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提速,工业无线技术的应用场景趋向网络中接入设备种类繁多,无线传输要求高可靠性、低时延和高并发传输。针对工业场景无线技术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在5G技术现有的技术指标基础上,对工业场景下5G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端到端延迟、可靠性、维护性和部署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WIA-FA与5G技术融合的解决方案。合理部署工业现场室内无线局域网络与室外广域无线传输网络,最大程度提高无线网络传输的高靠性和低时延方面的性能,降低部署成本和维护难度。  相似文献   

2.
超宽带光载无线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超宽带光载无线(RoF)系统是未来低成本、高性能超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的重要解决方案,前人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文章设计了基于全光矢量调制技术的光载无线(RoF)系统,使信号的频谱效率进一步提高;基于毫米波相移键控调制的全双工光载无线系统,可以大大简化基站的结构和光纤的铺设;多业务混合传送的光载无线系统,可以同时承载有线和多个无线信号的业务。文章还展示了一种基于RoF的高清视频传输平台。  相似文献   

3.
有些场景光纤传输部署困难、成本高、周期长,需研究使用无线传输将基站和核心网连通。首先介绍了无线回传的应用场景,详细论述和对比了实现无线回传的可行技术方案,分析了无线回传中头开销、MTU和时延的影响,为特定场景使用无线回传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工业无线技术的概念和技术特点,介绍了工业无线技术标准和适用于大型电站的工业无线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对工业无线技术在电站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电站生产过程对无线技术的要求,电站规划无线控制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电站适用于无线技术应用的对象。最后对电站应用工业无线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也有了较大进步。光纤通信技术中,作为解决宽带传输瓶颈问题的最经济合理方法的无线光接入网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无线光接入网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无线光接入网的概念分析、无线光接入系统的光收发单元的分析、无线光接入的编码和调制解码的技术分析以及其备用电路无线光链路用微波的分析来实现无线光接入网技术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也有了较大进步。光纤通信技术中,作为解决宽带传输瓶颈问题的最经济合理方法的无线光接入网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无线光接入网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无线光接入网的概念分析、无线光接入系统的光收发单元的分析、无线光接入的编码和调制解码的技术分析以及其备用电路无线光链路用微波的分析来实现无线光接入网技术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将光通信技术的成本低、带宽大、损耗小、抗电磁干扰的优势和无线毫米波通信系统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毫米波光载无线(MM—RoF)系统,具有带宽大、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损耗小、抗电磁干扰及传输质量高等优点。MM—RoF可解决传统微波传输系统在毫米波段存在的损耗大、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同时可克服毫米波电子器件的电子“瓶颈”问题,非常有发展潜力。多格式多业务的MM—RoF技术将是MM—RoF系统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控制领域,常常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然后传输给主机进行处理。这些网络多基于有线传输,在使用中有很多缺点,而无线传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维护方便等优势。这里介绍一种以555定时器组成的电路为主体的多参数无线数据采集模块,可对温度、压力等多种参数进行采集,并分时地用同一无线信道进行传输,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何浩  董毅  胡卫生 《中兴通讯技术》2012,18(5):31-32,55
文章认为新一代无线回传承载网将需要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更多的用户数量以及更好的服务质量才能满足3G技术的需求,无源光网络具有带宽大、部署灵活、多业务承载能力强等特点,适合建设新一代无线回传承载网。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无线回传网络结构。在该网络中,光线路终端(OLT)放置在中心局,与无线核心网络连接;光网络单元(ONU)放置在移动基站处。无源光分路器和光缆构成OLT和ONU之间的无源光纤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动态可重构的智能光载无线网络可以融合光纤和无线接入系统,通过引入新的网络架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系统链路以及关键器件等系列新技术,满足通信网对高效、宽带以及灵活等特性的需求。基于动态可重构的智能光载无线技术,文章在网络层提出适合智能光载无线技术的网络架构;在MAC层提出使光载无线MAC层的性能得到提升、保障联合资源的动态可管控的专用设计;在系统层提出在光域对射频信号进行处理、传输与控制的相关技术。文章还在器件方面提出利用特殊结构改善滤波、天线等性能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