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中低品位磷矿无法直接加工的问题及云南晋宁磷矿的组成特点,使用YP系列捕收剂对原矿进行正浮选脱硅,再利用浓缩湿法磷酸和硝酸对脱硅后的磷矿进行脱镁处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以硝酸为预处理剂时,液固质量比为4、pH为2.5、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4 h是最佳的脱镁条件,此条件下精矿镁磷比(氧化镁与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之比)为2.16%,磷损失率为1.7%;以湿法磷酸为预处理剂时,pH为2.5、液固质量比为3、反应时间为2 h、温度为50 ℃是最佳的脱镁条件,此条件下精矿镁磷比为3.32%,磷损失率为0.3%。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干基镁磷比核心指标变化的动力学模型。该研究为有效利用高硅型中低品位磷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工艺矿物学,研究了云南某硅钙质胶磷矿,确定了浮选的最佳磨矿细度和浮选工艺。针对该矿石低磷、高硅、高镁的特征,选择硫-磷混酸作为抑制剂、HM-02作为脱镁捕收剂,WH-04作为脱硅捕收剂,进行了磷矿脱镁、脱硅双反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反浮选脱镁,脱镁精矿浆旋流分级,分级后的细粒级脱镁精矿再反浮选脱硅的双反浮选闭路流程工艺,分级粗粒级脱镁精矿和脱硅精矿合并为最终精矿,可获得P_2O_5质量分数为28.42%,MgO质量分数为1.08%,P_2O_5回收率为87.95%的磷精矿。选矿指标良好,能实现低品位磷矿磷灰石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取得的脱镁、脱硅磷精矿,能满足酸法加工用磷矿石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镁磷矿化学脱镁过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磷矿硫酸脱镁为背景,选取马边磷矿为代表性矿样,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及极差分析获得了该磷矿脱镁的实验室较佳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为55℃、pH值为3.0、磷矿初始粒度为150~180μm、液固比为2.0∶1、反应时间为2.0 h。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磷矿脱镁后磷镁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磷矿脱镁的宏观反应过程。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可使该磷矿中镁脱除率达到68.42%,而磷的损失率仅为2.61%,处理后的磷矿接近HG/T 2673-1995湿法加工用磷矿II类标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贵州织金含稀土高镁中低品位胶磷矿,采用自制脱镁捕收剂AB进行了反浮选脱镁富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粗2精反浮选闭路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mm质量分数占84.68%、抑制剂硫酸用量为18kg/t、捕收剂AB用量为900g/t的条件下,获得了P2O5品位为32.70%、P2O5回收率为82.59%、MgO质量分数为1.39%、MgO脱除率为91.62%、REO品位为0.137%、REO回收率为94.53%的精矿指标。试验结果可为该类含稀土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难选镁钙质胶磷矿进行了双反浮选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磷混酸作为脱镁抑制剂要比单一使用硫酸或磷酸的效果好。选用SW-1作为脱镁捕收剂,SQ-1作为脱硅捕收剂,经双反浮选工艺可获得P2O5品位为28.22%,回收率为71.82%,MgO质量分数为1.34%的浮选精矿。  相似文献   

6.
贵州某磷矿由硅钙质型胶磷矿(a层矿)和钙镁质型胶磷矿(b层矿)组成,本研究针对a层矿和b层矿的特点,进行了a层矿、b层矿、a层和b层矿配矿的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层矿、b层矿、a层和b层混合矿的脱镁抑制剂最佳用量均为2000g/t,脱镁捕收剂AB最佳用量分别为300、700、500g/t,脱硅捕收剂混合胺最佳用量分别为700、500、700g/t,b层矿、a层和b层混合矿的精矿指标可达到磷精矿标准,而a层精矿指标未达到标准,表明将a层矿和b层矿混合使用可有效利用a层矿。混合矿中当a∶b≤1时,所得精矿中MgO质量分数小于1.50%,SiO2质量分数小于13%,达到了磷精矿标准,为了最大限度利用a层矿,可将a和b以1∶1的比例进行配矿,所得精矿P2O5品位为32.59%,回收率为83.56%,MgO质量分数为1.02%,SiO2质量分数为10.56%。  相似文献   

7.
湖北某胶磷矿原矿P2O5品位19.64%,MgO质量分数2.63%,SiO2质量分数19.72%,属硅钙质磷矿。实验采用正反浮选流程,正浮选脱硅,尾矿反浮选脱镁,通过闭路实验,最终获得P2O5品位为26.69%,回收率为86.89%,SiO2质量分数16.58%,MgO质量分数为0.96%的磷精矿,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8.
双反浮选工艺在胶磷矿选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某磷矿的性质,采用双反浮选工艺处理胶磷矿,在酸性条件下先用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镁,脱镁精矿再用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除硅酸盐杂质。结果表明:经过双反浮选可得到精矿w(P2O5)30%、w(MgO)0.4%,磷回收率大于72%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北某地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通过浮选实验研究,考察浮选药剂制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并研究化学脱镁实验以及磷矿循环酸浸脱镁实验的工艺条件。采用一粗两精一扫浮选工艺开路流程得到w(P2O5)为29.05%、w(MgO)为3.43%、回收率为87.50%的浮选精矿;采用正浮选-化学脱镁耦合工艺得到w(P2O5)为30.12%、w(MgO)为1.45%、回收率为81.35%的化学脱镁精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云南滇池地区某风化低镁胶磷矿的原矿性质和组成,并且制定了用旋流器预先脱泥再浮选的试验方案。脱泥作业P2O5回收率损失在20%以下,之后根据矿石中的MgO质量分数不同分别采用正反浮选工艺流程和单一正浮选流程均可使磷精矿P2O5的品位达到29%以上、回收率分别达到76.66%和80.32%,为风化低镁胶磷矿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冷冻法硝酸磷肥副产粗硝钙液中的磷进入滤渣难以回收利用导致硝酸磷肥装置产能低、胶磷矿富集技术浸取工段氨逃逸率低致使浸取液中硝酸铵含量高造成下游无法使用的问题,开展了粗硝钙液用于磷矿脱镁的研究。实验方法及最优反应条件:原矿经破碎、煅烧(煅烧温度为900~1 100 ℃,煅烧时间为1.5~3.0 h),用粗硝钙液浸取,利用粗硝钙液的热能和化学反应热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 ℃(不需加热,节省了蒸汽消耗),反应pH为4.5~6.5,反应过程中无磷析出。在此条件下制取的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35%、氧化镁质量分数≤1.0%,磷回收率为100.49%~100.60%。将制取的磷精矿进行酸解,提高了酸不溶物的分离效率,可满足下游生产白色硝酸磷肥对原料的要求,副产的浸取液可用于生产氨基酸液体肥和中量元素营养母粒。该方法无尾矿产生,绿色环保,为磷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低品位沉积型磷块岩磷矿需经选矿才能用于湿法磷酸生产。浮选磷精矿难以完全满足硝酸磷肥生产要求, 焙烧磷精矿更适合于硝酸磷肥生产。研究了硝酸酸解焙烧磷精矿过程工艺参数对五氧化二磷分解率及伴生碘三相迁移分布的影响, 并与硝酸酸解浮选磷精矿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酸解温度为60 ℃、酸解时间为50 min、硝酸质量分数为55% 和酸解比(硝酸与磷精矿的质量比)为1.2条件下, 焙烧磷精矿五氧化二磷分解率达到97.85%;酸解温度同为60 ℃条件下, 焙烧磷精矿的五氧化二磷分解率均高于浮选磷精矿, 而其他酸解工艺参数明显低于浮选磷精矿;两种磷矿伴生碘大部分升华至气相, 但焙烧磷精矿伴生碘更易于升华。  相似文献   

13.
中低品位磷矿高效清洁综合利用是中国基础磷化工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共性瓶颈问题。以中低品位磷矿磷-钙-镁一体化综合利用中试成果为基础,通过创新集成技术对中低品位磷矿直接进行处理,获得高品质磷精矿[w(P2O5)≥36%、w(MgO)≤0.5%]可用于任何湿法磷酸及热法黄磷生产工艺,同时回收高附加值的氢氧化镁和轻质碳酸钙。该工艺磷全部回收、无尾矿产生、实现了废水近零排放,项目的实施对推动中国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从源头解决“三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中低品位磷矿选矿的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中能 《云南化工》2007,34(5):23-25
在磷精矿的富集中,提出了: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精矿品位富集与镁、硅及其他杂质脱除存在数量关系β=α+1.3×k1+0.42×k2+1.5%。  相似文献   

15.
磷矿选矿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矿物原料,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磷系肥料,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它磷酸盐类产品。由于大量开采,富矿资源逐渐减少,人们被迫从难选的低品位胶磷矿中提取磷系产品。攻克低品位胶磷矿富集的难关是许多科研工作者的目标。本文介绍了我国胶磷矿资源、用途和选矿工艺现状,对现行选矿工艺和选矿药剂进行了评述,指出了胶磷矿选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贵州某高品位磷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高品位磷矿中主要有害成分MgO及其赋存状态,为高品位磷矿除杂及深加工提供了基础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品位磷矿中的MgO主要赋存于白云石矿物中,且白云石矿物多为采矿时混入的白云岩顶底板,可采用光电选工艺脱除;其次呈磷质颗粒的胶结物产出,可用浮选工艺脱除。浮选脱除白云石矿物工艺成熟,易实现降低磷精矿MgO含量提高精矿品质的目标。磷块岩中碳氟磷灰石和白云石的嵌布粒度均较大,磨至-0.074 mm粒级质量分数占47.17%时,碳氟磷灰石的单体解离度达到了92.49%,经浮选易获得良好的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高镁磷尾矿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对高镁磷尾矿中的磷、镁、钙进行分离,经过煅烧、消化、碳化、热解处理等工序得到碱式碳酸镁和磷精矿。实验结果表明:将高镁磷尾矿煅烧后的消化料浆先进行常压碳化然后进行加压碳化,加压碳化条件为料浆氧化镁质量浓度为12.0~13.5 g/L、二氧化碳分压为0.18 MPa、碳化终点温度为25 ℃,在此条件下镁的回收率达到87%~90%,得到的磷精矿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达到28%~30%,磷的回收率为60%~65%;将两步碳化后得到的重镁水进行热解,热解条件为重镁水氧化镁质量浓度为10~12 g/L、真空度为0.085 MPa、热解温度为60 ℃、热解时间为5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滤液氧化镁质量浓度为0.7 g/L,镁的回收率为93%。以高镁磷尾矿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得碱式碳酸镁,经分析产品质量符合HG/T 2959—2010《工业水合碱式碳酸镁》的要求。采用碳化法处理高镁磷尾矿,磷、镁回收率高。此方法为中国高镁磷尾矿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钙质胶磷矿资源的不断消耗,入选的胶磷矿中P_(2)O_(5)和MgO含量持续降低,SiO_(2)含量持续升高,使用目前成熟的单一反浮选脱除MgO工艺生产的磷精矿存在P_(2)O_(5)含量降低,SiO_(2)杂质和MER值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以反浮选脱镁磷精矿为原料对研发的酸性条件下再反浮选脱硅捕收剂开展了药剂用量、pH适应性及浮选低温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脱硅捕收剂具有较好的pH适应性和低温耐受性,对降低磷精矿SiO_(2)含量和MER值以及提高最终磷精矿品质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