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孔道压浆料是预应力桥梁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作为保护预应力筋的最后一道防线,其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随着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颁布,对于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的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化学外加剂,并进行正交试验,通过优选原材料和优化配合比,研制了一种高流动性、流损小、微膨胀、零泌水的预应力孔道压浆料,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压浆剂配制预应力孔道压浆料,研究了搅拌参数、水泥品种、水胶比及矿物掺合料种类对压浆料浆体的工作性、膨胀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高速离心搅拌可有效提高压浆料浆体的流动性及保水性;采用自制压浆剂配制的压浆料可在较大水胶比范围获得较好的工作性能、较高的力学性能及很高的耐久性能,但与水泥品种之间存在适应性问题;矿物掺合料对浆体各方面性能影响差异较大,其中石灰石粉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压浆料浆体的工作性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压浆料的稳定性是影响压浆料施工性能,确保预应力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技术参数,主要研究了纤维素醚、淀粉醚和麦芽糊精3种有机增稠剂对压浆料浆体稳定性、流动度及凝结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增稠剂均能提高浆体的稳定性,其中淀粉醚掺量为0.011%时,压浆料的初始、0.5 h和1.0 h流动度最佳,分别为15.1、15.9、16.7 s;当麦芽糊精掺量为0.15%时,压浆料终凝时间大于24 h;当淀粉醚掺量为0.009%时,压浆料的抗折、抗压强度最高,分别为13.8、71.3 MPa。综合考虑压浆料的各项性能,建议选用淀粉醚作为压浆料的有机增稠剂,最佳掺量为0.009%~0.013%。  相似文献   

4.
针对港口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灌浆生产的质量控制,做了压浆料配比、生产及施工工艺条件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浆剂和水的用量对浆体稳定性影响显著,现场原材料试验确定压浆料配比对压力灌浆生产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生产、施工工艺可有效提高浆体密实性,不仅是压力灌浆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还是实现结构安全性、可靠性与耐久性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预应力孔道灌浆料中各种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缓凝剂、消泡剂及早期塑性膨胀剂和中后期膨胀剂)对水泥基灌浆料各项性能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掺加各种外加剂,得到了一种具有流动性高、早期后期强度高、无泌水、不离析分层、微膨胀等优点的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负温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公路用压浆料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高铝水泥、聚羧酸减水剂、酒石酸、硼酸对压浆料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的影响;通过复掺试验研究了碳酸锂、硝酸钙对其流动性、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各组分最佳掺量.结果表明,复配的负温公路压浆料流动性好,无泌水及下沉现象,强度满足应用要求.该负温公...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C_4A_3S-CaO双膨胀源体系和MgO单膨胀源体系下,预应力孔道压浆料在水养条件下限制膨胀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膨胀剂掺量的增加,压浆料限制膨胀率逐渐增大。在合理掺量下,C_4A_3S-CaO双膨胀源体系对压浆料早期限制膨胀率的提升作用较明显,而MgO单膨胀源体系对压浆料后期体积稳定性的保持更优异。2种膨胀剂对于压浆料早期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其中,双膨胀源体系下的压浆料在膨胀剂掺量为8%时,抗压强度较空白组有小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配制预应力梁管道压浆料常用的各种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了各组分对压浆料工作性和膨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孔道压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预应力技术应用之前需要做好孔道压浆配合比的设计以及材料的确定。基于此利用MAA模型指导配合比设计,通过系列比对试验,分析不同单掺压浆材料的流动性、泌水性和复掺压浆材料的配合比。试验研究表明,只要选取合适的压浆原材料及各种掺量的比例,孔道压浆的质量状况就能得到可靠的保障,消除存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工程隐患。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纤维素醚、乳胶粉、膨胀剂和减水剂等组成材料及其掺量变化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孔道压浆料(简称压浆料)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压浆料的内部微观形貌。研究表明,组成材料种类及其掺量变化对压浆料的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显著不同。研究结果为利用适当比例的各种材料配制性能良好的压浆料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