感属性图版;在此基础上,分析...  相似文献   

14.
春光探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表以沙漠、戈壁为主,导致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即使在精细处理之后,仍与钻测井资料揭示的储层分布之间,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相位差异,且不同时期采集的地震资料之间,也互相存在着一定的相位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当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或者利用不同时期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时,其结果往往存在误差。为了消除这种误差,提出了基于地震子波相位差异的地震资料相位旋转方法,根据相位差与频率之间的拟合关系,旋转其中一套地震资料的相位,使其与另外一套地震资料相位一致,从而为后续的振幅分析提供依据。另外,为了得到准确的储层分布特征,通过地质模型约束下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对相位旋转前后的多套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对比结果表明,相位校正后的地震资料的波阻抗属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储层展布特征及油藏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地震储层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地震储层学是在地质和地震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地震信息,结合地质、测井、钻井、测试、采油、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层的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储层建模的一门交叉前缘学科。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学等是地震储层学的指导理论,地震、测井和地质的有机结合是根本方法。测井分析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是地震储层学的五大关键技术。地震储层学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由井点建立的各种储层特征参数,在地震分辨率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展到三维空间,进而实现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隐蔽油气藏逐渐成为东部老油田的重点勘探对象。板桥地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隐蔽油气藏的勘探难度较大。因此,采用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宏观沉积背景及宏观井震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井震关系和岩电关系确定储层的地震响应,进而利用地震资料以及多种储层预测技术精确预测出储层展布范围。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搞清了该区砂体分布状况,为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跃参1号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埋深在6000m左右,具有较强的横向非均质性,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裂缝和孔洞。以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为指导,以碳酸盐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为基础,综合运用地震振幅变化率、精细相干技术、趋势面分析技术、多属性叠合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区内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全面预测,并将本区碳酸盐岩划分为三个岩溶异常带。实钻效果显示跃参1号区块具良好的油气开发前景,证实了该套技术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在鲕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了地震属性到储层岩石物性参数的转换,可以获得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LJZ构造鲕滩储层层多、层薄、纵横向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定量预测。提取了均方根振幅和平均振幅等6种地震属性参数,选取相关性高的属性参数与井数据建立统计关系,经过内插外推得到井间物性参数平面图。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的鲕滩储层厚度及孔隙度与井资料吻合程度较高,储层的平面分布与速度反演方法预测的鲕滩储层横向分布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以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的具体地质条件为例,针对不同的岩性结构建立波阻抗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优选出特定岩性结构条件下最能反映储层信息的地震同相轴,据此提取地震振幅属性,可有效预测储层的展布。研究结果表明,春光区块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的地震响应表现为三个地震反射同相轴,可以追踪此三个地震同相轴并提取沿层的振幅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的展布。当储层位置临近强反射界面时,由于强反射界面会对邻近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形成较强干扰,可以考虑通过正演模拟研究,在远离强反射界面干涉范围的位置寻找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厚层板砂顶部分异油藏的地震响应特征,以油藏顶面所在的强波谷同相轴为最明显的标志,且该强波谷段与两侧的波峰之间往往具有清晰的波形边界。  相似文献   

20.
YH 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YH 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埋藏深、岩性复杂、地震响应不明显、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文章综合应用叠前地震资料裂缝预测、地震属性分析、阻抗变化率反演技术对YH 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综合预测, 同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本地区的储层预测方法, 该方法避免了常规储层预测在碳酸盐岩地区模型化过重的缺陷, 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