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当代有一群青年建筑师前进到城乡边缘地区或旧城地段,自下而上地探索建筑的在地性格和人文关怀,带动了在地建筑创作实践的风潮。文章通过对在地建筑代表作品分析,总结出在地建筑四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原生化、包容化、精微化、持存化。  相似文献   

2.
以既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建筑为起点对建筑的在地性表达的方式进行分析,以设计手法、建造材料、构成要素等方面入手,把握地域文化建筑得以延续和影响的支撑点,寻求地域文化和当代建筑建构方式有机结合点,通过对既有建筑案例的初步分析和设计要点的梳理总结,提出建筑营造的在建筑技术的传承上和建筑材料的运用上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3.
罗时玮 《建筑师》2013,(4):30-33
从1980年代初期以来。宜兰县政府以清廉、效率与对乡土价值的认同。扮演地方改革的领导角色,大力整顿行政机器的运作。提出整体发展的愿景;在此过程中。宜兰吸引了三支旗帜鲜明的设计团队,长期留在当地。参与地方事务,并似乎发展出与台湾西部城市不同的建筑特色。他们是日本象集团、台大城乡所与黄声远事务所等为代表的三支建筑设计团队;他们的作品贴近在地的真实。打造出具有在地风格的新公共空间。并借此与更宽广的世界建立富有意义的联结。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逐渐趋向于一种千城一面的状态,建筑如何反映地方特色逐渐被设计师重视起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投入到对建筑地域性的思考。然而,建筑地域性所涵盖的范围使得建筑的在地特征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甚至,为了适应高效建造出现模式化地域主义的倾向,这也促使当代建筑师开始对在地性建筑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城市化的发展浪潮中,快速化乡村建设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乡村内在文脉的挖掘与继承。因此,如何在调动村民积极性、继承乡村文脉的基础上进行乡村营建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台湾宜兰地区在地实践的两个代表案例——宜兰厝运动和后埤村"做"中"学"行动,探析其背后的成功经验,并从立足于当地、关键在人的角度总结了基于在地实践的乡村营建经验,以期能为当下乡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在西安地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某大型工程采用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施工中,从地下换热器管材及连接方式、地下换热器管道施工、管道保温与防腐、系统试压及调试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不同高差地埋管、泥浆沉淀池和结构留洞防水等关键部位施工措施进行控制,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地源热泵运行几乎没有排放物和废弃物,该技术对大气没有影响且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7.
李立  刘畅 《建筑学报》2022,(8):101-103
<正>黄花岸酒店是坐落于南京园博园东部林地中的一座小型温泉度假酒店(图1),这里东邻园区3号入口,南侧隔山谷与巨大的矿坑相望。酒店得名于北侧棒槌山间的“黄花岸地质断面”,地质学家丁文江于20世纪初在棒槌山麓发现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地质剖面,此后该地质剖面被命名为“黄花岸地质断面”。1949年后,在紧邻断面的山脚下建起了一座两层红砖的宿舍楼,作为地质专业教学及考察住宿之用,楼前立有丁文江先生半身石像一座,以为纪念(图2)。  相似文献   

8.
在地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基于场地环境的设计使建筑成为此时此地唯一的存在,场地也因此成为具有精神意义的场所。基于场所营造的在地设计,建筑既要考虑场地的自然环境,融合于地域大环境,又要突出场所个性,对其所在的地点性作出解答。文章对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培训中心方案的创作回顾,对场所营造下的在地设计塑造方式进行破解,浅析其中的创作思路和手法,以期为建筑创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经过四年多的工作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先后有14项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项目被国家确定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城市级应用再生水源热泵技术的城市。通过推广地源热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使沈阳市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该市全年的大气优良天数,已经由2005年的317天增加至2009年的328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酒店体验的不断积累,休闲度假旅游需求愈趋多元化、个性化,同时度假酒店的设计更加关注在地的文化和生活。本文通过阐释建筑的在地概念,指出了度假酒店的在地设计姿态,并通过情感、信息、时间、空间、生态五个维度,结合相关经典案例,探讨度假酒店的在地化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1与云南的在地纠缠泸沽湖是四川与云南的界湖,我从小在属于四川那一边的盐源县长大,硕士时研究云南这一边的摩梭聚落,后来在昆明成家立业,居住至今。由于父母都是医生,我儿时经常跟随他们“下乡”。每次“下乡”都是一场美好的旅程,父母在村公所接诊,我就成了自由的野孩子,  相似文献   

12.
学术讲座:地景响应——梅溪湖实践时间:2013年3月13日,周三晚19:00地点: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一楼大报告厅主讲人:魏春雨,钟力力2013年3月13日,由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和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一楼的大报告厅内,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为200多名省内建筑师、设计师、高校师生代表带来了一场名为《地景响应——梅溪湖实践》的学术讲座。  相似文献   

13.
在地建造     
《新建筑》2014,(1)
<正>当前的地域意识已与摆脱邻近性束缚的全球化现象紧密相关。地域并非历史与地理的遗产,而是建构知识生产的新语境。重申在地亦非对历史文化符号、本土材料工艺、基地量化测算及社群日常生活等的再次肯定,而是以特定地点为条件,将建造转化为更新社会发展模式的计划。在地建造专题以谢英俊及其团队近十年来的实践为发端,黄孙权梳理台湾社会都市状况及现代建筑运动以来的脉络,指出应以社会性建筑的视角将谢英俊的工作理解为空间生产计划,进而详实剖析它的应对方法,以及隐含着的强劲的哲学基础,期待建筑师仍能保有追寻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地设计     
<正>在地性本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环境关联也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基于场地的设计令建筑成为此时此地无可复制的存在,场地也因此成为具有意义的场所。本期关注在地性的设计策略和扎根当地的建造逻辑,即根植于此时此地真实的城市/乡村生活,基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特征、历史文脉、场地条件,而进行的契入场地并形成场所意义的建筑营造活动。这其中包含了建造与地域条件的关系及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既包括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以后,再见到在楼纳共同度过一个夏天的某位学生时,他或她一定会想起共同站立在小卡车后面穿过大冲涵洞的那个时刻。就像笔者现在,坐在京郊一座旧厂房改成的画室里,面对屏幕,想起楼纳大冲的风景,身体的记忆竟然先于思绪,又一次置身于那个很难确定地理位置的桃花源。  相似文献   

16.
探地雷达是一项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通过分析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对探地雷达信号反射技术与公路建构模型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以实际工程为例,将探地雷达在公路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实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AHP及其在地灾易发程度分区中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构建三标度(-1,0,1)矩阵的方法,引入最优传递矩阵,对传统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时权重选择的模糊性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层次结构模型中各个评价因素权重量化的难题,从而得到改进的AHP模型。并以具体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为例,详细地分析了该方法的实践。基于该方法的永川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实践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8.
孙大鹏  韩晔 《山西建筑》2021,(13):16-17,20
微更新是一种有机、低成本、可持续的乡村发展策略,在乡村建设中应用该策略有利于传统村落肌理和文化的保护,通过结合在地化设计方式和多方参与协作的模式可以更大的激发乡村的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赵纪军  孟诗棋 《中国园林》2022,38(11):128-133
汉口在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辟为通商口岸,各国租界相继设立,租界园林应运而生,在引入各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同时,为在留外人提供了亟须的生活与娱乐空间,也是彰显殖民政治霸权的窗口。但有限的土地资源、水患频仍的自然条件,使汉口租界园林规模与发展远不及上海、天津等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也相应形成了鲜明的“在地性”:各国租界园林以建筑附属园林为主,甚至催生了屋顶花园的园林类型,但也限制了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充分植入;“公园”这一在其他城市租界早已普及的园林形式,在有效控制水患、进而获得更多可资利用的建设用地之后,才在20世纪20年代经由日本人之手有所建置。此外,各国租界出于营商便利沿长江串联排布,并随之形成了近代汉口特有的外滩“绿带”风景线。汉口租界园林奠定了近代以租界为轴心的绿地系统雏形,促进了华界屋顶花园、营商经营性园林的建设,对汉口的近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该系统存在的水力调节、温度调节、噪声控制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并通过工程实践,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情况,希望以此引起更多同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